騎兵在貴州山區想都彆想,清軍也沒有帶騎兵出征,僅有少部分哨馬,用於傳遞軍情。
婁山關守兵急報,夔東軍大軍來攻。
然後,就再沒有然後了,戰場遮斷!
濟席哈和李國翰不是雛,多簡單的現實,清軍的斥候玩不過夔東軍。
以前王遵坦和馬化豹能占據貴州,是因為沒人組織抵抗力量,一盤散沙,輕鬆各個擊破。
如今,夔東軍領兵,組織軍民對抗,清軍切身體會山區作戰的痛苦!
婁山關隔播州城有多遠?
三十多裡而已,在平原不敢想象,兩支大軍各自攻城,互不碰麵。
其實,濟席哈和李國翰一咬牙,也能在一天內趕回婁山關,尋求兩軍主力決戰。
可問題是,斥候被彆人剁掉了,人家主力能提前發現你,是打是撤自由決策。
你撲回去,彆人不想打,你撲個寂寞!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山區地形複雜,山穀眾多,沒有斥候這雙軍隊的眼睛,隨時可能被伏擊。
播州城外,濟席哈和李國翰相互苦澀對視一眼,都是戰場老司機,無須言語,你懂我懂!
播州之戰,清軍陷入泥潭!
即便攻入播州,從守城將領的強硬意誌可判斷,糧食肯定會在城破之時燒掉。
糧食告罄,軍心難穩!
像馬化豹一樣吃人解決糧食麻煩,不是不可以,但守軍絕對會打巷戰,那得耗掉多少士兵?
夔東軍主力可都在外麵等著清軍變弱,你敢吃人,彆人對你也不會客氣!
比如馬化豹,聽聞被人活生生撕掉身上的每一塊肉。
撤麼?
擺在濟席哈和李國翰麵前,似乎隻有一個選項。
這是八旗軍攻城遇到的第一次巨大困境,城池不僅難攻,還要麵對四周虎視眈眈的軍隊。
古代修建城牆防守,其實軍事理念非常管用。
大部分人認為城牆防守擋不住大軍,包括認為長城無用,那是因為幸存者法則在影響人們的分析和判斷。
古代城池能以少量兵力吸引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兵力進攻,本身就是策略上的成功。
清軍以前在華北平原歡快圍城打援,靠啥?靠的是野戰無敵。
可在山區,怎麼圍城打援,沒有騎兵支持,對方又不是善茬,這不是自己把自己陷進去麼?
而且,濟席哈和李國翰麵對的外圍對手,正在慢慢把退路堵上,一個不慎,全軍覆沒!
“主子,撤吧!”
濟席哈手下一個甲喇額真率先把問題挑明,播州城不好攻,外圍的夔東軍不是明朝衛所軍,仗沒法打下去了。
濟席哈一臉陰沉,多年來戰無不勝的履曆,難道在貴州要被終結麼?
可手下將領說得沒錯,今日這位手下親率八旗兵攻城,準備從一處薄弱城牆登城時,夔東軍扔出數十顆威力巨大的震天雷。
濟席哈能判斷守城夔東軍的震天雷數量不足,但每當城破之際,扔出幾十顆,對八旗軍打擊太大。
一座城池而已,對方主力在外圍,攻城折掉一半軍隊,意義何在?
但是,手下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撤?往哪兒撤才是關鍵。
仗打到現在,濟席哈和李國翰深知,遇到強勁對手,往婁山關撤,必有埋伏,對方意圖不在於攻打婁山關,而是會布置口袋陣等著你鑽。
一旁的金複不敢發言,他明白敗局已定。
前幾日,攻打播州遇阻之時,曾分出一支三千人的軍隊去打海龍屯養馬城,誰料,慘遭埋伏,三千人僅逃回兩百多人。
貴州群山,到處皆是伏擊點,斥候不利,行軍如瞎子,軍心要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濟席哈很果斷,婁山關兵馬當舍得舍,從播州西麵撤,經赤水衛回永寧,繞過婁山關、二郎壩與藺州城。
三十裡外,王吒聽聞清軍撤兵,高聲一笑道“濟席哈,你往哪裡逃,來了就彆走。”
此時,海龍營與夔東軍皆已知曉,清軍主帥為正紅旗的濟席哈。
恨意衝天!
為啥?
濟席哈跟隨多爾袞大軍入關,在一片石擊敗大順軍,然後一路窮追不舍到湖廣。
仇深似海,人人皆想擒下濟席哈,祭奠闖王。
三日後,播州城西麵九十裡的茅台鎮。
濟席哈與李國翰身心俱疲,九十多裡山路走得驚心動魄。
平行世界第一場以熱武器和滑輪弩為主的山地運動戰,清軍完敗!
王吒用實戰告訴平行世界的軍隊統帥們,鎧甲即將退出戰爭舞台。
道理很直接,熱武器能破甲!
對!就是這麼一個原因,鎧甲的輝煌時代終結!
以後兩軍野戰列陣攻伐,逐步會被運動戰取代。
首先被取代的地形,毫無疑問,便是山地!
山地戰遠比平原戰更強調機動性,不斷伏擊襲擾,直接乾崩潰濟席哈的正紅旗和李國翰的鑲藍旗漢軍。
海龍營的將士,追擊清軍時,全員輕裝,最多穿的是皮甲,速度快,而且兵源是山區兒郎,機動性強到變態!
他們的武器有噴子、滑輪弩、燧發槍、後裝線膛槍,皆能破甲。
正紅旗滿軍裝備優良,大量穿著棉甲,當然不會都是全身甲,鑲藍旗漢軍也有一半著棉甲。攻城之時,看不出累贅,山區逃亡方知鎧甲之苦。
遭遇伏擊,你能打退伏兵,可沒法追擊擴大戰果,身披鎧甲的戰兵在山林裡追殺無甲的戰兵?做夢!
山區作戰,哪怕你遇到土司的武裝力量,用弓箭也足夠讓你喝一壺,更何況是麵對火器與滑輪弩武裝的海龍營。
清軍一路被海龍營糾纏,擺脫不掉!
海龍營想打就打,想撤就撤,清軍猶如在平原遭遇騎兵追擊,機動性的巨大差距讓他們崩潰。
清軍不得已先拋掉火炮和輜重,最後大麵積拋掉棉甲,殘酷的戰場最能教育每一支應戰的軍隊。
喜歡工部摸魚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工部摸魚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