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地三丈!
間屋子,臨街的一處民居就這樣改成了招待所,看是簡陋了一些,但是老板家幾口子都還親和,到了飯點,連同我和大寶的份也給下了鍋。
我瞧著羊盤纏賣相不錯,拿起吃了兩口,肚子確實餓了,雜湯還沒涼夠也跟著灌了些,就沒差把嘴巴燙幾個水泡子。
“慢些吃,小心燙口。”老板娘說著,小屁孩看了也是哈哈笑了兩句。
墊了點底,我這說話中氣也才揚了些起來“真不是我說,這銀川怎麼的也是個市,可打下車過來,我就沒見著幾個能吃上口飽飯的地方。”
老板伸手給我遞了段大蔥,說“你們外鄉來的不曉得,這銀川啊,各種原因,經濟生活水平都是沒跟上,街麵上沒什麼生意人,你們要是再晚到一會,我這門麵都要打烊。”
老板娘抱著小屁孩喂食,抽出空和我們嘮嘮“你們兄弟奔這做什麼來的呢?”
好在這類答案我們事先都是準備了,見老板娘一問話,我也沒多想,回說“聽人說這銀川是古代的一個都城,有許多藝術瑰寶,也就是瞎晃悠見識來著。”
老板聽了,問道“兄弟說的可是西夏?”
銀川不是山裡,可畢竟條件也沒有多好,聽人說學堂都還沒幾座,上了三幾十歲的這些人,鬥大的字多數不識半個,倒是沒想到原來這老板還知曉些根由。
我說“對,就是那個王朝,老哥你知道?”
這時候老板嗬嗬了兩聲,看著眼神有些奸,說“我瞧出你們乾麼來的了。”
這話出口,大寶那邊一口菜沒咽下去,差些就給噴桌上,我的心臟也是加速了兩下,這怎的就知道我們做的是什麼了,難不成哪裡給瞧出了破綻。
老板見我們一時緊張成這樣,冗著臉,苦笑說“旅什麼遊,你們也是來尋寶的哦,我說就這疙瘩城市,哪會有人旅遊,像你們這樣的,大多都是來尋寶探險的,緊張個甚。”
“這不外邊都叫咋這銀川為探險樂園麼。”
我呆滯了有兩三秒,心想原來老板娘一家指的是這,鬆了口氣,當下賠笑,口中不忘說道“初來麼,人生地不熟的,怕犯了當地忌諱。”
老板這才說“哪還有什麼忌諱,那古代王朝滅了多少年,銀川都快找不出些痕跡了,隻剩下城中一座古老的南城牆子。”
吃足了,和老板一家又閒聊了一會,我才知道,這兩年新興西夏學,不少年輕人自己組成探險隊來這銀川尋寶,隻是大多無功而返。
擇了些話題,又夾雜著問了些無關緊要的,大概的對眼前的城市摸了些根本。第二天一早,便是收拾了些東西出門踩盤子。銀川雖然還留有一古跡,說是宮城邊牆,但這不緊要,我們要找的,那在地下,因此早早的借著些牧民的車馬出了城,尋那陰宅風水。
銀川外郊不小,許多處還是戈壁灘,身邊少了九爺爺指點,相形起來頗費了些時間,好在祖宗留下的技藝都是事無巨細的說明,也不至於我在這偌大的土地上迷了蹤影。
原先看過那圖錄,中國分為三大龍,這銀川開外,賀蘭山當得主山,屬北龍,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照著看這西夏皇陵就得在賀蘭山腳,那裡風水坐山有力,來龍去脈清晰,背依賀蘭山,南臨黃河,算得上一處陰宅吉地,不過具體如何,還得上了腳才能詳究。
牧民聽我說要去賀蘭山腳,有彆與他放牧的場所,拒絕了幾次。也就是錢打得通路子,這些牧民都是為了糊口,家裡的羊群關乎著生計,可說到底都是為了錢,我抽出幾張大鈔,這才讓他心甘情願的驅著羊群帶上了路。
路程不短,老牧民手中鞭子抽搭著,嘴裡問“娃娃,那處荒涼,沒什麼人煙,就一連串土疙瘩,到那做甚。”
土疙瘩?這些老牧民放了幾十年牧畜,銀川附近的地形閉上眼他們都能畫上一遍。雖說賀蘭山離著這草場遠,可也去過不少次。對於那裡的環境,自然也不陌生。
大寶聽了,挨到我旁邊,說“封土堆?聽著怎麼不對,西夏怎麼說也是一王國,這建封土堆不是招賊惦記麼。”
我說“你這話我怎麼聽著彆扭,什麼叫招賊惦記。”
二十公裡來路,顛簸著也就到了。賺了錢,可牧民手裡的羊群還是得吃草,找了不遠一處,牧民放下我們就趕著羊群喂食去了,約定好一會還來原地接我們進城。
腳下踩的就是那土疙瘩一片的區域。遠處看著,密密麻麻有不少。看風水是錯不了,可這一堆堆疊起老高的黃土,究竟是怎麼個回事。
找了處高地,俯瞰而下,地形麵貌這才清晰了許多。小的就不說了,可這大到出眾的土堆有九座,從邊上一些殘簷斷壁判斷。這九座大土堆邊上都環繞著宮城。鵲台,獻殿一類的殘存。是地上陵寢的建築不錯。
我和大寶往腳下近的一處走去,淺土層裡露著不少刻字的石塊。尋了兩塊完整的,卻也沒認出個寫的是什麼。
聞得大寶一聲叫喚,我這才看到他已去到了大土堆邊緣。
見我走近了,大寶說“娘的,真招人惦記了,你看這西夏王腦袋也夠不好使,弄這麼大個封土,現下好了,盜洞打得跟馬蜂窩一樣,裡頭還能有好。”
土堆是夯土壘的,每一層又有外簷,看著不像是尋常陵墓封土,那高度,要是說塔還能形象一點。地上,土堆上,隨處可見瓦當,我撿起一塊,抹去外層的土石,依稀能瞧見些殘色花紋。圍著繞了一圈,土堆側處打了大大小小的洞口不下幾十個,看形態,幾乎都是出自洛陽鏟。有些洞口上,還擱著死人骨頭。
大寶臉色擔憂,說“這可怎麼好,這九座土堆子怕是都被同行開了門路,濾坑?還能找到我們要的東西也難。”
“你說什麼,再說一遍。”我問得有些急。
大寶一臉茫然,又是重複一遍“濾坑?還能找到我們要的東西也難”
“不對,在上一句。”我說。
大寶看我咋咋呼呼的,回想了下,說“九座土堆子被同行開了門路。”
西夏十個君王,但為什麼隻有九座宮城,九座土堆子,也就是還得缺上一座。我重新爬上了高地,把附近的地形又劃分了一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卻始終沒有找到第十座大土堆的蹤影和痕跡。
大寶見我質疑,卻是眼露竊喜,僥幸道“對啊,那資料裡說西夏得有十個皇帝。會不會沒有葬在這處的,恰好還是我們要找的夏末帝李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