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霸天下!
?其實,國王和奧利弗都不知道,王軍騎兵最後的拚死一搏,實際上是他設計的。
明麵上看,東城門開著,是讓鐵騎軍騎兵進入東城門,將王軍堵死在甕城裡;其實,隻要王軍進入經過精心準備的甕城,鐵騎軍把城門一關,王軍就無論如何也飛不出去了,按照江海洋原來的計劃,完全可以迫降甚至全殲王軍,根本用不著多此一舉,但江海洋卻不能這樣做。
首先,他通過後世的曆史,知道國王是個寧死不屈的強種,那樣,國王很可能因為拒絕投降,和王軍一起被燒死在甕城裡,他必須確保國王不能死掉。
其次,他了解英國內戰期間的曆史,他知道國王和王軍被俘後,肯定會交給議會軍中掌握實權的長老會來處理。王軍俘虜肯定會成為他們的爪牙,這樣,就等於無形中資助和壯大了這些人的力量,對他幫助奧利弗將來上位和實現他的後續計劃,沒有任何好處。
第三,親衛營來英國這麼久,一直都沒有經曆實戰,長此以往,親衛營的尖牙和利爪就會退化了,必須要經常的進行磨礪。而且,由於海洋銃的製造速度太慢,建設中的神銃團編製隻有800人,日後,肯定會經常遇見敵強我弱的情況,現在,正好有機會鍛煉一下,並積累一些經驗。
第四,曆史上,曾經對我國犯下累累滔天罪行的國家,首數日本,其次就是英國。英國參與的重大侵華戰爭有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但直到後世,因為我國一直孱弱導致報仇無門。雖然他不是憤青,但他是個非常愛國的人,自從上學學習曆史,就對這兩個國家刻骨仇恨,幻想著有朝一日能以牙還牙、報仇雪恨。現在有這樣好的機會,他焉能錯過。
這應該是曆史上,中國人射殺英國人最多、最痛快的一次。
第五,現在,他既然和奧利弗合作,就必須讓其認識到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的厲害,這樣,他後麵的計劃才能進行的更順利。
第六,奧利弗雖然有野心,但無非是想壯大家族光宗耀祖,至於能做到哪一步,其自己也不清楚。雖然他許諾,日後,其有可能當上英國統治者,但其並不確信肯定能實現。
現在,曆史已經被他改變,日後往哪個方向發展都有可能。
奧利弗因俘虜王軍一鳴驚人,但如果國王在背後許以高官厚祿拉攏其,其沒準就會投入國王陣營,畢竟國王的許諾比他畫的餅更實際。那他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費了,還要重新花時間和國王再合作,而英國的格局變化,也會對未來世界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所以必須防患於未然。隻要王軍突圍肯定是騎兵打頭陣,那麼騎兵肯定會被消滅,這樣,就會加深奧利弗和國王間的仇恨,從而斷絕其被國王拉攏的可能。
他對人性非常了解,處在國王這樣高位的人,輕易不會放棄權利,他開著東城門,就是故意給王軍留下突圍的希望和機會,引誘王軍冒險突圍。
綜上所述,他才故意設計了開著東城門的情節。
果不其然,王軍騎兵真的按照他的設想和布置冒險突圍,並被全殲了,雖然王軍步兵並沒有冒險突圍,但至少讓他達到了目的。至於對英國報仇雪恨,日後有的是機會,不急於一時。
如今,查理一世雖然極不願意投降,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命令自己的軍隊投降了。
大臣和王軍的步兵軍官們,也都被鐵騎軍的超強戰鬥力給驚著了,他們正擔心,國王要是拚死反抗怎麼辦呢!那不是讓自己也步騎兵的後路,挨個被射殺嗎?看來,實在不行就隻能實行兵諫了。正當這些家夥們各懷鬼胎的時候,國王做出了投降的決定,讓他們把提起來的心又放下了,他們覺得國王的決定非常英明。就這樣,剩餘的兩千多王軍步兵和國王本人,全成了鐵騎軍的俘虜。
至此,江海洋策劃的擒王計劃取得了圓滿成功。
原本,在曆史上要打四年之久,才結束的第一次英國內戰,由於江海洋的介入和一係列策劃,導致王軍的最高統帥國王被俘,所以,在開戰後不到半年就取得了重大勝利。
鐵騎軍對牛津城一直進行的嚴密封鎖,也因此而撤銷了。
