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萬疆!
第一百二十一章講故事
等到虎爺打完太極拳,就趕緊走了過來坐下和趙崢嶸聊天,兩個人從當前的時局,聊到打虎山未來的發展方向。
隻聽趙崢嶸一邊喝茶一邊問道,虎爺你對現在打虎山,還有什麼長遠的打算嗎,坐山尊虎爺聽見趙崢嶸這麼說,剛才還笑嗬嗬的臉上突然嚴肅起來了。
隻見他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然後眼前看向對麵的飛來峰,然後開口說道,趙兄弟實不相瞞,當前的打虎山可以說是危機四伏,險象環生。
如今日本人占了河北,周圍的縣城儘數落到他們的手裡,雖說打虎山仗著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日本人還不敢輕易來招惹我們。
但是在這種環境下打虎山,被攻破隻是時間上的問題,主要是現在日本人忙著還國軍打仗,後方兵力空虛,而且偽軍一時間還不可能形成戰鬥力,他們才沒有行動。
但是咱們中國有句老話,這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現在的打虎山就在山海關附近,原本戰略位置不重要,可是隨著戰事的發展,這裡卻成了敵人的咽喉之地。
如今對於日本人來說打虎山,倒是成了一塊雞肋,我又和日本人勢不兩立,日本人一時間又騰不出手來對付我,現在的日本人對打虎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如癰在背勢必成患,不把打虎山搬到,他日本人睡的著覺才怪。
趙兄弟我心裡清楚的很,一旦日本人緩過勁來,在河北這個地麵上,他第一個就要對付我的打虎山,隻要派重兵封鎖山寨,在切斷外援的情況下,一年半載之後,這裡就算是防守的固若金湯,打虎山也會不攻自破土崩瓦解。
趙崢嶸認真的聽著虎爺,對山寨將來時局的分析,可以說是一針見血,拳拳到肉,入木三分,但是他卻沒有考慮到一種情況,就是在高壓之下人心思變,要是山寨裡麵的人內訌了,日本人不就省的排兵布陣,耗費錢糧興師動眾了嗎。
想到這裡趙崢嶸像是開玩笑一樣說道,虎爺你覺得現在山寨裡的兄弟們,有沒有豫讓那樣士為知己者死的氣概,您又比齊王田橫如何呢。
趙崢嶸在虎爺麵前用了兩個典故,來為下麵的話做鋪墊,因為趙崢嶸明白和打虎山上的人比起來,自己也是一個外人。
甚至自己還不如小夥計,和打虎山的關係密切,所以小夥計那句疏不間親,也同樣對自己實用。
接著趙崢嶸又借用了《戰國策》裡麵,豫讓的故事來解釋給虎爺聽。
豫讓,始事範中行氏而不說,去而投奔知伯,知伯非常欣賞他。
後來三家分知氏,趙襄子最恨知伯,將其頭做成飲器。
豫讓逃進山中說到,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甘願為賞識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獻身。
豫讓是智氏的家臣,晉國趙氏聯合韓氏、魏氏在晉陽打敗智氏,智氏宗主智伯瑤被殺。
豫讓為報答智伯瑤知遇之恩,趴在橋下、吞炭漆身多次行刺趙襄子不成,乃變姓名,為刑人,入宮打掃廁所,準備行刺趙襄子。
趙襄子如廁,突然覺得心緒不寧,就抓住打掃廁所的人審問,這才發現是豫讓,一審問原來是想為主人報仇,左右要殺他。
趙襄子說,彼義士也,我躲著他就是了。
知伯已死,又沒有後人無,做臣子的要為他報仇賢人也,就命令士卒放了他。
豫讓又漆身為厲,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識,曰,狀貌不似吾夫,其音何類吾夫之甚也。
又吞炭為啞,變其音。
朋友勸道,這個法子很難成功,以你的才乾去輔佐襄子,必定能得到重用,到時候再下手報仇必定成功。
豫讓乃笑曰,正所謂忠臣不事二主,我的願望就是殺了他。
吾所為難,亦將以愧天下後世人臣懷二心者。
一日襄子出門,豫讓伏橋下,襄子至橋而馬驚,襄子說,此必豫讓使人問之,果然是他。
於是趙襄子問豫讓,你不也做過範中行氏家臣嗎?
知伯滅了範中行氏,子不為報仇,反委質事知伯。
如今知伯已死,你為何單單為他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