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萬疆!
第三百二十一章炮兵
聽了舅舅對當前東北事態的分析,最後給了這些年輕人的忠告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國共兩黨撕毀停戰協議之前,讓自己遠離戰爭的漩渦中心,避免成為內戰的犧牲品。
同時舅舅利用關係把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派到撫順去搞統戰工作,這樣即便是兩黨開戰,他們也可以避免和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正麵交鋒。
同時由於是搞統戰工作,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的身份也相對自由,可以隨意遊走於國共兩黨之間。
就在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到達旅順後,由於這裡有共產黨的武裝力量存在,馬上聯係了當地的黨組織,巧的是在這裡他遇到了一個老熟人。
這個熟人不是彆人正是蘇振光的那個警衛員,現如今他已經是所在部隊的連長了,當他看見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的時候,也是一眼就認出來他們是誰了。
這也真是山不轉水轉,人生何處不相逢,沒想到三個人如今又在東北見麵了,記得上次見麵的時候,還是他帶著延安的指示,去聯絡趙固時見過一次。
當然李銘對眼前的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的人品是絕對信任的,但是根據組織紀律規定,李銘還是第一時間寫信給東北局的有關部門,證實了兩個人的政治身份。
就在趙崢嶸和二憨子正在和李銘談話的時候,連部裡突然走進一個戴著近視眼鏡的人來,進屋以後就把頭上的軍帽往桌子上一放,然後端起茶缸子就是一頓猛灌。
看見從外麵進來的人,李銘馬上打招呼問道,老朱今天的進展如何,炮兵部隊的武器有著落了嗎。
接著李銘就向趙崢嶸和二憨子介紹了,這個進連部喝水的人,他也是在十萬闖關東大軍中的一份子,彆看從延安過來的他非常不起眼,但是卻有著重要的使命和任務。
他就是延安炮兵學校的校長朱瑞,是我軍最早的一批炮兵手,長征前就擔任了軍團一級的職務,可是這老兄卻拒絕了,擔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的任命,毅然選擇到東北來組建炮兵。
說完又向朱瑞介紹了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的情況,大家夥一聽彼此都是革命同誌了,同時又都是不甘寂寞充滿傳奇的人物,見麵也覺得投緣就打開了話匣子。
朱瑞說道我在接到中央發布的,進軍東北的命令後,我們就火速趕赴東北,但是到了東北卻讓我心都涼了半截兒。
我剛出發前聽說,日軍的炮兵裝備都留在了東北,什麼大炮坦克無數,彈藥堆積如山,可當我來到奉天一看,隻有幾門火炮,數十輛坦克,好家夥就這些東西蘇聯人也不讓我們拿。
老趙二位你們說說,這炮兵人手有,就是沒武器,但是炮兵隊伍必須建起來,這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時間緊,任務重怎麼辦。
聽到這裡二憨子突然說道,我說朱瑞同誌,我聽張貴說他上次跟著趙固到撫順時,意外地發現了一批火炮,是日本人遺留下來的,破損等待維修的火炮。
朱瑞一聽當時就來了精神,馬上問明白了這批火炮的位置,隨後就叫李銘連隊戰士用騾馬、人扛,把這批火炮運到了通化。
幾天後朱瑞就在通化正式辦起了炮校,並且分成了山炮、野炮、迫擊炮、高射炮、戰車五個大隊。
但是隻有這點家當顯然是不行的,接著他又找到和李銘連隊,一起來通化的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向兩個人請教解決問題的辦法。
原來兩個人聽說,蘇振光和趙固也在通化,所以趁著這個機會也就一起過來,看望一下舊相識,再加上趙固的連隊多半是,打虎山上的兄弟,要知道這些人可是趙崢嶸的舊部。
聽見朱瑞的詢問,二憨子倒是實在,直接說道我聽張貴說過,撫順那嘎達有那麼幾門炮,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趙崢嶸思索良久就對朱瑞說道,可不可以全麵撒網把學員分散各個部隊,讓他們在部隊中培訓一批批的炮手。
關於武器缺少的問題,我看咱們這河裡沒魚世上取,現在北滿有很多日軍遺棄,但是蘇軍沒有發現或尚未搬走的武器、以及蘇軍打壞沒有搬走的坦克、大炮等等。
