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還在繼續,爭吵還在繼續。
“可我就是不明白,大明怎麼忽然就掌握這樣的能力,就好像是忽然開竅一樣。”
“原因不是很簡單嗎?大明皇帝與我們一樣,掌握有獎勵的機製。隻不過,大明皇帝的獎勵不一樣,屬於是神秘側的獎勵。強大的單體實力,卻被約束在京城內,可以保證他的安全。同時,還有諸多神秘側增強國力和軍隊戰鬥力的獎勵。現在的大炮,定然就是大明奪取帖木兒帝國領土後,國力增進給予的獎勵。”
如此合理的猜測,到是迎來在場眾人的讚同。
這就是他們能想到的最合適答案。
“想這麼一些做什麼,還是先思考一下,我們到底應該怎麼樣才能徹底解決大明當前的威脅。”
顏宏達的終結性話語,讓眾人開始思考解決的辦法。
“就算大明有新式火炮,我們也有水師,隻要我們的水師占據優勢,大明就無法登陸,我們就還是安全的。”
“不,不。大明根本就不需要登陸我們,一旦唐國被處理掉,我們根本就不需要被大明登陸,內部就會先行被瓦解。你們不會是忘記,我們如今的物資,到底是從什麼地方送過來的吧?”
此話一出,一些還在想著大明難以進攻到東洋本土的高層,頓時就垮下笑臉。
顯然,他們確實是開心的有些早。
同在大明周邊的唐國和渤海國,早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依存關係。
一方滅亡的話,另外一方必然會更難維係。
如今,馬六甲海峽能牢牢被唐國把控,少不了渤海國的幫助。
不然,從遙遠西方過來的船隊,可不會那麼老老實實去進行貿易。
這樣一點,曆史課本上早就說明一切。
讓船隊停靠,給予港口休息,反而割據一方啊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
實力孱弱,則必然守不住馬六甲海峽巨大的利潤。
……
“那我們應該怎麼辦?是幫助唐國抵禦大明的進攻嗎?萬一大明就是希望我們這樣做,一旦本土空虛,大明就立刻從高麗進攻我們,那該怎麼辦?”
話裡話外的意思,多少是有些不想要去幫助唐國。
明哲保身的道理,誰都清楚明白。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保存自身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因此,就有人非常自私的說道。
“我還是覺得不應該幫助唐國。我們的情況,已經算是泥菩薩過江,拿什麼去幫助唐國?還不如醜坐山觀虎鬥,並且趁早籌備前往新大陸。在此期間,就算是貿易有些影響,靠著我們的儲備物資,也能在新大陸站穩腳跟。到時候,大不了就放棄東洋之地。我們一樣能安穩,平滑的繼續發展下去。”
可這樣自私的話語,並沒有迎來多少的指責。
不是所有人都愚蠢,不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而是,他們始終堅定地相信“唇會亡,但是齒不會寒。”
至於,這樣一份堅定,有多少是理智,有多少是心中的畏懼,就沒有人知曉。
“我讚同,不應該支援唐國。反正,我們不曾跟唐國達成什麼協議,沒有支援的必要,抱全自身才是最為要緊的事情。”
“對,唐國就讓帖木兒帝國去幫助,我們沒有必要摻合進去。”
……
將近一半的人都說出來心中的看法,無一例外他們都是支持保全自身。
其他還沒有說話的人,多數看向支持的人,看樣子也是一樣的意思。
顏宏達心中一樣不想要去幫助,導致渤海國陷入到什麼危險的境地中。
而且,不去幫忙的話,就能實現他早就想好的計劃。
那就是前往新大陸去發展。
幫忙的話,未必能有獲取到遷移新大陸的支持。
畢竟,抵禦大明,是為守護貿易,保證貿易就會繼續滋潤的生活。
人都是向往安逸,有相對安逸的生活,願意離開東洋的人自然就會減少。
想到這些,顏宏達心中就做出來決定。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固守東洋,阻擋大明軍隊進攻。”
事情就這樣決定,會議到此就開始進入到另外一個階段。
顏宏達開始針對大明的進攻,作為對應的部署。
……
唐國臨近大明,安插在大明的暗探一點不少。
就算是大明的廠衛在不斷清理,唐國依舊不曾放棄,源源不斷派遣人手。
正是這樣,唐國一樣收到關於大明的消息。
畢竟,大明對進攻的事情,並沒有多少隱瞞的意思。
明晃晃宣戰,就是告訴唐國和渤海國,“洗乾淨脖子,等著我大明天軍來弄死你們。”
與東洋不同,唐國的李永壽在收到消息後,就立刻在“世界”上聯係帖木兒帝國。
他們建立有共同防禦協定。
如今,大明主動進攻唐國,帖木兒帝國自然是應該共同防禦大明。
至於說,帖木兒帝國選擇違背協定,唐國可不認為他們會做出來這樣一種事情。
畢竟,帖木兒帝國不是隻跟唐國有協定。
在此之前,帖木兒帝國還跟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有貿易協定和防禦協定。
並且,與奧斯曼帝國還存在有互不侵犯協定。
確實,帖木兒帝國可以選擇罔顧唐國的協定。
那麼奧斯曼帝國和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必然就會毫不猶豫,撕碎協定,將帖木兒帝國視為背信棄義,無法合作的蟲豸。
除非是舉世無敵,不然在“世界”見證之下簽訂的協定,帖木兒帝國還不敢不遵從。
就算是心中不願意,樣子也必須要做足。
況且,帖木兒帝國也不會放棄這樣限製大明的機會。
就算是假裝出兵,也必然會牽製大明一部分軍隊。
這對帖木兒帝國來說,就非常足夠。
唐國也是一樣的想法。
沒有足夠的好處,指望帖木兒帝國傾儘全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能牽製大明一部分力量,就是李永壽等人的最高要求。
作為唐國領袖的李永壽,最近還挺滿足唐國的發展。
無數島嶼臣服在唐國的腳下,那些孱弱的部落國家,早早被納入到唐國的統治。
同時,唐國開始孟加拉地區擴張。
不可一世的孟加拉之虎,一樣被唐國擊敗。
本以為,唐國將會迎來新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