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彩的還是步炮協同演練。明軍以炮兵覆蓋開路,火槍兵交替推進,騎兵在兩翼遊弋策應。各兵種配合得天衣無縫,仿佛一架精密的戰爭機器。
"這才叫打仗啊。"徐輝祖不禁感歎,"我們以前確實是在蠻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個月後,反攻的時機終於成熟。
在德裡以南的廣袤平原上,明印聯軍與帖木兒主力展開決戰。清晨的薄霧中,明軍的炮兵陣地率先發出怒吼。
五十門洪武大炮同時開火,炮彈劃破長空,如同死神的鐮刀般落在敵軍陣中。帖木兒引以為傲的戰象部隊首當其衝,在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四散奔逃。
"全軍出擊!"徐輝祖長劍直指前方。
這一次,天順朝軍隊的進攻井然有序。在明軍炮火的精準掩護下,步兵方陣穩步推進。每當帖木兒騎兵試圖包抄時,就會遭到明軍火炮的集中打擊。
"保持陣型!不要冒進!"明軍教官在陣中來回奔馳,不斷調整著進攻節奏。
戰鬥進行到正午,帖木兒軍隊已經開始潰敗。明軍的兩翼騎兵適時出擊,徹底切斷了敵軍的退路。
"報——前鋒已抵達印度河北岸!"
"報——敵軍主力開始潰散!"
捷報一個接一個傳來,徐輝祖激動得熱淚盈眶。收複德裡近在眼前,天順朝的榮光即將重現。
然而就在這時,陳懋突然下達了令人費解的命令:
"停止前進,就地防守。"
"為什麼?"徐輝祖快馬加鞭趕到中軍大帳,"現在正是收複都城的最佳時機!"
陳懋麵無表情地指著地圖:"我軍接到的命令,是幫助貴國恢複戰前疆域。現在任務已經完成。"
"可是德裡就在眼前!"徐輝祖幾乎是在懇求,"隻要再給我們三天時間......"
"不行。"陳懋斷然拒絕,"過度的擴張隻會帶來更大的麻煩。守住現有的疆域,對貴國才是最好的選擇。"
消息傳回古裡,舉國嘩然。
"明軍這是什麼意思?"朱允炆在朝會上大發雷霆,"眼看就要收複德裡了,他們卻說走就走?"
齊泰苦笑著出列:"陛下還不明白嗎?大明既要我們牽製帖木兒,又不想讓我們真正強大起來。"
方孝孺更是直言不諱:"這就是驅狼吞虎之計!大明從來就沒安好心!"
前線的將士們更是群情激憤。一名滿臉硝煙的將領闖進大帳:
"大將軍!我們死了這麼多弟兄,眼看就要勝利了,明軍卻說撤就撤?"
"沒有他們的火炮支援,我們怎麼守得住新收複的疆土?"
徐輝祖望著遠去的明軍隊列,拳頭握得發白。他何嘗不知道將士們的委屈,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傳令各軍......"他艱難地開口,"停止前進,轉入防禦。"
"大將軍!"
"執行命令!"
看著明軍井然有序地撤退,天順朝將士雖然滿心不甘,卻也無能為力。沒有明軍的火炮支援,他們根本無力單獨對抗帖木兒大軍。
當最後一麵日月龍旗消失在遠方時,徐輝祖不禁發出一聲長歎:"這就是弱國的悲哀啊......"
在古裡皇宮,朱允炆終於認清了現實。他在日記中沉重地寫道:
"今日方知,求人不如求己。大明可以給我們一時的援助,卻給不了永久的強大。天順朝的未來,終究要靠自己......"
而此時已經登船返航的陳懋,正在向朱高熾寫密報:
"......已按計劃完成援印事宜。天順朝實力得以保存,足以繼續牽製帖木兒帝國,又不足以威脅大明利益。西域方麵,楊榮將軍的佯動也十分成功......"
海風獵獵,吹動著船上的日月龍旗。這場精心設計的援助行動,讓大明以最小的代價,實現了最大的戰略目標。而在他們身後,天順朝的將士們隻能眼睜睜看著德裡近在咫尺,卻再也無力前進半步。
喜歡永樂大帝請大家收藏:()永樂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