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霸天下!
?他立刻放下望遠鏡,往身後一看。
隻見在他身後,步兵正跑過來,他一問才知道,原來,在騎兵衝鋒後不久,步兵也遭到了鐵騎軍的攻擊。鐵騎軍向甕城內發射火球、火箭,甕城內到處都是火,步兵隻好往城門跑。
此時,跑在前麵的步兵剛趕到國王和皇家衛隊身後,後麵的步兵也在往這跑。
他們望著前方街上的慘狀,也都被驚呆了。
隻見前方的大街上,密密麻麻的的布滿了騎兵和戰馬的屍體,縱橫交錯,有的地方屍體甚至疊了好幾層,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整條街幾乎都被鮮血染紅了。
步兵們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一切是真的。那可是600多名騎兵啊!這才多大會的功夫啊!就都變成屍體了。當騎兵衝鋒時,他們還羨慕騎兵,覺得他們也許有機會衝出城門,結果,現在不但一名騎兵也沒有衝到城門前,而且一名騎兵也沒能活下來。
他們想想都覺得後怕,如果他們也一起衝鋒的話,恐怕,現在他們也像騎兵一樣,都躺在街上,成為屍體了。
不過,不論是騎兵是戰馬都有幸運的。
一些還沒有死去的戰馬和騎兵,還在發出悲鳴和哀嚎;一些受傷還能行動的戰馬,在死去的主人身邊打轉,不時地用頭去拱主人,遲遲不肯離去。顯然,傷兵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救治,遲早也會死,有受傷還能行動的騎兵,從戰馬身下或者屍體堆裡爬起來,然後一瘸一拐地往回跑。
“砰!”在王軍步兵注視的目光中,傳來一聲清脆的槍聲,那人便像被施了定身術般停住不動了,隨即慢慢撲倒在地,再也不動了。
這對王軍簡直就是一種折磨,他們眼看著戰友在眼前被殺,卻無能無力,隻能眼睜睜地看著
外國和中國戰爭的一個不同之處,就是參戰人數不多。
17世紀,在歐洲各國之間發生的戰事,參戰的軍隊人數都不多,一般都是幾千人的規模,幾萬人的戰爭就算是規模比較大的了。例如,王軍和議會軍間爆發的一場較大戰爭,是“馬斯頓荒原之戰”,雙方分彆投入兵力18萬人和27萬人,雙方的騎兵都是7000人左右。如果按照今天這樣的打法,王軍的騎兵隻需要半個多小時,就會死光。如果步兵不投降,也隻需要一個小時就會被殺光。
在兩個小時內,18萬王軍竟然被二百多人的軍隊殺光,這將會永載史冊。不過,那也就不能稱之為戰鬥了,應該叫屠殺。
俗話說千金易得,一將難求。
騎兵死光了可以再招募,但魯珀特親王這樣的大將,卻沒有地方找去。於是,查理一世用望遠鏡,在戰場上尋找著魯珀特親王的影子。
魯珀特親王是他的侄子,內戰一開始就從荷蘭回國幫助他作戰,是他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也是他手下最得力的乾將。現在,這支騎兵部隊已經全軍覆沒了,顯然,他的侄子也凶多吉少,但他依然不死心,所以,仍然用望遠鏡在搜索其的影子。
最終,他的不甘心全都化作了震驚和悲痛。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鐵騎軍竟然如此的厲害,一個照麵下來,就將自己600多名騎兵消滅乾淨了。怎麼以前從未聽說過他們,好像從天上掉下來一樣。尤其是他們的火槍簡直是太犀利了,其射程竟然達到了四五百米之遠,而射速也如此之快,這才導致騎兵沒有衝到城門前,就全軍覆沒了。連來去如風的騎兵命運尚且如此,自己手裡僅剩的這點行動遲緩的步兵,命運就可想而知了。
其實,他還真沒把指揮議會軍的頭幾位統帥,如埃塞克斯、沃勒將軍之流放在眼裡。
埃塞克斯辦事慢條斯理、優柔寡斷,情報工作也搞得一團糟;沃勒的軍事才能,恐怕還不如他胯下的那根蠟槍頭好用。怎麼從來沒有聽說,議會軍中有鐵騎軍這樣一股強大的力量啊?早知道克倫威爾這麼厲害,就應該將其拉到自己的陣營裡來。
現在,擺在他麵前的情況極其嚴峻。
首先,雖然東城門上隻有兩三百名議會軍,但他們的火槍射程非常遠,繼續突圍隻能是毫無意義地送死;其次,據皇家衛士說,東城門外還有敵人的上千騎兵正在趕來,即使突出東城門,也會遭到議會軍騎兵的砍殺;第三,剛才斥候已經發現,在圍牆後麵還有兩三千敵人的步兵和騎兵,即使越過圍牆,也會遭到這些騎兵的圍剿;第四,自己的軍隊還被敵軍包圍在了一個甕城裡麵,周圍被20英尺高的圍牆圈起來,現在,甕城裡已經到處是大火,如果己方不投降的話,隻能變成烤鹵豬,這一招簡直是又狠又絕。
現在,王軍是打也打不過,跑也跑不掉。
就在查理一世琢磨的時候,忽然,從東城門衝進來無數騎兵,一波又一波,連大地都被震的直顫。一時間,馬蹄聲、馬嘶聲不絕於耳。這些騎兵在東城門前麵,形成了無數道人馬牆,將東城門堵得水泄不通。從他們打的白底紅色正十字旗,就知道他們是議會軍的騎兵。
查理一世知道,這應該就是剛才皇家衛士說的,城門外趕來的鐵騎軍騎兵。
此時,他已經徹底失去了衝出城門的機會,他知道自己完了。
他不禁心想早知道鐵騎軍的戰鬥力如此強大,就投降算了,也省得白白損失了一員虎將和600多名騎兵。否則,等日後有機會卷土重來的話,這員虎將和這些騎兵將是多大的一股力量啊!
