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壽是萬萬不敢有這樣可怕的想法,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以大明的底蘊,能威脅他們承認戰敗,割讓一些土地就是極限。
想要徹底覆滅大明的話,指不定就會拚命。
到時候,就算是能覆滅掉大明,損失必然會無比嚴重。
虛弱無比之時,指不定就會有其他勢力選擇趁虛而入。
如此一來,豈不就得不償失。
“這是順化送過來的消息?估計就是大明還在進攻順化。”
“這可笑的大明,他們就一直守在順化,卻不知道西域即將出現大亂子。”
“以帖木兒帝國的實力,大明在西域沒有安排多少防守,估計很快就可以進攻到蘭州之地,威脅大明的西北。”
想到這裡,李永壽心中不免閃過幾分高興。
可等到將消息打開的時候,李永壽頓時呆滯住。
“大明竟然真的就選擇從海上進攻我們?並且,他們的方向竟然是沿著安南海岸繼續南下?”
思考幾個呼吸後,李永壽心中大概能想到,大明的目標就是唐國的都城。
除開唐國的都城外,李永壽實在是想不到大明水師還會入侵什麼地方。
總不會是馬六甲海峽,那地方被大明占領,對唐國的影響沒有那麼大。
“不行,必須要召集軍隊防守都城,大唐的新長安絕對不能就這樣丟失。”
李永壽的目光立刻就堅定起來。
唐國內部不是絕對的集權統治,地方上有大批招攬過來的豪強,他們暫時臣服唐國,上交金銀、礦產等財物,另外就是貢獻人口。
但是,就算是這樣,他們在地方的統治,唐國依舊無力去進行乾涉。
南洋很大,並且生活的百姓紛雜,語言和習俗差距不小。
唐國能這麼快,擴張到整個南洋,不是武力多麼強大。
更多還是跟地方合作,實在不好打,就將對方收下當狗。
給予豐厚的條件,倒是能讓大部分地方豪強讚同。
這些家夥,不在乎什麼人成為國王,隻要能繼續維持他們的利益,誰去進行統治都行。
就好像是中原王朝曾經存在過的世家一樣,隻求世家能綿延千年,完全就不在乎王朝的利益。
唐國處在瘋狂擴張的階段,隻能暫時與他們達成合作關係。
反正,針對地方豪強的手段,唐國有很多,曆史有足夠多的借鑒。
隻要和平安定下來,就能很快將他們都給解決掉。
可誰能想到,不等解決他們,大明就先一步進攻過來。
如今,一旦都城丟失,帶給他們的信號必然就是唐國已經不行。
在這個時候,地方豪強就有很大的幾率會選擇到大明身上去押注。
就好像是中原的世家一樣,兩頭下注,保證世家能永遠綿延,哪怕是暫時的失落,卻終究能繼續傳承下去。
就是明白這麼一些道理,李永壽更是清楚都城的重要性。
“帖木兒帝國即將進攻大明,隻要我們能守一些時間,大明的海上威脅就不再是什麼太大的威脅。”
想明白這樣一點後,李永壽就立刻安排起來,召集軍隊準備守衛新長安。
新長安,就是原本的阿瑜陀耶和曼穀。
李永壽有些奇怪,自從跟大明開戰以來,每次收到什麼好消息的時候,就必然會跟著壞消息。
來不及高興,或者說喜悅都沒有持續幾分鐘,轉頭就被徹底擊碎。
如今,李永壽根本就不指望能擊敗明軍。
現在,明軍主力軍隊都在唐國的地界上,想要擊敗他們,那談何容易啊!
與其去費儘心思,想著怎麼去擊敗明軍。
還不如,就先行解決當前明軍海上入侵的事情。
李永壽堅信,隻要唐國能守住,等到帖木兒帝國發起進攻,那就是反攻的時刻。
……
暹羅灣。
這一次,穀誌誠是親自指揮大軍過來進攻。
一路過來,穀誌誠還想著會不會遭遇到唐國的水師。
卻不曾想,一路過來就算是船隻的影子都沒有扣看到。
穀誌誠對此毫不在意,不用想就能知道,唐國已經是無比畏懼,才不敢出來與大明水師交鋒。
“我大明水師真是天下無敵啊!”
穀誌誠在心中感慨一句後,水師已經開始朝著唐國的都城,昔日的曼穀和阿瑜陀耶,如今的新長安挺進。
“將軍,前麵不遠就是唐國的長安城,他們還有一些岸防火炮,我們是直接出動,強行登陸。還是說,迂回一下,從其他位置登陸,再一路殺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