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貨,一群蠢貨!”
“這麼一點小事,都給我辦成這樣。”
李永壽憤怒的大吼。
昨天的犧牲數目,將近一萬人,唐國還能有幾個一萬人。
李永壽真擔心,堅持不到帖木兒帝國牽扯走大明軍隊的大部分軍隊,新長安就宣告告破。
“若是實在不行的話,就隻能暫時放棄這裡,大不了等到帖木兒帝國攻入中原之後,從中攫取好處。”
李永壽暗自在心中安穩。
可實際上,李永壽的心裡知道。
真要是被大明軍隊打的苟延殘喘,帖木兒帝國未必會憐惜他們。
盟友,那是有利用價值才能稱之為盟友。
若是唐國真的孱弱不堪,絕對是死路一條。
帖木兒帝國絕對不會在乎唐國的利益。
若是大明依舊堅挺,指不定會留著唐國在南方牽製。
要是大明不行了,唐國自然就沒有作用。
李永壽明白歸明白,可弱小的國家就是這樣無力。
將命運放在其他國家的手上,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繼續堅守,我就不信大明軍隊不回軍支援西域。”
李永壽鑒定心思。
一晚上沒有休息,精神還一直處在緊繃的狀態。
現在,心中緩和幾分後,李永壽就感覺困意上頭。
“繼續拚死抵抗,一定不能讓明軍登陸上來。隻要再堅持幾天,明軍就會自然退去。到時候,明軍西域被進攻,中原危機,自然就顧不上攻伐我們。”
丟下來這樣一句話,李永壽就感覺困的不行,暫時先去休息。
海岸邊上,大戰還在繼續。
為加快進攻的進度,穀誌誠直接選擇全麵登陸,一些小船被放出來,裝載士兵就朝著海岸殺過去。
這樣一種操作,立刻就遭遇到唐軍非常猛烈的打擊。
他們不會允許明軍就這麼輕鬆登陸,無數的炮火就朝著小船轟擊過來。
在密集的炮火之下,小船每一次的前進,都是舉步維艱。
想要前進一些,那都會冒著巨大的風險。
一個不小心,那就是船毀人亡。
明軍的推進,就這樣陷入到僵局。
唐軍以慘烈的代價,暫時將明軍鎖死在海域上。
可巨大的傷亡之下,唐軍還能支撐多長時間呢?
……
大明西域邊陲地區。
七河地區在被割讓給大明後,在這裡就修築有一些簡單的防禦設施,安排有一些明軍在這裡駐紮。
數量不算多,就是少部分的明軍巡視。
這裡大明還沒有開發,也不是什麼商道。
不存在人煙,自然就不必安排大軍駐守。
小部分明軍,就是起到巡視監察的作用,一旦帖木兒帝國有什麼動靜,就會立刻彙報到後方駐紮在玉門和敦煌地區的大明軍團。
前些日子,帖木兒帝國陳兵邊境,就在大明邊境位置駐紮大批的軍隊。
可惜,他們並沒有任何出兵的意思。
似乎就是想要脅迫大明,讓大明調撥力量過來防守,牽製漢住大明的一部分力量。
對此,大明內閣可不會上當。
剛剛遭遇失敗的帖木兒帝國,還沒有徹底恢複元氣,就再一次找大明的麻煩,怎麼看都不是一件合理的事情。
所以,大明內閣倒是沒有派遣大批軍隊進駐西域。
完全就沒有這樣的必要性,況且西域的駐守力量可以讓大明有充足的時間,去做出來任何的反應。
駐紮在邊境的明軍,因此就多少有些悠閒。
必要的警惕,他們是並沒有放鬆。
小規模的衝突,還是有發生的可能。
但是,他們也不認為帖木兒帝國敢對大明發起大規模進攻。
而在帖木兒帝國駐軍一方,這裡有大批的軍隊駐紮。
指揮大軍的總指揮,乃是帖木兒帝國的蘇丹沙哈魯。
戰場距離撒馬爾罕真的很近,沙哈魯索性就作為大軍的總指揮,直接開始進行微操。
當然,沙哈魯最初給下麵的命令,就是駐紮在邊境嚇一下大明軍隊,並且嚴令警告他們不要隨意出兵。
此等命令,在軍隊中不是什麼秘密。
這就讓西廠一樣知道沙哈魯的用意。
也就是這樣一點,大明內閣才不會有什麼增兵的心思。
帖木兒帝國選擇陳兵而不出兵,這非常的合理。
可大明不知道,沙哈魯就是知道西廠的探子在帖木兒帝國內部無比猖獗,才會給出來虛假的消息。
西廠在帖木兒帝國泛濫,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帖木兒帝國需要與大明進行長久的貿易。
大批的商隊來往,就不可避免導致西廠番子混進來。
除非說,帖木兒帝國能徹底封鎖貿易。
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妥妥的因咽廢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