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兒帝國與奧斯曼帝國出現衝突,他們早就是敵對的雙方,暫時陷入到和平,就是雙方實力平等。若是我們進攻帖木兒帝國,必然就會打破這樣的平等。到時候,最後的勝利果實,未必會被大明摘取。”
一番話語,倒是讓一些人陷入到沉默。
消息來源於西廠,而西廠在這一年,依舊在不斷擴張,派遣人手到帖木兒帝國和更遠的奧斯曼帝國。
乃至於波立王國和羅斯地區,以及神聖羅馬帝國。
可以說,大明的貨物能賣到什麼地方,西廠的探子就能跑到還什麼地方。
隻不過,大部分國家派遣的人手很少,能獲取到比較詳細消息的國家,也就是那麼幾個。
好在西廠的經費充足,這才能保持現有的擴張速度。
若是沒有錢的話,恐怕西廠的擴張會無比艱難。
數千公裡的信息傳遞,可不是一個電話就能解決。
探查消息,那都是小事情。
這麼遠的距離,保證自身安全,那都不是一件多麼輕鬆的事情。
索性付出帶來的回報非常充足,不然大明真就沒有理由去繼續做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若不是有西廠的消息,內閣也不會得出來這樣的結論。
……
“確實,我們若是進攻帖木兒帝國的話,奧斯曼帝國和唐國未必就不會加入進來。到時候,我們可能就會幫助他們打工,最後反而難以獲取到多少好處。”
為其他勢力打工,沒有任何人會願意。
這樣一來,一些還對進攻帖木兒帝國有些意動的成員,徹底沉默下去,沒有再繼續說什麼話語。
“進攻帖木兒帝國就是最好的選擇。至於奧斯曼帝國和唐國趁機攫取我們的勝利果實……”
還是那位西域商會的參議員,說到一半就停頓下來。
接著,就聽到平淡之中帶著無窮殺氣的聲音。
“若是他們敢伸手的話,那就剁掉他們的爪子,讓他們記清楚,我大明的東西不是什麼阿貓阿狗可以拿。”
這樣一番話,觸動到不少人。
“我讚同,畏手畏腳,大明如何能發張壯大?”
“大明從來就不因為對手強大,就放棄進攻的念頭。現在,更不會因為豺狼覬覦,就放棄進攻的念頭。”
“……”
願意進攻帖木兒帝國的參議員,瞬間就多出來不少。
帖木兒帝國對大明的幾次戰爭,沒有人會輕易忘記。
西域商會有利益關係,繼續拓展西域的話,商會必然可以獲取到更大的好處。
但是,其他參議員沒有利益關係,卻有仇恨在心頭。
帖木兒帝國打了幾次,還能不打回去嗎?
自大明建國,還就沒有挨打之後,依舊忍氣吞聲,什麼話都不說。
真要是這樣做,麵子往什麼地方放?
大明脊梁何在?
大勢所趨之下,一些不願意看到西域商會壯大的利益集團,也隻能暫時放棄。
不願意看到西域商會壯大的團體,主要就是海貿成員。
他們成分就比較複雜,內部都是派係林立。
海洋很廣袤,前來的買家更是數不勝數。
大明有太多的選擇。
如此,海貿自然就比不上西域商會團結。
如今,西域貿易主要還是跟帖木兒帝國內部一些家夥在做,或者是親近帖木兒帝國的人。
這是明麵上的交易,暗地裡奧斯曼帝國乃至於波立王國的商人,那都跟西域商會有合作。
反而他們才是合作的大頭。
帖木兒帝國的存在,是在把控商路,扼住西域商會的命脈。
幾次三番,帖木兒帝國的商人都在威脅西域商會。
貿易中,商品占據主導地位,不一定有用。
買家願意買,賣家願意賣才是最為重要。
商品有競爭力,不一定能獲取到利潤。
也就是帖木兒帝國的操作,讓西域商會明白,不解決掉帖木兒帝國這個攔路虎,西域商會就沒有機會繼續壯大。
隨著時間的流逝,帖木兒帝國對商路的控製加深,暗地裡的貿易會不斷減少,西域商會將徹底被帖木兒帝國玩弄。
西域商會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局,進攻就刻不容緩,不容任何勢力阻攔。
海洋貿易那些家夥,當然明白這樣一點,所以並沒有逼得太急。
稍微打壓就行,真要是逼急了,那就不是簡單的競爭問題。
惡意競爭,朱祁鎮和內閣規矩都不支持。
敢做,那就得死。
……
進攻的方向被敲定下來,後續就是商議怎麼進攻。
進攻的計劃,那就是穀誌誠等將軍的主場。
短短時間內,他們就商議出來一些可行的計劃。
帖木兒帝國不是還是呢麼弱小的國家,他們需要派遣的軍隊數量,還有調撥的軍隊物資,那都需要提前計劃好。
幸好是大明的作戰經驗比較豐富,準備物資不是什麼麻煩事情。
而且,自從國運提升後,大明新式火炮的數量就多出來不少,軍隊中列裝的數量更是多出來幾分。
另外,朱祁鎮還製作出來一些全新的冷兵器。
先前遠距離進攻的弩箭,也早就得到改良,使用簡單就弩箭頭就能造成不小的殺傷。
體積縮小,一次能後備的弩箭就更多,翻倍增長,裝載三十根都不是問題。
另外,還有一些刀劍也被改造,能用靈液驅動,加持鋒利度。
在朱祁鎮接近金丹之後,一些操控靈力的手段,玩的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