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戰非常激烈,大明水師不斷有船隻沉沒,渤海國一方也沒有占據絕對的優勢。
固然,他們的船隻更為厲害一些,火炮口徑更大一些,水手的戰鬥素養更高一些。
但是,大明水師最大的優勢,就是數量的壓倒性。
“給我全力開炮~”
穀誌誠在後方繼續指揮。
雙方水師已經陷入到火炮的對拚階段,都是一字排開,不斷開炮進行攻擊。
到這個時候,比的就是火炮的數量和威力。
大明的火炮數量夠多,就算是威力不夠,也能用數量湊合上去。
況且,穀誌誠不認為被他們騷擾這麼長時間,渤海國的水師還能有充足的炮彈,以及更換的炮管。
隻要能消耗掉他們的存貨,那麼他們的火炮終究會成為廢鐵。
到時候,自然就輪到大明水師大展神威。
在渤海國水師的指揮艦船上。
“將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們的炮管已經過熱,再繼續對轟的話,炸膛的風險會非常大,而我們並沒有足夠多的更換炮管。”
副將湊到渤海國指揮主將身邊,焦急的彙報著情況。
“這些大明水師為何戰鬥意誌這麼強烈,難道他們真就不擔心會全軍覆沒嗎?他們難道就不知道,一旦他們的水師損失慘重,我們渤海國的水師就能肆無忌憚進攻他們的沿海。”
主將非常氣憤的說道。
這一次,他敢主動冒出來,去進攻大明水師。
就是想著打疼大明水師,讓他們不敢來進攻漢城。
扼守住漢城這樣一出優良的港口,對於渤海國的海洋利益非常重要。
一旦漢城丟失,渤海國的海域勢力範圍,必然就會急劇收縮。
如此結果,那是渤海國萬萬不能接受。
“將軍,也就是兩種可能性。大明願意付出一切代價,奪取漢城,消滅我們在高麗最後的據點,避免後續更多的乾擾和麻煩。這是他們不顧一切代價與我們進行戰鬥的原因之一。另外一種可能,則是大明的西廠知曉了我們的情報,大明水師才會打的這樣激進。”
主將身邊一名幕僚湊近說道。
“難道就沒有可能,是大明水師猜測出來情況嗎?他們騷擾我們這麼長時間,運輸船很難運輸多少物資,未必不會有所猜測。”
副將在一旁說道。
幕僚搖搖頭,“就我所知,大明水師目前的指揮將軍,乃是昔日征伐大漠的穀誌誠,此人在指揮水師上,可並沒有多少經驗,敢做出來這樣大膽的判斷,我覺得沒有可能。”
副將還想要繼續爭辯,主將卻沒有給這樣的可能,直接就伸手將二人的對話打斷。
“夠了,不管是什麼原因,我們已經是騎虎難下。後麵大明的陸軍開始攻城,我們現在趕回去支援,是沒有多大可能。要麼就擊敗這些大明水師,要麼就被他們擊敗。”
主將隻求孤注一擲。
就算是想要拚命,卻依舊難以解決炮彈的問題,物資不夠這是根本的問題。
在大明進攻高麗的戰爭開始前,大批的戰略物資就被送離高麗,大部分都運送到庫頁島,那裡是渤海國的新建州。
後續,東洋戰場被開拓出來,高麗戰場的失敗不可避免就導致物資開始朝著東洋方向運送。
軍事物資,自然是最開始被運送到東洋。
等到大明前來騷擾的時候,基本就開始運送糧草和兵員。
而且,大批軍隊的投降,導致更多的軍事物資歸屬到大明手中。
漢城存儲有一些炮彈和火藥,數量卻終究是比較有限。
渤海國主將的命令下達後,炮火還在繼續,卻明顯是能看出來稀疏一些,很多炮管都開始因為過熱出現問題。
水手們的經驗倒是充足,不斷降溫,避免炮管出現問題。
可惜,還是有些跟不上炮火的速度。
對比起來,大明船隻上的火炮,其待遇那就不是一般的好。
“開炮~”
一炮過後,火炮就會被直接拉到後麵,新的火炮推到炮口,再一次進行開炮。
大明船隻上的火炮很多,完全可以輪換著開炮,完全就不用過度擔心炮管過熱的問題。
“好小子,渤海國的水師果然是不行,他們的火炮稀疏了,我就知道依靠我們的火炮數量,照樣能將他們打的落花流水。”
穀誌誠用望遠鏡觀察,看到情況後,頓時信心倍增。
這樣一種情況,同樣被其他戰船的船長發現,立刻就對著手下大喊起來。
不斷有船隻沉沒,大明水手的戰鬥意誌,早就低沉的不行,著實需要一些勝利的曙光來進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