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劉曹聯盟 第九章 獻帝還都_輝煌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輝煌三國 > 卷八:劉曹聯盟 第九章 獻帝還都

卷八:劉曹聯盟 第九章 獻帝還都(2 / 2)

董卓的倒行逆施,更有反複無常,奪他所愛,呂布叛而殺之,他同樣認為自己作錯了。

馳騁沙場,勇猛無敵。委身於二袁手下,看不起他眼中那些烏合之眾,認為自己應當得到最尊崇的待遇,他便不認為自己錯了。

而對幾乎明顯之極的敗局,呂布猛然間發現自己不知道他哪裡作錯了,又怎麼會遇上這等敗陣之事。

“吾未負任何人,卻是他人儘數負我!”

一直以來,呂布認為的事實就是如此。可到得現在,經得高順與張遼的提醒,他總算開始懷疑起來——“錯得難道是我自己麼?”

……

“夫君,這等大事妾卻也未知應當如何處理,夫君還是去問問秀兒妹妹吧。”

嚴氏與貂蟬的關係,談不上極好,卻也不是有著極深敵意。大約是年齡相差不小原因,她與貂蟬並無多少話頭能夠說起,反而是已經十五歲的呂雯與貂蟬無話不說,將這個二娘倒當成大姐一般對待。

呂布也是沒了主張,感到為難後下意識地便先問於原配妻子嚴氏。

這一年時日內,雖然呂布掌權極盛,但嚴氏與貂蟬並未儘陷於富貴榮華之中,反而多是勤儉如故。她們對於呂布究竟是作為一州之主參與爭霸,還是安下心來為一諸侯效力,看法也是一致的——便是隻求家人能夠平安。

不去問貂蟬,自然是呂布已經知道了她的看法,已經開始有反思自身行動的呂布,並非不知需要早作打算,免得再無退路的道理,既然原配的嚴氏不發表意見,他也隻能再一次來問於貂蟬了。

“秀兒,難道人人皆可爭霸天下,為夫卻不行麼?”

呂布所有的不甘心,儘在這句話中體現了出來。

“夫君所言謬矣!確實人人皆可爭霸天下,夫君當然亦可。但能得天下者,僅為一人!其餘無論成就,儘為對方升階之石也!夫君若收斂心性,隻作良將,將來未必不能成為護國功臣!至若一心相於爭霸天下,那便得作好失敗之後一無所有準備!”

貂蟬看著呂布那聽睞有些迷惘的神色,輕歎息一聲續道“縱觀自古以來能成事者,未必便是武功蓋世,才能卓絕。知人善用,從善如流,與民生息,使其得利,甚至好運眷顧便是為共同點。夫君自問,這幾點卻又能占得多少?”

到了這等時候,貂蟬也不怕與呂布麵上難看,卻是直指關鍵問道。

“……秀兒意思,你之師兄便是那惟一之人?吾等現時投他便是最好出路?”

如高順,以及張遼等將,再直言勸諫,那也是有限度的。但貂蟬這等與呂布妻室又有不同,榮損完全一體情況下,當然可以直說缺點而不怕起了反作用,使呂布無法接受。

也正是這種柔言細語的勸說,使得冷靜下來的呂布心中已有了打算,最後問於妻子道。

“未到最後時刻,無人敢說誰為真命之人!妾自無那等先知本領,但凡事觀一知十,確可分析誰之機會最大。雖則兄長失憶,但妾從其行事可知其良善本性未移,一人性格非是終生不變,但本性卻難有改變之理。若是投了他人,就算前時順利,得享權勢福利,然則‘兔死狗烹,鳥儘弓藏’之事未必不會發生。與其算儘機關去投那等不知底細之人,為何不選擇機會最大,最後能得善終最多之兄長劉子揚?”

貂蟬的話語,直接詮釋了‘巾幗不讓須眉’意思,直接將呂布說得頻頻點頭不已。

“若秀兒是為男兒身,隻怕又是天下少有英才……得卿為妻,何嘗不是天之眷顧於布?哈哈!”

