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開局先打斷何雨柱的手!
林陽聽了,卻是嘿嘿一笑。
\”放心,我心裡有數!\”他信心滿滿地說,\”憑咱們現在的黑科技,這點小問題,還不是手到擒來?再說,有困難就上,沒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為了國家安全,這點兒風險,算什麼?\”
一番話,說得大夥兒熱血沸騰,鬥誌昂揚。
\”林總,您說得對!就是,有您這句話,我們還有什麼好怕的?電磁乾擾裝置,我們說乾就乾!\”
就這樣,在林陽的帶領下,一個全新的研製計劃,在實驗室裡火熱展開。
為了設計出既強大又小巧的乾擾裝置,林陽可謂是絞儘腦汁,廢寢忘食。
他先是打開係統,搜尋腦海中的相關資料。很快,一個個技術參數,工藝圖紙,就呼嘯而出,在虛擬屏上閃現。
林陽的目光,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數據間逡巡,如同一位老將在審視他的千軍萬馬。
不一會兒,他便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乾擾的強度和頻率,是決定戰果的兩大因素。\”林陽對身旁的電磁學專家說,\”頻率要儘可能地貼近敵方衛星的工作頻段,強度則要高到能徹底淹沒他們的信號。\”
\”可是,林總,太高的強度,會不會影響到我們自己?畢竟都在一個衛星上\”專家提醒道。
\”這就要講究電路設計了。\”林陽淡淡一笑,\”我們可以采用定向天線,把乾擾波束集中在一個狹窄的範圍內。衛星的本體,則用隔離罩包裹,確保不受乾擾。\”
說著,林陽提筆在圖紙上勾勒起來。隻見他運筆如飛,筆走龍蛇,一個個電容,電阻,電感,如同活了一般,在方寸之間躍然紙上。
\”就是這樣,把這些元件這樣排列,再把這裡接到天線\”林陽眉飛色舞地講解著,聲音洪亮,眼神炯炯,\”看,一個完美的電磁乾擾電路,就設計出來了!\”
專家們看得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他們何曾見過如此精妙的設計?
隻是在紙上隨手一畫,竟然就把一個複雜的係統,化繁為簡,化虛為實了!
\”天哪,林總,您,您簡直就是神人啊!\”有人終於回過神來,由衷地讚歎道。
林陽卻不以為然,笑著擺擺手。
\”神人談不上,我這不就是憑直覺嘛。\”他謙虛地說,\”真正考驗咱們的,還是製造環節。這電路圖再漂亮,也得能"落地"才行啊。\”
眾人聞言,頓時一個激靈。是啊,理論產物再完美,也架不住\”紙上談兵\”。還得靠他們的智慧和汗水,去把它變成切切實實的裝置!
於是乎,一場如火如荼的攻關戰,就此打響!
接下來的每一天,實驗室裡都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工程師們揮汗如雨,廢寢忘食,手捧電烙鐵,眼貼示波器,恨不得把自己都溶進電路板裡去。
為了給乾擾裝置\”瘦身\”,他們絞儘腦汁,優化電路。一個個集成塊,在顯微鏡下被反複研磨,最後縮小到指甲蓋大小,卻蘊藏著驚人的能量。
一次次的高低溫實驗,電磁兼容實驗,無不在殘酷地考驗著他們的作品。每一次開關機,每一次功率測試,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終於,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刻,奇跡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