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明軍原地駐紮等候之後,帖木兒軍隊撤退的速度就開始加快。
先前,可能一天的行軍速度可能就是七十裡左右。
現在,帖木兒帝國軍隊一天就能行軍一百三四十裡。
如此速度,絕對是快不知道多少。
沿途一直跟隨的大明探馬,都有些不能理解帖木兒軍隊的操作。
“他們的行軍速度怎麼忽然就快這麼多?難道他們是真的在撤退,不是有什麼埋伏?”
“不應該,真要是撤退的話,早就應該加快速度,不會等到現在才加快速度。可能還後方援軍抵達的消息,傳到他們的耳中,擔心援軍抵達將他們給拖住,這才加快行軍。”
探馬的諸多猜測,也就是簡單的猜測。
很快,消息就送到駐紮等候支援的明軍將領手中。
“帖木兒軍隊這是在做什麼?”
收到消息的軍團指揮,依舊不能理解帖木兒軍隊的操作。
早不撤退,晚不撤退。
等到他們駐紮之後,就開始加速撤退,實在是沒有道理。
有裨將趕緊問。
“我們應該怎麼辦?他們行軍速度很快,用不了幾天時間,就會撤回帖木兒帝國境內。到時候,我們援軍抵達,再去進攻的話,就會是麵臨攻城的局麵。”
另外幾名裨將頓時就明白過來,跟著就說。
“一旦他們撤退回去,我們就需要攻城,到時候士兵必然會死傷慘重。位置互換,我們不占據主場優勢,就難以保證傷亡。最好的辦法,就是趁著他們未曾返回帖木兒帝國,趕緊就將他們給拖住,等到援軍抵達後,就能極大消滅他們的有生力量。如此,自然就能方便我們後續的攻城。”
先前主戰的裨將,現在紛紛站出來說話。
將敵人消滅在敵國境外,這就是他們的想法。
原本,帖木兒軍隊行軍速度較為緩慢,完全就沒有多少撤退的意思,還可以認為是埋伏。
現如今,局勢出現明顯的轉變,帖木兒軍隊明顯加快速度,就是想要逃離大明。
如此,還未曾成為死灰的主戰派,自然就直接冒出來熊熊大火。
其中一名軍團指揮環視一周後,慢慢說道。
“明天援軍就會趕過來,現在出動還是有些冒險。而且,等候一天多的時間,我們已經落後很多,強行追上去,必然就會導致消耗增大,有可能會被帖木兒軍隊抓住機會。”
一名裨將聞言,大怒。
“愚蠢,現在不追上去,帖木兒軍隊就會返回撒馬爾罕。憑借著撒馬爾罕和浩罕等地的山脈防守,你覺得我們需要耗費多大的力氣,才能攻破他們的防線?到時候,我們會浪費多少時間,損耗多少的兄弟?你這般優柔寡斷,還當什麼軍團長,趁早退位讓賢!”
剛才是隻能算是簡單的討論,這樣一番話說出口,那就是針鋒相對。
另外一名軍團指揮立刻就怒斥。
“以下犯上!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這裡是軍隊,不是你的幫會。軍令如山,你若是不想要服從,不如就扒了你這一身皮,自己滾去單乾。”
其他裨將紛紛站出來勸和。
理性討論,還屬於是軍隊條例循允許的事情。
可這樣公然辱罵,質疑軍團指揮,絕對是犯大錯。
輕則革職查辦,重則軍法斬首。
就看軍團指揮是怎麼對事情進行認定。
簡單的個人辱罵,還是說不服從軍令,質疑內閣和陛下的委任。
而說話的裨將,心中自知有錯,卻依舊仰著脖子,守著心中的尊嚴不肯認錯。
被辱罵的軍團指揮倒是比較好說話,往前走都是同學,關係本就不算是非常差勁。
而且,對方還是為大明考量,說話有些過激,卻不算是什麼大事。
因此,軍團指揮擺擺手。
“下不為例。”
“還有,你自大的性子,早就應該改正一下。還記得你畢業的時候,老師對你的教誨嗎?你不是指揮數百人的百戶,你是統領萬人軍隊的裨將。你要多為大局著想。難道我就不知道,放任帖木兒軍隊離開,會放虎歸山嗎?可我們要明白,敵我的優勢和劣勢。況且,他們先前的撤退速度,你不是不知道。誰都不能確定,他們到底是有什麼陰謀詭計。越是到這種時候,我們就越是應該謹慎。”
“不過,為避免帖木兒軍隊真就輕鬆撤回去,我們還是需要準備一些後手。就讓兩萬騎兵追上去,伺機而動!”
軍團指揮的命令,自然是有人覺得不合適。
唯有主動進攻,全麵追擊才是他們心中最為合適的決定。
可剛才的事情,還曆曆在目。
再想要提出來意見,多少是沒有底氣。
畢竟,軍團長已經算是做出讓步,沒有計較同伴口無遮攔的意思。
他們再想要繼續揪著不放,似乎不是很合適。
而且,也不是沒有派遣軍隊進行追擊,還是有騎兵隊伍尾隨。
如此,倒是沒有人敢去提出來什麼意見。
事情也就這樣暫時宣告結束。
另外一邊,帖木兒軍隊加快行軍速度,朝著怛羅斯不斷前進。
他們並沒有多少隱蔽行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