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醫生下海!
“這個還得從春秋晉國,說起。
當年晉獻公上位的時候,他就想著把晉國帶領到新的高度,於是他就發奮努力,可惜呢?
那個時代的生產水平有限,特彆是打仗。
你想啊,這天下大事,所謂兵事,那個不是糧草先行。
但是那個時候的運輸,主要是馬車、騾車,最多就是人來扛,能解決什麼問題?
有一天,有一個大臣去找他商量事情的時候,就把妻子做的那個燒餅給帶上了。
因為他早上還沒有來得及吃完,就揣在身上,等到回來的時候再吃。
那知道呢?
他們正商量這個打仗糧草運輸的時候,他那個激動,一不小心把他的那個燒餅給抖落了。
掉在地上,那叫一個尷尬啊。
所有大臣們都笑話他,吃的是什麼啊?
還帶著來上朝。
可是晉獻公眼睛一亮,就問他是怎麼做的。
他哪裡知道,就說是他老婆子給做的。
於是在追問之下,知道了怎麼做的。
那晉獻公一下跳了起來,這糧草問題不就解決了。
這糧食不好運,就把它做成燒餅,這樣還利於攜帶。
把糧食分散開來。
包括我們在臨汾吃的火燒,也估計是這麼來的。
不過後來,他也沒有完成他所謂的霸業,暴病而亡,等到他的子孫,晉文公上台之後,倒是開疆拓土踐土會盟到稱霸縱橫中原,九合諸侯,成就了百年霸業。
這就還真少不了這晉獻公的燒餅“給養”、“火燒”烙作。
這也為以後的戰爭糧草的運輸儲存了很好的先例。”
“哦原來還真有曆史啊。
我還以為是誰家餓了,想出來的吃法呢?”
老萬說道。
“我覺得吧,這各地的美食,還真是不一般,我們一路享受了。
就要回報當地。
這樣吧,我們要不要去,幫幫這襄汾的百姓呢?
好歹我們也吃了他們好吃的燒餅了。”
“幫忙,那肯定沒有問題。
隻是”
薛同誌說道
“隻是我們幫什麼啊?”
其他人也跟著點點頭。
你這是哪一出,不會又惹事兒了吧。
“當然是幫大家,也是幫我們自己啊。
那群人
杜先生帶來的人可都是些亡命之徒啊,有些逃出來了,我們不及時阻止,或者幫忙逮捕的話。
這會給當地的百姓造成很大的問題。”
“不會”
“肯定了,你問薛同誌和小英子
他們那邊是不是有多少人走散了。
我們至少要幫著他們團聚不是。”
“對。”
老許也意氣風發般站了起來。
“對個錘子趕緊吃了,然後打包二十個燒餅,不然有些人還餓著肚子呢?”
“哦好。。”
“不對這二十個還不夠,得五十多個吧。”
“你乾脆把人家攤子給包了得了,這麼多。”
“好了你慢點吃,吃完記得打包過來,我們在那邊汾河碼頭等你。”
“好你們先去。”
老許此刻看著這燒餅就邁不開腿了。
。。
“大哥,我們這是走到哪裡了?”
“我也不知道啊?
跟著河走吧。”
劉漢弟抬頭看了看天,火熱的太陽透過高大的樹木射了過來。
煞是刺眼。
都天亮了啊。
走了一夜了,也不知道這裡到底是一下午一夜了。
不知道到底走到哪裡?
或者說,不知道去哪裡?
反正就往前走。
渴了就喝點露水,餓了,就逮著什麼吃什麼?
哪怕是樹葉也要薅一把來嚼著。
這還不如所裡好呢?
隻要他們不讓我們吃花生米。
此時的自由,在沒有物質基礎上,就如同清晨的露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