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法罕。
明軍的攻城還在繼續,接近一個月的攻城,依舊未能奪取伊斯法罕。
城牆早就在炮火的洗禮之下,變成一堆碎石。
雙方就在臨時搭建的簡陋防護設施中,不斷交戰和廝殺。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就感覺這人是越殺越多呢?帖木兒帝國怎麼會有這麼多援軍,從四麵八方朝著這邊趕來?”
明軍進攻這麼多天,成就斐然,殺敵無數。
可就是不能徹底占領伊斯法罕,就是因為不斷有援軍趕過來。
若是有援軍趕來,參差不齊的質量,倒是不會讓人多麼擔憂。
隻要能擊潰一次,那就完全不是威脅。
可誰能想到這些趕過來支援的雜兵,不知道是吃了什麼迷魂藥,個個都悍不畏死。
饒是明軍,恐怕都做不到這樣的地步。
明軍士兵作戰用命,完全就不擔心受傷,那是有良好的治療環境。
隻要不是立刻死亡,或者是心臟、腦部等致命傷,後續都有很大的可能性會被拯救回來。
但是,帖木兒軍隊明顯就沒有這樣的條件。
這才是最為讓人奇怪的事情。
明軍將領憤怒大罵的時候,西廠人員聽到聲音,就湊進來給原因。
“將軍,根據我們收到的消息。伊斯法罕之所以會有這麼多支援,是宗教人士在起作用。伊斯法罕內部有一位非常德高望重的宗教人士,可以理解為得道高僧。就是他在不斷號召勇士前來支援。而那些支援過來的勇士,多數是狂信徒。這些家夥將一切都奉獻給信仰,死亡對他們來說,反而是最好的歸宿。”
西廠人員的解釋,明軍將領是不大能理解。
信奉神明?
還要為神明付出生命?
怎麼看都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難道這神明是有求必應嗎?這麼多人願意為之送命?”
明軍將領還有點奇怪。
“並不是。我也說不清楚,可能他們是跟佛教一樣,比較相信今生做了好事,來生就能獲得救贖吧!就比如現在,他們就以為自己是在行善。”
西廠人員搖搖頭。
“我不管是什麼神,既然是有人號召。那就弄死那個號召的家夥,我就不信,他死了,還能繼續影響無數人前來送死。”
明軍將領惡狠狠的說道。
任何阻擋明軍進攻的家夥,那都是敵人。
既然是敵人,用什麼殘酷的手段去應對,那都說不上是多麼的過分。
刺殺的任務被安排到西廠的身上。
雖說,有人覺得殺掉一個高僧一樣的家夥,未必就能解決問題。
但是,大部分人還是想要嘗試一下。
後續幾日,明軍依舊在猛烈的進攻。
好幾次都突破到城內,在伊斯法罕內進行巷戰。
然而,都因為帖木兒士兵勇猛的反抗,被擊退出去。
同時,西廠也在準備,刺殺重要的人員。
既然要進行刺殺,索性就大膽一點,將伊斯法罕內部重要人員全部都給包圓。
能刺殺掉的人,那就全部都給乾掉。
隻不過,刺殺的行動還沒有開始,從西邊就送過來最新的消息。
“你說什麼?帖木兒帝國與奧斯曼帝國達成停戰協議,雙方各自撤兵。現如今,帖木兒帝國在西線的大軍,正朝著伊斯法罕趕來?”
明軍將領最早收到消息,那是滿臉不可置信。
“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他們會忽然就達成停戰協定?難道是帖木兒帝國投降,願意割讓領土,換取奧斯曼帝國的撤軍?”
明軍將領立刻就給出來猜測。
“將軍,暫時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奧斯曼帝國和帖木兒帝國並沒有任何商議,就忽然選擇各自退兵啊。並且,奧斯曼帝國沒有侵占一寸帖木兒帝國的土地。”
西廠人員的回答,更是讓明軍將領感覺到疑惑不解。
不過,明軍將領倒是沒有一直盯著這麼一件事情去過多的思考。
“不管是什麼原因,現在帖木兒帝國的援軍即將趕來,我們需要早點做決定。”
明軍將領繼續說道。
“對,帖木兒軍隊趕來,估計數量不會少。到時候,僅憑我們的數量,未必會是帖木兒軍隊的對手。如今,我們身在敵後,還是有必要小心謹慎一些。”
西廠人員有心暫時撤離,但是並沒有直接說出來。
明軍將領沉默一會,心中多少是有些糾結,該不該就這樣離開?
明軍進攻伊斯法罕這麼長時間,伊斯法罕抵抗力依舊有,卻越發羸弱。
若是再堅持一些時日的話,未必就不能將伊斯法罕給徹底奪取。
按照西廠給出來的情報,伊斯法罕內部有諸多的工廠,每天在源源不斷的生產武器。
若是能破壞掉,絕對可以給帖木兒帝國造成巨大的損害。
“將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若是被撤回來的帖木兒軍隊包圍,到時候損失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