他這麼想,是有原因的。
自古以來,在英國戰爭中殺俘的現象不多,這就導致了一方的勢力總能很快死灰複燃。尤其是到了近現代,隨著人權、國際法等一些權力、法律法規的出現,在戰爭中殺俘的現象就更少了。他認為自己是國王,是上帝派來統治英國的,即使被俘,議會軍也不敢把自己怎麼樣,更不會殺死他,而且,議會軍裡仍然心係王室的人也不在少數,所以,隻要等他恢複自由時登高一呼,他曾經的舊部就會群起而響應。
其實,殺俘是消滅敵方最有效的方法。
中國曆史上,秦國在統一六國的時候,與趙國進行的長平之戰,是非常著名的一次大型戰役。雙方投入的總兵力超過一百萬,曆時長達一兩年的時間,而且,幾乎將孫子兵法的三十六計都使遍了。
中國古代的禮教都反對殺俘,認為殺俘不祥,有傷天和等等,現在看,中國的文化卻存在很多問題,愚昧和腐朽的成分太多。
秦將白起是中國人中的一個另類,他將長平一戰俘虜的40萬趙軍全部坑殺,導致六國裡最強大的趙國,從此一蹶不振,從而,使秦統一六國的道路變得暢通無阻。
日本人一直是拿來主義掌握最好的人。
在日本侵華期間,日軍攻陷南京後,將30萬中民全部屠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日軍就是效仿當年秦軍坑殺趙軍俘虜,想以此來削弱中國的反抗力量和精神。
侵略者對我們都這樣了,而我們卻仍然對這些遠涉重洋、來我們國土上橫行霸道、殺人放火的侵略者,講究優待俘虜,結果,換來三千多萬同胞的慘死,是不是腦袋讓驢踢了。如果這樣能標榜自己的仁義,那你還反抗什麼,乾脆舍身飼虎得了,境界豈不更高。
戰爭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人類行為,目的就是通過殺死對方,或者削弱對方來取得勝利。
如果是自己到對方的國土上進行侵略,對俘虜或者老百姓講個人權什麼的還有情可原,但如果是侵略者遠涉重洋侵略到自己的國土上,你還對到你家來殺人放火的侵略者講究人權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那麼,你就和農夫用身體來溫暖被凍僵的蛇、東郭先生去就救狼一樣,純粹是作死。
俗話說想偷東西就要做好蹲班房的準備,想殺人就應該做好被殺的準備。
江海洋不是那些迂腐的臭,更不是那些搞政治為自己謀求光環,而至國家和民族利益於不顧的敗類。
他認為你既然想殺我,我就殺你甚至殺你全家,滅你九族,讓你絕沒有機會再恢複或者報仇。尤其是對待侵略者就更應該堅決殺光,而且如果有機會,還要殺到侵略者的國土上以牙還牙。因此,他在奄美島之戰後,將沒用的俘虜全部殺掉,即使是有用的俘虜,最後結果也是直到被累死,或者在利用完後被殺掉。在他這裡,敵人想利用俘虜玩個間諜啊!或者策個反啊!搞個什麼宣傳啊!那彆說門兒了,連窗戶都沒有。
正因為如此,他在設計擒王計劃時,已經在考慮如果王軍被俘虜的問題了。
其實,國王和奧利弗都不知道,王軍騎兵最後的拚死一搏,實際上是江海洋設計的。
明麵上看,東城門開著好像是給鐵騎軍騎兵一團留門,讓他們進入東城門將王軍堵死在甕城裡;其實,王軍一進入甕城這樣一個已經準備好的牢籠,隻要把城門一關,王軍就無論如何也飛不出去了,根本用不著多此一舉。江海洋對人性非常了解,處在查裡一世和魯珀特親王這樣高位的人,是輕易不會放棄權利的,所以,他開著東城門實際上就是故意給王軍留下突圍的希望和機會,引誘王軍冒險突圍。這樣,他就可以實現自己的目的了。
他的目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