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激烈的討論之後,大明軍隊依舊未能定下合適的計劃。
說到底就是激進和保守,前者選擇直接進攻,阻攔敵軍的撤退。後者則是留守,避免遭遇到埋伏。
越是安全的時候,就越是應該小心翼翼,不能輕易放鬆警惕。
這就是一些將領的想法。
謹慎,避免士兵出現損傷,還是很多人的想法。
冒險,固然是有機會能獲取到更大的利益。
但是,巨大利益的同時,還存在有極大的風險。
明明援軍即將抵達,他們完全可以選擇跟隨大軍一起反攻。
就算是敵軍撤退回去,一樣不會影響到大軍進攻。
相反,他們萬一遭遇到埋伏,那就是完全不必要的損失。
“就這樣吧,你們應該明白,陛下最為看重戰損。士兵的性命也是性命,進攻的事情,還是有些冒險。而我們已經占據優勢,不是冒險的時候,穩紮穩打才是保持優勢的策略。”
會議最後以這樣一番話語結束。
明軍沒有繼續跟隨帖木兒帝國軍隊,開始在原地安營紮寨,等候援軍趕過來。
沒有大軍追隨,卻還是派遣有很多的探馬。
就算是不進攻,了解他們的東西,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明軍的動向,同樣是被帖木兒軍隊密切關注,安營紮寨的消息立刻就送到元帥的手上。
元帥收到消息後,眼神之中露出一抹惋惜。
“事情跟預想一樣啊!早就說那些家夥異常謹慎,不會輕易就跌入到陷阱中。不過,本帥早就預料到他們會這樣。”
同時,距離帖木兒帝國軍隊有些距離的七河地區,一支大軍正在朝著東方行進。
他們是從裡海的北麵繞行過來。
這些軍隊士兵,與一般的帖木兒帝國存在很大的差距。
首先,士兵都沒有多少穿戴鐵甲,多數是皮甲,或者就是簡單輕便的布料衣服。
同時,跟隨大軍行動的牲畜數量龐大。
明明整個軍隊沒有多少騎兵,卻攜帶有大量的馬匹。
這麼一些馬匹,全部都被用來拖拉著各式各樣的火炮,以及諸多的輜重。
在中軍位置,有一批騎兵隊伍倒是跟其他士兵截然不同。
他們穿戴有輕甲,後背有巨大的修飾羽翼,腰間懸掛有釘頭錘,以及較短的火槍。
就單單是他們背後的羽翼,基本就能確定他們的身份。
大名鼎鼎的翼騎兵。
在翼騎兵的保護中央,有一名騎士打扮的將軍,一身金邊甲胄,看上去顯得格外華貴。
“恩佐將軍,我們不日就會進入到大明的地界。按照約定,我們將會前往這個叫做怛羅斯的地方等候。”
被稱呼為恩佐的將軍,就是那個穿戴金邊甲胄的騎士。
他出身立陶宛的貴族家庭,從小就跟其他貴族一樣接受騎士訓練。
後來,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公國合並成為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他就成為王國的將軍。
在平定王國內部的叛亂中,恩佐逐漸脫穎而出,靠著國王陛下的賞識逐漸就成為王國內小有名氣的新生代將領。
如今,王國支援帖木兒帝國的二十萬大軍,在他的帶領之下一步步趕往神秘的東方。
恩佐聽著手下的彙報,微微點頭。
“加快行軍,早日趕往怛羅斯。”
行軍路上,恩佐身邊的扈從還是有些疑惑,好奇的詢問。
“大人,我們這樣千裡迢迢去支援帖木兒帝國,倒是為什麼呢?明明我們距離大明很遠,他們也不會成為我們的威脅。為何還要去聯合帖木兒帝國進攻大明?”
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自建立之後就開始不斷擴張,首要方向就是克裡米亞地區,富饒且肥沃的克裡米亞被王國多次進攻。
他們王國很多次戰鬥,基本都是在東征克裡米亞。
誠然,西邊的波羅的海能攫取更多的財富。
但是,波羅的海的沿岸國家,勢力絲毫不弱。
無論是卡爾瑪聯盟,還是漢薩同盟,或者是遠在海外的英格蘭王國。
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都不足以參合進去。
海軍實力匱乏,且參與的勢力紛雜,想要從中攫取利益,就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
因此,王國不斷東征,擊敗那些落後的遊牧,就能獲取到更多的土地和人口,絕對是非常劃算的事情。
王國內部的底層貴族,基本都向往在東征的道路上,獲取到功勞,然後有機會獲封到一塊足以傳承的肥沃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