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不過是第一次。
真想要尋求答案的話,也沒問題,當你困頓痛苦到絕望,甚至想要放棄工匠這一條道路的時候,再來找我吧。
除此之外,純鈞的一切,你必須自己去摸索完成。
就這樣,給日漸膨脹的季覺輕輕的上了那麼一點難度,他就自己撞到麵目全非。
在經曆了二百餘次的嘗試之後,季覺已經可以肯定,自己的手法、火候和操作,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那麼,問題隻可能出現在思路和理解上了。
“在我進行煉成的時候,哦,這些個術語您不用在意……最終我得出的結論是,升變一係無止境純化的靈質和以太的事象蛻變之間脫了節,彼此產生了矛盾和衝突,純化不足。”
季覺問道:“我的能力實在有限,屢次嘗試之後都徒勞無功,所以想要請教一下,如何得到最純粹和空白的事象記錄,用以承載靈質的升華?”
“……”
童聽呆若木雞,許久,“啊?”
“我是說……”季覺又重複了一遍。
童聽依舊沉默,神情漸漸嚴肅,一方麵是絕大部分餘燼的術語聽不太懂,另一方麵,則是終於聽懂了季覺對以太方麵的需求。
他需要一個絕對純粹的記錄載體,用來配合靈質的升華和質變。
“不可能。”
對此,童聽斷然的搖頭,“從現實的角度來說,純粹空白的記錄,對你我而言,是不存在的。”
“啊。”
季覺呆滯。
要知道,記錄這種東西,對以太跟紙一樣揮毫而就,隨意創作,怎麼可能連一張白紙都不存在呢?
“以太的狀況你可能不了解,不過你是工匠,那我問你——”童聽探問道:“你們所追求的賢者之石存在麼?”
“那當然……”
季覺話還沒說完,就沉默了。
賢者之石,絕對純粹的靈質,純化的極限之境,理論中絕對無暇的靈質之礎。
又何曾存在過呢?
人隻能無限製的向著純粹靠近,就好像天選者可以無限去貼近上善一般,但卻永遠無法達到‘絕對’的程度。
“對吧?你可以無限製接近那個程度,但你永遠不可能說它是絕對的純粹,絕對這個詞兒有時候就代表著虛無。
這句話放在以太之道裡也一樣。”
童聽緩緩開口說道:“以太之道確實涵蓋廣泛,應用頗多,但本質上都是曆史亦或者是記錄的觀察、調用、演繹,甚至篡改。
簡單來說——已有之事,勢必再有,已行之事,勢必再行。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你知道對於以太天選者來說,最至關重要的,是什麼嗎?”
說著,他抓起了桌子上果盤裡的一顆山竹,抬起來,緩緩送到季覺的眼前,“在這一瞬間,你在做什麼?”
“觀察?”季覺問。
童聽頷首,“然後呢?”
“……理解?”
“可在觀察之後,理解之前呢?”
童聽笑起來了,“你需要先心裡明白,自己看到了什麼……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麼,季覺?”
那樣鄭重又神秘的樣子,搞的季覺都不自信起來了。
“山竹?”
“很好。”童聽斷然點頭,告訴他:“在這一瞬間,以太之道,你已經入門了。”
“……”
老登你怕不是在唬我?
季覺呆滯的看著他,一頭霧水,皺起眉頭,仔細思索。而童聽也由得他慢慢去想,自顧自的剝起山竹吃了起來。
直到許久之後季覺神情隱約變換,終於明白了他所指的東西。
“你是說——‘命名’?”
我叼——
童聽的動作停頓。
抬頭看過來,神情變化,有一種好像窮鬼錯過了五百萬彩票的遺憾和沉痛,乃至,惋惜。
到底是良材。
一點就透……
他媽的,怎麼就給餘燼撿走了?
不是,以太你好歹給點力啊!你究竟在想什麼!
當初你但凡露個頭,這人我就算是得罪太一之環、荒集和安全局都要硬著頭皮薅回來的啊!
“沒錯。”
童聽自嘲一歎,頷首認可。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或許萬卷都是因此而來但那至關重要的核心往往才是真正的精髓所在。
【名】。
這便是以太之道的重點,而且是重點中的重點,甚至相比起來【觀】和【解】都要往後稍稍。
以太之眼所見萬象無窮,可能夠精準的概括和掌握出萬縷中的一線,能夠敏銳的察覺到無窮沙海中的一粒不同,才是最重要的。
一眼自其中尋找到重點和關鍵,以最精準的方式進行概括,乃至命名,最終鎖定。
這是一切乾涉的基礎。
眼睛誰都有,誰都可以練,如是【觀】;萬縷之纏,九世可【解】,可如果沒有【名】,就沒有以太之道一切操作的基礎。
倘若具名,塵世之中無窮相似的造物裡,也能不費吹灰之力的精準的找出自己所需要的方向和事象。
倘若無名,又有誰能分得清你季覺和狗的區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