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就進攻唐國的都城?
這樣的命令給出來,副將心中多少還是有些擔憂。
確實,大明水師的實力已經得到驗證,不是一般的強大。
可順化都有這樣的防守力量,作為唐國的都城,那城牆的堅固和防守力量,估計會更勝一籌。
從海上入侵,真就能獲取最後的成功嗎?
或許是穀誌誠看出來副將心頭的疑惑,笑著就說道:“你放心,唐國的都城不會像順化這麼難打。順化,最多就算是特例。”
說著,穀誌誠就從一旁的文書中,抽出來一份文書遞交到副將手中。
“你可以看看,這是西廠送過來的消息。唐國在內部施行的是拆除城牆計劃,他們的都城甚至於都沒有城牆進行庇護。”
副將接過文書,有些不敢置信地閱讀起來。
“這……竟然是真的!!”
“可是,他們為什麼會選擇拆除城牆呢?”
城牆和堡壘,以及要塞。
這麼一些防禦設施,在戰爭中能起到的作用,可一點都不小。
一旦陷入到防守的局麵,靠著這麼一些設施,就能形成以少敵多,以弱勝強。
就好像是守城戰的時候,一萬人堅守的城牆,就需要五六萬,甚至於十萬人進行圍攻,才能有機會儘快奪取下來。
如此重要的存在,唐國竟然弄出來拆除計劃?
怎麼都說不通,他們又不是傻子。
穀誌誠看著副將疑惑滿滿的臉龐,耐心進行解釋。
“實際上,不隻是唐國,我們同樣準備拆除城牆。你應該知道城牆的修繕工作,對於地方財政和人力是一筆不算小的負擔。而實際上,城牆現如今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成本還隻是一個方麵,更為重要的是火炮技術的發展,帖木兒帝國的重型火炮能輕鬆摧毀大部分的要塞城池,沒有多少城牆能擋得住。”
“付出非常高昂的成本,換取到的戰鬥力卻非常有限。若是敵人采取迂回戰術,要塞將很難起到作用。”
“因此,這樣孤立的要塞體係,獨立防守,缺少友鄰已經遠遠落後。”
“如今,我們準備建設以塹壕、掩蓋射擊工事和地下掩蔽工事為主,沿正麵連綿延伸、縱深梯次配置的塹壕陣地築城體係……”
一番精細的解釋,算是讓副將徹底明白過來。
就算是拋開其他因素不說,大明也根本就不需要什麼要塞。
強大的軍隊實力,可以抵禦任何來犯的敵人,情報機構的先進,更是可以保證禦敵於國門之外。
副將點點頭,徹底明白後,就沒有必要繼續叨擾穀誌誠。
接著,就按照穀誌誠的命令進行執行。
如今,唐國的都城,就設立在昔日阿瑜陀耶的都城。
並且,都城的實際範圍還得到極大的擴張。
臨近的曼穀和羅勇,全部都被納入到都城的範圍。
劃歸這麼大的都城區域,就好像是順天府一樣。
隻不過,唐國的各種行政和軍事機構,卻是均勻分布在整個都城區域。
這樣一種情況,說整個就是順天府類似的存在,多少就顯得不合適。
命令下達後,大明水師運載有十萬大明士兵,匆匆殺往暹羅灣。
這樣的動作,瞞不過唐國的探查。
大明重視廠衛組織,不斷探查各種消息。
唐國對情報組織,就更為重視。
隻可惜,唐國屬於後發,想要取得大明西廠和東廠的成功,多少是不現實。
可這不代表,他們的情報探查能力就非常孱弱。
在對應的組織中,安插間諜,早就不是什麼秘密。
唐國想方設法,就想要安插一些人手到西廠內部。
西廠也想要往唐國籌備出來的‘不良人’和唐國中央執行調查科。
‘不良人’是唐國的炮灰機構,其中多數是投靠人員,背負劣跡的家夥,被唐國要挾作為死士使用。
後者屬於是唐國正規的情報機構,直接對標大明的廠衛機構。
並沒有用多麼長時間,消息就送到李永壽的手中。
同時送到他手中,還有另外一則消息。
“哈哈,很好!帖木兒帝國終於要對大明動手,不枉我們拖延這麼長時間。”
李永壽先行拆開一份消息,正好就是西域送過來的訊息。
帖木兒帝國新式武器開始列裝,他們已經做好對大明戰爭的準備,不日就會對大明發動戰爭。
隻要帖木兒帝國能參與到戰爭中,李永壽可以預見,大明必然會前後難顧,大敗求和。
“或許,我們還可以趁機要求大明割讓一些領土,最好是沿海地區的領土,極大遏製大明海域上的發展,避免大明的水師力量進一步擴張。”
李永壽在心中,已經開始美好的幻想。
至於說,一次性將大明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