心結解開的呂布,頓時擁著妻子朗聲大笑道。

……

呂布之事告一段落,便在劉曄忙於建立水軍同時。時間進入八月後所發生大事還有一件——那便是長安局勢再變。

先前從興平元年時郭汜,李傕與馬騰、韓遂之間的引軍混戰,給了對於漢室有幾分忠誠的白波降將楊奉機會。

趁著他等相攻時刻,忽然從武關引全部三萬大軍回轉長安,實際上控製了這座都城,但是由於實力不足,卻隻能困守於此,無所作為。

此番變局影響下,同屬於涼州董卓餘部,屯駐於弘農的張濟於興平二年六月領兵回轉長安作勸解,而這個消息被第一時間回報於洛陽的田疇手上,他立下決斷,引兵突襲新安縣之函穀新關,一舉掌握了這個扼守洛陽與長安之間的咽喉重地,而考慮到諸多因素,他並未繼續引兵攻占此時兵力空虛的弘農,隻是嚴築城防再作守備。

由於從屬關係的原因,張濟並未第一時間得到函穀新關被攻克消息。

而控製洛陽的田疇,也依著劉曄意思,從未打明過旗號,故而除了曹操以及河內的張揚,關中的西涼勢力並不知道他們底細。

過了許久,接到這個被攻破消息的張濟,見對方並沒有想占弘農意思,也就放下了心,隻與郭汜,李傕兩人提了一次,卻未引起足夠重視。

有張濟的勸說,馬騰與韓遂退於天水一帶,而郭汜,李傕兩個麵對著自己本來掌握的王牌——皇帝和百官,被楊奉給鑽了空子掌握,便給了張濟麵子借機下台,複又和好領兵攻擊長安。

可惜擁有三萬大軍的楊奉又有著長安堅城之利,他們三人雖有十餘萬軍隊,卻是攻城不下,最後隻得接受獻帝使楊彪提出的和議。

經過十餘天的議和,郭汜,李傕,張濟答應了獻帝有關於還都洛陽的建議。

在他們看來,小小的洛陽一帶,不足萬人的部曲卻是根本不能與他們所抗衡,而這時新關陷落消息,同樣也未傳來。

洛陽是誰的部曲,獻帝以及楊彪是清楚的,這自然是田疇後來通過秘密遣派人員入長安報告原因了。隻要能到得洛陽,便可算是脫離虎口,能得到現今勢力強大,聲名如日中天的劉曄部曲保護,稍等一段時間,得到消息的劉曄若再能將天子迎奉到幽州或者徐州,那便真算得成功!

經過二十餘日的準備,於七月二十六日,獻帝與文武百官便在楊奉大軍的護守下開出長安,浩浩蕩蕩地過潼關,而欲經弘農返回洛陽。

六日過後,正是八月初二,可郭汜,李傕和張濟突然反悔,這自然是因為他們發現了談判過程中獻帝根本沒有要他們大軍協助,先將洛陽那約有萬數軍隊的勢力驅逐掉。

這中間有什麼隱情,原本以為放獻帝回洛陽,他們依舊可以牢牢控製住的三人坐不住了。

立時要求獻帝和百官停止前行,先回長安再說。現今剛過潼關進入弘農境內,前方函穀舊關同樣是有人守備的。眼見脫困有望,並且楊奉部曲失了堅城掩護,是無法與就跟在後方的十餘萬西涼大軍相爭的,早知郭汜,李傕這些人反複無常的獻帝當然不甘心聽其連篇鬼話,一邊派人拖著,一邊卻在楊奉派出軍士護送下欲渡黃河而到河東境內。

早前根據地便在此處的總計有數十萬的白波軍首領李樂等人便與楊奉有過聯係,求保全天子能夠得到朝廷赫免。此時情況之下,獻帝作出這等選擇也是無奈之極。

就在一切安定,隻待當夜獻帝便可輕舟隨從先離此危境時候。經慕僚提示,郭汜,李傕以及張濟識破了楊彪與楊奉的緩兵之計,直接翻臉相攻。

大軍混戰之下,箭羽橫飛,郭汜,李傕大軍數次與狼狽奔逃的獻帝一行隻餘百步,流箭多次從其身邊飛過。隨從護衛也是漸漸減少。

瀕臨如此絕境的獻帝,與楊彪一道也顧不得百官隻能亡命奔行。他們若能脫身,則後麵無論楊奉亦或是百官就便戰敗被俘,可有了白波軍的掩護,郭汜,李傕隻怕也會留些餘地,不會妄意殺戮。

在這個過程中,原本隨同獻帝一起逃命的許多文武官員,紛紛眼見敵軍便要追上時刻,義無反顧的以微薄的血肉之軀領著少量士兵阻擋追兵。便是以著“螳臂當車”的無畏態度終於為獻帝爭取到了一線生機!

