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裂大明!
賀逢聖靜靜地聽著,不置一詞。天』籟『小說他不知白經庚是何人,但對眼前這位殺人成性的大西軍領,他在朝堂之時就已經耳熟能詳了,隻是沒有想到,今日竟能與之麵對麵談話,這不是天意又是什麼?
少頃,張獻忠說“老先生,你願不願意歸附我?”
賀逢聖硬硬地答道“老夫乃大明朝大學士,怎能與你為伍?”
“嗬,”張獻忠冷哼一聲,說,“既然你不願意歸附我,看你有點兒血性之氣,也不是乾壞事之人,我且放你回家去吧。”
賀逢聖冷冷地緊視片刻張獻忠,一聲不吭,扭頭昂走出大廳,徑直走向滋陽湖王會橋,投水而亡。
張獻忠占領武昌之後,正式建立大西王朝,設置六部五府,改武昌為京城,鑄造貨幣西王通寶,又在原楚王府門前豎立兩麵大旗,分彆寫著鬥大的字,左麵為“天與人歸,招賢納士”,右麵為“天下安靜,威震八方”。
然而兩個月之後,張獻忠卻率領大西軍主力向四川進,武昌隻留下很少一點兒部隊,隨同地方文職官員鎮守,這種似棄似守的做法,既令人費解又給明廷收複武昌了難得的機遇,很快,大明王朝蕩寇將軍左良玉率部攻占了武昌及其周邊州縣。
對張獻忠在武昌的所作所為,遠在西北胡楊台的白經庚略知一二,也為其放棄武昌而惋惜不已。若張獻忠占據武昌,再向西用兵,攻占巴蜀,以此為後方大本營,而後,順江東下,直搗南京,何愁東南半壁江山不握?
此時,見李自成提起這段舊事,頓時心生感觸,說“闖王占據陝甘,八大王虎據東南,遙相呼應,前後夾擊,明廷豈能長久?”
李自成極為不屑地說“張獻忠此人驕狂暴虐而又剛愎自用目光短淺,像先生這樣的人都難以容納,怎能成就大業?”
白經庚清楚李自成和張獻忠之間的恩恩怨怨,此刻不願提及自己在大西營的舊事,話鋒一轉,說“相比之下,還是闖王眼光高瞻,白某人佩服不已。”
李自成略有譏諷地說“在鳳陽,孤就勸說白先生脫離張獻忠,與孤一起縱橫天下討伐暴明,可先生不願意,孤也無奈。”
白經庚自嘲地笑笑,說“若當初在鳳陽聽從闖王的一番話,跟隨闖王,我白某人豈能落魄至此?”
崇禎八年,李自成張獻忠在滎陽大會之後,合兵攻陷鳳陽,縱兵搶掠焚燒大明皇陵,震驚天下。
由於張獻忠最先攻占鳳陽,因而搶得的財物極多,令後來的李自成部眼紅不少,為此,兩部生內訌,幾欲火拚。
當天晚上,李自成親自來到白經庚住所,勸說其脫離張獻忠,跟隨輔佐自己。
白經庚對此心如明鏡,笑著說“李將軍是否欲問罪於白某人?”
李自成嘿嘿一笑,說“兩軍交戰,各為其主,我李自成還沒有糊塗至此。”
白經庚又問道“那又為了何事?”
李自成自己找了一個凳子坐下,說“我來有一事和白先生商量。”
“何事?請將軍明說。”
李自成稍一猶豫,問道“這次攻取鳳陽之策,乃先生所謀,真可謂一謀驚天,令高闖王等人驚歎不已,極為羨慕,稱先生有諸葛之才智。”
白經庚頗為得意地笑了笑,確實,若非自己極力勸說張獻忠,恐怕此時的張獻忠還沒有攻打焚燒大明皇陵的膽量。
李自成見狀,說“張獻忠貪財好貨,霸道驕橫,用的著人時,極力拉攏,許以富貴,而一旦不用或用完,則翻臉無情棄之不顧甚至卸磨殺驢。”
白經庚隻是笑著,不言不語,日夜伴隨張獻忠數年,焉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