王軍和國王本人被俘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以牛津城為中心迅速地向全英國擴散。得知消息的整個英國都沸騰了,在保皇黨勢力控製下的城市,也都被這個消息震驚了。因為有很多城市都像商人一樣,是投機分子,他們見國王在英國的勢力越來越大,所以,才從當初的觀望角色變成了響應者,結果,現在卻是這樣讓人意想不到的結局。於是,全英國都紛紛開始打探鐵騎軍是什麼軍隊,奧利弗又是何方神聖。
這個消息本來就是奧利弗讓人散布的,所以沒用不久,鐵騎軍和鐵騎軍司令官、國會下院議員奧利弗克倫威爾的大名,就被全英國人儘皆知,奧利弗和鐵騎軍,一下成了全英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和英雄之師。
國王和王軍投降後,剩下的就是如何處理。
奧利弗雖然在短時間內,擁有了人數眾多的鐵騎軍,並自封鐵騎軍司令官,但他並沒有為議會軍建立什麼功勳,所以,他在議會軍裡,實際上還依然是一個小小的上尉,可以說籍籍無名,他無權處理國王和王軍。目前在英國掌權的是議會中的長老會,必需將國王和王軍交給長老會來處理。
果不其然,不久奧利弗就接到了來自議會長老會的命令,將國王和王軍押往倫敦。
牛津城是個不小的城市,而且戰略位置很重要,既然已經被鐵騎軍占領,自然不能讓給彆人。戰後,江海洋就讓奧利弗在牛津城招兵買馬,將牛津城經營成鐵騎軍的第二個根據地。
數日後,在倫敦人民的熱烈歡呼下,奧利弗率領著鐵騎軍,押解著被俘虜的國王和王軍,進入首都倫敦。
親衛營、神銃隊、尖刀排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踏入英國的首都倫敦。
雖然國王投降了,但是目前在英國的北方和西方,還有大量的保皇黨勢力,所以內戰還不會馬上結束,議會軍還需要去各地逐一清剿保皇黨勢力。鑒於鐵騎軍在牛津城之戰中,勇奪牛津城、智擒國王、俘虜王軍的上佳表現,在全國人民和倫敦人民的支持和呼籲下,議會隻能認命國會下院議員奧利弗克倫威爾,成為議會軍的另一位統帥。現在,需要稱呼奧利弗為克倫威爾將軍了,他負責討伐英國西部威爾士的保皇黨勢力。
國王暫時被關押在赫姆比城堡,等待議會軍徹底消滅保皇黨勢力後再處理。
奧利弗做夢沒有想到,自己居然這麼快就成為了議會軍的一位統帥,他非常高興和激動。這一切都是拜江海洋所賜,於是他來感謝其,同時也想請教一步該如何做。
江海洋首先對奧利弗表示祝賀。
他了解曆史,曆史上奧利弗要在兩年後,才能成為議會軍的一位統帥,他知道,現在想要讓其提前上位登頂,目前有兩個阻力。一是議會中掌握實際權力的長老會,二是議會軍領兵的幾位統帥。目前,其雖然提前成為議會軍中的一路統帥,和其他幾位議會軍統帥處於平等地位,但暫時還沒有和在議會中掌握實權的長老會抗衡的資本,隻有當其成為所有議會軍統帥之首,其才能和長老會抗衡。
他和奧利弗商議後,決定奧利弗的上位計劃分兩步走。
第一步,先逐步將其他幾位議會軍統帥打倒。
具體的做法就是,讓奧利弗先在議會軍裡為自己造勢,然後在議會上批判、打擊其他幾位統帥,揭露由他們指揮的幾次戰役,導致議會軍的嚴重失利和巨大損失。指責他們不僅軍事指揮才能拙劣,而且還和國王沆瀣一氣,利用人民賦予他們的武力,去達到個人目的。這樣,就會使他們在聲望上蒙羞,逐漸地喪失領導地位,日後,他們就沒有了和奧利弗競爭議會軍最高統帥的資本,為將來其上位奠定基礎。
第二步,取締長老會對議會的控製權。
長老會其實和國王也是一夥的,現在,隻不過是因為利益而暫時發生矛盾,長老會才投靠議會軍陣營,並竊取了最高領導權。想要對付他們,就隻有揭穿他們的真麵目。
江海洋知道在曆史上,英國第一次內戰結束查理一世被抓後,就是被長老會私下放跑,才導致英國第二次內戰爆發。想要對付長老會,就要等待長老會繼續去犯這個必然會犯的錯誤,然後,才能掌握他們的犯罪證據。這樣就可以在合適的時機,用來作為攻擊他們的致命武器。
目前,奧利弗首先要做的是打擊競爭者,打造自己和鐵騎軍的威名和實力,為將來上位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