通過部隊全員去尋找,散失在各個地方的火炮武器,使之變成一種獲取火炮的有效方式。
朱瑞一聽趙崢嶸的建議,高興的一拍大腿,喊了一句成了就這麼乾,然後立刻把學員乾部,甚至連炮校的夥夫和馬夫,都分散出去搜集物資。
隻要聽到哪裡有炮,無論是城市、鄉村還是山溝荒野,都要立刻跑去看看,就這樣在三個月時間裡,幾乎走遍了北滿的山山水水,終於苦心人天不負,炮兵的家底是湊出來了。
這期間部隊在戰鬥過程中,打土豪分田地,手裡有了盈餘,再加上上級撥款,有了錢以後,購置了修理這些破爛火炮的機器。
剛開始隻建立一個小作坊,一次隻能修理幾門火炮,再之後購置機器設備後,正式建立了一個機器修理所,每個月能夠修理幾門重炮,這在當時算是很好的成績了。
隨著不斷的實踐摸索,進一步把修炮所擴建成了一個工廠,大大提高了修炮速度和能力。
炮有了剩下的就是炮手了,前期分派學員到各個部隊,訓練新兵的工作也有了成效,短短半年之內,就建立了一百個炮兵連。
在這個過程中朱瑞從蘇振光那裡聽說,趙崢嶸懂炮,而且還是一個行家裡手,之後也在李大誌給朱瑞的信中,提到過這件事情。
要知道蘇振光知道趙崢嶸懂炮兵,那是因為在山西的時候,他親眼目睹,趙崢嶸危難之時,大展身手,用迫擊炮打的日本鬼子特務人仰馬翻,抱頭鼠竄,這才讓衛立煌將軍轉危為安。
當然李大誌更不用說了,他在江橋戰鬥的整個過程中,都是和趙崢嶸在一起,趙崢嶸是怎麼親自操炮,把日本人的高射機槍陣地給炸上天的,他知道的可是一清二楚。
同時李大誌在延安的時候,和朱瑞兩個人關係很好,所以知道朱瑞現在是在搞炮兵建設,同時聽說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也在通化,所以在寫信給朱瑞把趙崢嶸的老底給抖落了出來。
在蘇振光和李大誌兩個人的同時舉薦之下,朱瑞才知道原來自己一直在,求爺爺告奶奶的想到西天取經,沒想到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哪成想這佛祖就在自己身邊。
朱瑞在獲悉了趙崢嶸當年在日本士官學校,以優異成績在炮兵科畢業,所以對於炮兵這個行當,人家才是開山鼻祖,自己在他麵前就是班門弄斧,關公麵前耍大刀。
當然有了這尊真神在自己身邊,那要是不把他請出來傳授一下真經,那不是辜負了這一場緣分。
就這樣朱瑞帶著酒菜,就找到了趙崢嶸和二憨子,要知道二憨子是一個機械維修方麵的天才,對於這個行當,他可以說是生而知之,火炮的機械修理在他眼裡就是小兒科。
剛開始就連朱瑞都不敢相信,自己整天天南地北的找寶貝,可是驀然回首中寶貝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兩個無價之寶原來一直就在自己的身邊。
三個人湊到一起朱瑞殷勤的,搬過彈藥箱子擺好酒菜,說是酒菜其實就是一盤牛肉,一包花生米,還有一塊豬頭肉,外帶一壺東北特產六十度燒刀子。
大家夥一看這有酒有肉當時就被勾起了饞蟲,食指大動就開始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朱瑞就開始拿酒蓋臉,邀請趙崢嶸和二憨子到炮兵部隊,給戰士們講經說法了。
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一聽,感情這好酒好肉可不是白吃的,俗話說得好,這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短,再說看著朱瑞這段時期,整天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的,漫山遍野撿洋落,風餐露宿也確實不容易,所以也就答應了他的請求。
第二天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就出現在戰士們的訓練場上,等到朱瑞向戰士們介紹完畢以後,趙崢嶸也不廢話,手裡拿著一枚炮彈,就來到一門九二式日本山炮麵前,上去就是一套行雲流水的操作。
在一炮手二炮手瞄準手,都不用的情況下,趙崢嶸一個人打開炮閂,推彈上膛,設定標尺,裝定諸元,同時旋轉高低機方向機,然後拉動牽引繩,炮彈出膛,首發命中目標。
這可真是應了那句話了,這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鬨,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趙崢嶸一套業務下來,一下子就把在場的人都鎮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