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廠人員清楚明軍將領的想法,開口規勸道。
為戰爭獲取更大的收益,這卻是應該做的事情。
但若是付出的代價太大,就未必需要強行執行。
“將軍,這些日子我們西廠在伊斯法罕內部製造的破壞不少。實際上,我們繞行到後方偷襲目的,基本完成大半。後續,為保證自身安全,撤離不可避免。”
西廠人員看到明軍將領沒有回答,跟著就補充上一句話。
“你說的對。但是,就這樣簡單的撤離,就算是我願意,我手下那些兄弟也不會答應。”
“既然,帖木兒軍隊想要回撤支援。不如,我們調轉目標,好好給他們來一下子。我就不信,這麼些日子,沒有任何補充,且還經曆又一場大戰撤下來的軍隊,能立刻就恢複強大的戰力。”
明軍將領說著,就開始思考著心中的計劃。
西廠人員一聽就知道是什麼意思。
“倒不是不行。帖木兒帝國在西線的大軍,後勤補給都是從伊斯法罕中轉運送過去。自從我們在進攻伊斯法罕之後,帖木兒帝國西線大軍的補給就出現很大的問題。若不是,帖木兒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達成和平,帖木兒帝國的西線大軍,指不定就會在近期被奧斯曼帝國的大軍擊潰。”
“現在,帖木兒軍隊匆忙撤回來,各項補給未必就充足。我們在這裡圍攻伊斯法罕,大部分生產的武器都運送不出去。”
明軍將領點點頭。
“不過,人數差距終究是不小。想要徹底擊敗他們多少是不現實,但是偷襲幾個小分隊,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
“沒有攻取伊斯法罕,但是能圍點打援,收取一些利息也是不錯的事情。”
很快,明軍就製定出來計劃。
另外一邊,西線的帖木兒軍隊在撤回來後,就馬不停蹄朝著伊斯法罕趕去。
救援伊斯法罕,就是他們最要緊的事情。
西線的帖木兒軍隊,剩餘人數倒是不少,零零散散加起來有七十萬人的樣子。
固然包含有眾多民兵,戰鬥力稍微低一點。
但這樣龐大的數量,就非常不一般。
世界各國,生活水平不斷攀升,出生人口早就開始瘋狂上漲。
原先,一個家庭能養育兩個孩子長大成人,那都是少數。
但是,大部分家庭富足之後,養育四五個孩子都不是問題。
並且,人口才國家實力最重要的體現。
各國都在鼓勵生育,生下來孩子,政府可以幫忙養育。
有才能的孩子,從小就會被針對性培養。
若是沒有什麼才能,那就會被偏向軍事化訓練。
大部分國家都比較缺少人口,不是什麼國家都跟大明一樣,人口眾多,還有無數的隱戶。人口基數大,發掘出來潛力後,人口更是會呈現指數級的暴漲。
其他國家人口稀少,想要擁有更強大的軍隊,就隻能選擇降低征兵的標準,擴大人口的生育。
在這個時代,生育絕對是各國最大的事情。
隻要人多,招募的軍隊就更多。軍隊越多,實力就越強大。
起碼現在還沒有徹底邁步進入到頂尖的熱武器對決,人口還是很重要的因素。
人多生產也多,政府獲取到的稅收也會更多。
況且,戰爭不斷死傷,沒有足夠的人口補充,那是萬萬不行。
帖木兒帝國地域廣大,再加上新弄出來的伊斯蘭解經,將生育與信仰掛鉤,讓底層百姓對生育更加信奉,唯有生育更多的孩子,才能證明對信仰的忠誠。
就是靠著這樣一手,帖木兒帝國的人口數量不斷飆升。
在信仰的控製之下,百姓不是在軍隊,就是在為軍隊生產物資。
雖說,秦國早就已經消失。但是,現如今的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是秦國。
不然,越來越龐大的軍隊。這若是沒有畸形的製度,很難創造出來。
這七十萬西線大軍,最近收到的補給很少,諸多武器彈藥更是稀缺。
在與奧斯曼帝國交戰的時候,一部分軍隊都隻能丟掉手中的步槍,拿著大刀片子去跟奧斯曼帝國士兵廝殺。
沒有子彈的步槍,那就跟燒火棍沒有任何區彆。
這一次,他們快速返回支援伊斯法罕,就是希望能獲取到足夠的武器彈藥。
帖木兒帝國西線大軍的總指揮,乃是帖木兒帝國蘇丹沙哈魯最為信任的一位將軍優素福。
其身份比較特殊,乃是沙哈魯的妹夫。
姻親關係,隻能算是給信任加上一些砝碼。
在沙哈魯落魄的時候,優素福救助了沙哈魯,並幫助沙哈魯取得當今的地位。
可以說,沒有優素福的幫助,沙哈魯未必能有機會坐在帝國蘇丹的位置。
優素福的指揮能力,算不上是多麼出眾。
在大部分將領中,頂多就是中上遊的水準。
能坐在顯赫的位置上,全靠沙哈魯的信任。
而優素福也沒有辜負沙哈魯的信任,對沙哈魯付出絕對的忠誠。
任勞任怨,絕對聽從沙哈魯的命令,從來就沒有任何二話。
這一次為救援伊斯法罕,優素福安排手下十萬的騎兵隊伍,讓他們西先一步趕往伊斯法罕進行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