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十六年的春天,當北京城內的國會正在熱議改土歸流的成果時,遠在千裡之外的西域,一場新的較量正在悄然展開。
哈密衛的城牆上,新任西域經略使楊榮舉著望遠鏡,眺望著西邊廣袤的戈壁。這位以乾練著稱的文官,如今肩負著將大明勢力真正紮根西域的重任。
"經略大人,"副將指著遠處隱約可見的商隊,"這個月已經是第三支被劫的商隊了。都是剛出哈密不久,就在魔鬼城一帶失蹤。"
楊榮放下望遠鏡,眉頭緊鎖:"查到是什麼人乾的了嗎?"
"手法很老練,現場除了幾具商隊護衛的屍體,什麼線索都沒留下。"副將壓低聲音,"但當地人都說,看到過黑衣騎兵,馬鞍上的紋飾......像是帖木兒帝國的人。"
這時,一名驛卒急匆匆跑上城牆:"大人,蘭州轉來的急報!"
楊榮展開密信,臉色頓時凝重起來。信是內閣直接發來的,通報了兩個重要消息:一是朱允炆在徐輝祖輔佐下,已在印度北部建立"天順王朝",近期連續擊敗帖木兒帝國東部駐軍;二是帖木兒帝國為此正在調整戰略,意圖在西域擴張勢力作為補償。
"果然如此......"楊榮喃喃自語。他立即下令:"傳令各衛所,加強戒備。另外,請哈密王速來議事。"
哈密王府內,年邁的哈密王額敏憂心忡忡。
"經略大人,帖木兒人這是要報複啊。"額敏歎氣道,"自從天順朝在印度連勝,西域這邊的壓力就越來越大。"
楊榮點頭:"所以朝廷才要加速推行改土歸流。隻有將西域真正納入大明版圖,才能有效抵禦外敵。"
"可是......"額敏欲言又止,"西域不比西南,這裡部族眾多,還有不少蒙古部落。若是強行改流,隻怕......"
"王爺放心,"楊榮成竹在胸,"朝廷這次準備了三樣法寶:屯田、修路、辦學。"
他詳細解釋道:"已在玉門關外規劃軍屯十處,可安置流民三萬;從肅州到哈密的驛道下月就能通車;另外,第一批三十名教習已經抵達哈密,蒙學堂下月就能開學。"
額敏聞言稍稍安心,但還是提醒道:"經略大人切莫大意。西域最大的部落首領阿卜杜拉,最近和帖木兒使者走得很近。"
就在楊榮積極布局的同時,西邊五百裡外的吐魯番,一場密談正在進行。
吐魯番首領阿卜杜拉的府邸內,帖木兒帝國特使米爾紮正在展示帶來的禮物:精美的波斯地毯、鑲嵌寶石的彎刀、還有一箱箱沉甸甸的金幣。
"尊敬的阿卜杜拉首領,"米爾紮用熟練的蒙古語說,"大明皇帝正在一步步蠶食你們的土地。改土歸流之後,你們這些首領還能保住現在的地位嗎?"
阿卜杜拉把玩著手中的寶石,沉默不語。
"我們大汗願意支持您統一西域各部,"米爾紮繼續誘惑,"武器、金幣要多少有多少。隻要您能牽製住明軍,讓他們的改土歸流進行不下去。"
這時,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探子進來稟報:"首領,明軍在哈密以東開始屯田了!還聽說要在各地設立官府......"
阿卜杜拉猛地站起身,對米爾紮說:"回去告訴你們大汗,我同意了。"
一個月後,哈密城外的屯田點。
來自甘肅的移民正在開墾荒地。這些大多是受災的農民,聽說西域分田免稅,便舉家遷來。
"老王,你看這土多肥啊!"一個年輕農夫抓起一把黑土,"聽說種下去就能活!"
被稱作老王的漢子擦著汗:"朝廷給種子給農具,還免三年賦稅,這樣的好事上哪找去!"
突然,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一隊黑衣騎兵如旋風般衝來,見人就砍,見屋就燒。
"是馬賊!快跑啊!"
屯田點頓時亂作一團。等附近的明軍趕到時,暴徒早已遠去,隻留下滿地狼藉和幾十具屍體。
消息傳到哈密,楊榮勃然大怒:"查!一定要查清楚是什麼人乾的!"
三天後,線索指向了阿卜杜拉。
"經略大人,"斥候回報,"我們在現場找到了這個。"
那是一枚銀質腰牌,上麵刻著阿卜杜拉部落的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