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滇雲深處的陰影_永樂大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永樂大帝 > 第14章 滇雲深處的陰影

第14章 滇雲深處的陰影(1 / 1)

永樂十四年的冬夜,北京城乾清宮內的地龍燒得暖烘烘的,卻驅不散朱棣眉宇間的一絲凝重。他放下手中那份來自雲南的、措辭恭謹卻內容空泛的奏報,輕輕揉了揉眉心。奏報是黔國公沐晟所上,無非是雲南風調雨順、邊陲安寧、士民擁戴的套話,對於朝廷再三詢問的“清丈田畝進度”與“礦山整頓事宜”,隻以“雲南地情複雜,正在穩步推進”一語輕輕帶過。

“穩步推進?”朱棣嗤笑一聲,將奏報遞給侍立在側的太子朱高熾,“熾兒,你看看,沐晟跟朕打起太極來了。”

朱高熾接過奏報,仔細看完,肥胖的臉上也露出深思之色。他如今監國理政已愈發純熟,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份奏報背後的不尋常。“父皇,沐公鎮守雲南多年,功勳卓著,向來忠心耿耿。隻是……這清丈田畝、礦山國有乃朝廷既定國策,各省皆已初見成效,唯獨雲南進展遲緩,確實令人費解。”

“忠心?”朱棣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大明混一圖》前,目光銳利地掃過西南角那片層巒疊嶂的區域,“沐英沐晟之父)與朕,是過命的交情!當年一起打天下,他替朕守著這大明的南大門,朕自然是放心的。沐晟這小子,也是朕看著長大的,能力不俗,將他放在雲南,本是朕最放心的一步棋。”

他的手指重重地點在雲南的位置上,話鋒卻陡然一轉:“但熾兒,你要記住,這世上最靠不住的,就是人心!尤其是手握重兵、久鎮一方的封疆大吏之心!沐家在雲南多少年了?從洪武朝到現在,快五十年了!五十年啊!足以讓一棵小苗長成參天大樹,盤根錯節!”

朱高熾心中一凜,他知道父皇要說的重點來了。他恭敬地道:“兒臣愚鈍,請父皇明示。”

朱棣轉過身,燭光映照著他飽經風霜卻依舊威嚴的麵龐:“你以為朕當年靖難成功,手握橫掃漠北的精銳之師,為何不趁機對雲南來個徹底的‘改土歸流’,把沐家的權柄收歸中央?”

這正是朱高熾心中長久以來的疑問。以父皇的雄才大略和當時如日中天的軍威,若想動雲南,並非難事。

朱棣歎了口氣,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追憶:“原因有三。其一,祖製與情分。沐英是父皇朱元璋)的義子,是我的兄弟。沐家世代忠良,無顯過錯,朕若強行削其權柄,天下勳貴如何看?豈不寒了功臣之心?此非明君所為。”

“其二,穩定壓倒一切。朕登基之初,天下初定,北元殘餘未清,需要雲南這個戰略後方保持絕對穩定。沐家在那裡,能鎮住場麵,震懾周邊土司和不臣之心。動雲南,風險太大。”

“其三,”朱棣的聲音低沉下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無奈,“也是最關鍵的,當時的雲南,離不開沐家!沐家經營數十年,上至文武官員,下至土司頭人,皆唯沐家馬首是瞻。朝廷派去的流官,若得不到沐家的支持,根本寸步難行!強行換人,隻會導致雲南大亂,給外敵可乘之機。”

朱高熾恍然大悟:“所以父皇當時是投鼠忌器,隻能繼續倚重沐家,甚至加以籠絡,以換取西南的穩定。”

“不錯!”朱棣讚許地點點頭,“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北元已不足為慮,漠南、西域、東北乃至西南土司皆已平定,帝國如日中天!新政推行全國,豈能獨容雲南成為一個法外之地?沐晟這份奏報,看似恭順,實則是在用‘拖’字訣,維護他沐家在雲南的獨立王國!”

朱棣的目光變得冰冷:“熾兒,你如今監國,這件事,朕交給你去辦。沐家這顆棋子,到了該動一動的時候了。但要記住,處理沐家,不能像處理播州楊氏那樣簡單粗暴。要用巧勁,要讓他沐晟有苦說不出,要讓天下人看著,是朝廷仁至義儘,是他沐家自己跟不上時代!”

與此同時,數千裡外的昆明,黔國公府。

府邸巍峨,絲毫不遜於親王規製。書房內,炭火盆燒得正旺,黔國公沐晟卻感到一絲寒意。他年約五旬,麵容儒雅,但眉宇間積威已久,自有不怒自威的氣度。他麵前站著他的心腹,雲南都指揮使張榮。

“國公爺,朝廷又來催問清丈田畝和礦山的事了。這次是太子殿下親自下的教令,語氣……比以往更重了些。”張榮低聲稟報,臉上帶著憂色。

沐晟輕輕“嗯”了一聲,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紫檀木桌麵。他何嘗不知朝廷的意圖?所謂清丈田畝,清的是誰家的田?大半是依附於沐家的軍屯、勳莊和投獻田畝!所謂礦山國有,收的是誰家的礦?雲南最大的幾處銅礦、銀礦,背後都有沐家的乾股!

