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讓說,臣事範中行氏,範中行氏以眾人遇臣,臣故眾人報之,知伯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
襄子感歎的說道,豫讓侍知伯,美名已成,寡人在此當成其名無憾了。
襄子不舍豫讓讓兵卒把他圍起來,豫讓說,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義,忠臣不愛死以成名,你今天放了我,也已經成就了你的名聲了。
今日之事,臣故伏誅,然願請君之衣而擊之,雖死不恨。
於是襄子脫去身上的衣服交給豫,豫讓拔劍三躍,可報答知伯知遇之恩矣,遂伏劍自刎。
等到虎爺聽完關於豫讓的典故以後,非常感歎的說道,這個豫讓真是一個忠義之人,在我的打虎山上可是沒有,這樣重情重義的漢子。
接著趙崢嶸又講了齊王田橫的故事。
秦末亂世,各路豪強紛紛揭竿而起,逐鹿天下,田儋自立為齊王,秦國大將章邯出兵征討,殺死了田儋。
堂弟田榮擁立田儋的兒子田市為齊王,自任丞相,弟弟田橫為大將,平定了齊地。
項羽滅秦,平定天下之後,大封諸侯,讓田市做膠東王,立齊國大將田都為齊王,立田安為濟北王。
田榮因為當時不聽從項羽的將令,不肯出兵,因此不得封王,田榮非常怨恨項羽,剛好趙國的陳餘也沒有封王,田榮就和陳餘起兵造反,阻止田市去膠東,又出兵攻打項羽。
田都打不過田榮,逃亡到了楚國田市害怕強大的項羽,不敢違背項羽的封賞,趁田榮不注意,跑到膠東去做他的膠東王。
這一來田榮大怒,派兵追殺了田市,又攻打濟北王田安,並殺了田安田榮自立為齊王,項羽大怒,起兵伐齊,田榮不是項羽的對手,兵敗被殺。
項羽把齊國的城郭全燒了,所到之處,大肆屠殺,這一來齊國人不乾了,紛紛起來造反,田橫眾望所歸,聚集了數萬人,反擊項羽。
劉邦一看有機可乘,就攻打楚國,項羽無法兼顧,隻好放田橫一馬,回兵與劉邦作戰。
田橫立田榮的兒子田廣為齊王,自己擔任丞相,國事都出於田橫之手。
三年後,劉邦派酈食其出使齊國,遊說田廣和田橫,要他們歸順漢朝,一邊派大將韓信率兵攻打齊國,以備田廣和田橫不同意歸順時發動進攻。
田橫眼看劉邦勢力強大,於是解除了齊國在邊防守備,向漢朝示好。
誰知韓信出爾反爾,向毫無防備的曆下發動突然襲擊,並乘勝追擊,占領了齊國的都城臨淄。
田橫大怒,以為酈食其欺騙了自己,立刻把酈食其下鍋煮了。
一年後,劉邦打敗項羽,田橫走投無路,帶著500多名部下,待在海中的一座小島上。
劉邦心想,田橫兄弟在齊國根基牢固,現在不斬草除根,等田橫在島上做大要釀成大亂,於是派使召他入朝做官。
田橫辭道,我要接詔令,就要和酈食其的弟弟酈商同朝為官,我卻把他哥哥下鍋煮了,我害怕酈商跟我為難,因此不敢奉詔,請陛下允許我以老百姓的身份,一輩子待在這個海島上吧。
劉邦下詔說,田橫入朝誰要敢動他,和他的隨從一根汗毛,立刻滅族,田橫被逼到了絕路,隻好帶了兩個門客前往洛陽。
這一天眾人來到了離洛陽30裡驛站。田橫對使者謊稱沐浴更衣,對兩個門客說,本來我和漢王都是國君,大家平起平坐,可是如今漢王做了皇帝,我卻要稱臣,真是天大的恥辱。
況且我把酈商的哥哥下鍋煮了,現在卻要和人家的弟弟同朝共事,即使酈商畏懼天子的詔書,不敢把我怎麼樣,我自己能不感到慚愧嗎?
陛下召我入朝,不過是想見我的容貌罷了,把我的頭斬下來送到洛陽,還不會腐爛,陛下還能夠看清我的容貌。
於是拔劍自刎,兩個門客和使者縱馬奔馳,趕往洛陽,劉邦看到田橫的頭顱說道,田橫兄弟三人自布衣起家,先後都做了齊王,真是賢人啊!
封兩個門客為都尉,用諸侯王的禮製埋葬了田橫,葬禮完畢,兩個門客在田橫墓旁挖了兩個洞,躺到洞裡自殺而死。
劉邦又派人去海島上召剩下的500餘人,他們聽說田橫已死,皆自殺,追隨田橫的亡靈而去。
接著趙崢嶸又說到如今這打虎山上,人心不古像豫讓田橫這樣的人,肯定是不會存在的,可是這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之流恐怕是不得不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