“下麵的人,反應如何?”沐晟淡淡地問。

張榮苦笑一下:“國公爺,您知道的,各位指揮、千戶,還有那些土司頭人,都指望著這些田畝礦產過日子。朝廷這麼一搞,等於斷了大家的財路。不少人都在抱怨,說……說朝廷的手伸得太長了,這雲南要不是沐家鎮著,早就亂了套了,如今倒要來卸磨殺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沐晟閉上眼,心中波瀾起伏。他沐家自父親沐英開始,世代鎮守雲南,平息叛亂,開發邊疆,安撫土司,使得雲南從元末的混亂中恢複生機,成為大明穩固的西南屏障。朝廷的糧餉時有拖欠,雲南的軍政開支,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這些“灰色收入”來維持。如今朝廷一紙命令就要收走,讓他如何向追隨沐家多年的部下交代?讓沐家這偌大的府邸,龐大的家族,日後如何維係體麵?

他想起父親臨終前的囑托:“晟兒,沐家與國同休,忠字當頭!但也要記住,守好雲南,就是守好沐家的根基……”

忠字當頭,根基亦重要。如今,這“忠”與“根基”似乎產生了矛盾。朝廷的新政,像一把無形的刀,正在一點點切割沐家在雲南的根基。

“告訴下麵的人,”沐晟睜開眼,眼中閃過一絲決斷,“朝廷的法度,自然要遵從。但雲南情況特殊,土司眾多,關係複雜,凡事不可操切。清丈田畝、整頓礦山,要‘仔細勘核’,‘循序漸進’,務必以‘穩定’為第一要務,明白嗎?”

張榮心領神會:“卑職明白!就是要‘拖’,既要做出姿態,又不能真讓朝廷的人動了咱們的根基。”

“去吧。”沐晟揮揮手,疲憊地靠在椅背上。他知道這是在玩火,但沐家數十年的經營,豈能輕易拱手讓人?他隻希望,遠在北京的皇帝和太子,能夠體諒他沐家的難處,適可而止。

北京,文華殿內。

朱高熾正在聽取剛從雲南秘密回京的東廠掌刑千戶的稟報。

“殿下,雲南官場,可謂鐵板一塊。大小官員升遷調任,若無黔國公府點頭,吏部的文書幾乎就是一紙空文。民間甚至有諺雲:‘雲南的天,是沐家的天;雲南的法,是黔國公的話’。”

“朝廷派去推行新政的禦史,在昆明尚且還好,一旦到了地方,便被各種理由搪塞、拖延。不是土司鬨事,就是山路難行,或者賬目不清需要反複核對。下麵那些知縣、巡檢,表麵恭敬,實則陽奉陰違,事事都要先請示沐家的門生故舊。”

朱高熾麵無表情地聽著,手指在案上一份名單上劃過,上麵列滿了雲南各級官員的名字,後麵大多標注著與沐家的關係——“門生”、“姻親”、“舊部”。

“沐公本人呢?可有不滿朝廷的言論?”朱高熾問。

“回殿下,黔國公本人深居簡出,言行謹慎,從未有不臣之語。甚至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要效忠陛下和殿下。但是……”千戶頓了頓,“正因其態度曖昧,下麵的人才敢如此肆無忌憚地阻撓新政。所有人都看著沐家的態度行事。”

朱高熾讓千戶退下,獨自在殿內沉思。父皇的話言猶在耳。沐家確實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不能強攻,隻能智取。

他走到地圖前,凝視著雲南。沐家就像一棵深深紮根於紅土地上的巨樹,枝葉繁茂,蔭蔽四方。強行砍伐,必然傷及樹下的花草雲南的穩定)。最好的辦法,是慢慢鬆動土壤,剪除過於茂盛的枝椏,讓陽光朝廷的王化)能夠透下來,最終讓這棵大樹自然地融入整片森林,或者……在失去滋養後枯萎。

一個初步的計劃,在他心中漸漸成型。或許,可以從那些對沐家並非鐵板一塊的土司入手?或許,可以借提升雲南戰略地位之名,增派一些完全忠於朝廷的文武官員?或許,可以找個由頭,宣沐晟之子入京“陪伴太子讀書”,實為質子?

朱高熾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這是一盤需要極大耐心和精妙手腕的棋局,對手是一個同樣老謀深算的功勳世家。但他彆無選擇,為了大明帝國的徹底統一和政令暢通,雲南這道難關,必須邁過去。

他提起筆,開始起草一份給沐晟的回信,信中充滿了對沐家功績的褒獎和對雲南困難的“體諒”,但字裡行間,也subty透露出朝廷推行新政的堅定決心。

這封信,將是投向滇雲深處那棵巨樹的第一鍬土。一場不見硝煙,卻關乎帝國根本的最高級彆政治博弈,悄然拉開了序幕。而遠在昆明的沐晟,在收到這封太子的親筆信後,又會做出怎樣的抉擇?雲南的天空,開始積聚起無形的風雲。

喜歡永樂大帝請大家收藏:()永樂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出口成真!對照綜藝女配發瘋爆紅 玄門小相師:從街頭到淩霄 彆慌,對麵主角是我閨蜜 太上忘情記 惡毒女修嬌又軟,反派大佬頂不住 穿成冷宮棄妃,我在後宮開小賣部 黑道風雲:我的京城姐姐 全世界覺醒者都聽著:老子是災厄 穿回九零,助力媽媽星途璀璨 結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漢就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