也許他們並非是才能卓絕的良臣,但卻無愧於真正的忠臣之名……

獻帝一行人終於在氣力漸感不支的時候,到了黃河岸邊,奮起餘力上了一葉早已備好的小舟,立時便在船夫全力操舵下,橫越激流而到得對岸!

知道獻帝已逃到對岸白波軍勢力範圍內,對於這些沒少打交道的黃巾餘黨,郭汜,李傕是頗有些無奈的。而與留下應戰,立營穩守的楊奉也是短時內無法分出勝負。沒了皇帝,無論楊奉疑或者百官,在他們看來都是雞肋。最後隻得無奈退回長安。

使得楊奉與百官也是逃過一劫,終於在八月中旬,也全數渡河到達安邑境內。

……

白波軍終究隻是黃巾賊而非正規軍,雖然李樂等人在得到了獻帝的封賞後,對皇帝是比較客氣的,但劉協在安邑呆著還是覺得渾身不自在。

但他隨從經過數次渡河,也僅是百人而已,在這種情況下再經數百裡之地想去洛陽,隻怕中間是福禍難料!

八月十七日,終於等到楊奉領著一萬五千餘下兵員到達安邑的獻帝,終於放下了心,開始與心腹們計劃著如何擺脫這些白波首領們,直接往赴洛陽。

有皇帝在手中,是很有底氣的,這一點白波軍的首領們同樣是清楚的,故而奢望他們主動放行,這隻怕卻是有些白日做夢味道。

就算加上了一萬五千兵馬,可對於隻在安邑一地,便有十萬軍力的白波軍來說,還是不夠看了些。

於是,獻帝隻得以各種懷柔手斷,不斷加封李樂幾人官職同時,也在不斷尋找著脫身機會。

終於他等到了……

八月二十五日,掌管半部並州的袁熙與高乾,又發動了對白波軍的攻擊,在這種情況下,除李樂之外首領皆領著大軍前去支援,安邑便隻剩下了約有五萬人馬。

這種情況下,保護獻帝離開,楊奉已有十足把握!

八月二十七日,準備許久的獻帝借視察軍情之名,離開安邑城內住所進入楊奉軍中。而楊奉則立即通告於構樂,儘述皇帝需得歸回正統之地洛陽意見。

李樂當然是不願意的,但他從獻帝的動作已經知道了對方去意已絕,特彆是經過數番波折的楊奉從獻帝中得到了布於洛陽之勢力正從屬於劉曄消息後,再來明白告之。

自認時運不濟,無法以五萬軍士將對方留下的李樂隻得“好人作到底”,故作大度地派人送楊奉大軍出城,取道河內而返洛陽!

……

“朕觀將軍像模威武,卻不知名姓為何?”

揭開車簾的劉協看著護送在自己身邊的,正是前番多次見到作戰勇猛,隻是因為時機不巧,他亦不能親自詢問的將領,立時便欣喜地問道。

“某姓徐,名晃,表字公明,隻是楊將軍手下前軍校尉而已。”

徐晃見得天子動問,而現時於行軍途中卻不能行得全禮,隻要在馬上躬身恭敬地答道。

“正是汝等勇猛將士之浴血拚殺,方能使朕有脫身之機。昔時三萬餘將士,今隻餘一半,朕之心痛哀哉……”

劉協今年已有十五歲,本就有少年聰慧之名的他,現今雖然年紀尚少,但卻極為成熟。觸極前時那慘烈一戰,數疑命將喪失情形,他頓時有感而發道。

“隻願皇上能夠平安歸都,則為天下百姓之幸也……”

天子被視作天下安定的像征,故而董卓妄廢立天子,袁紹另令帝皇是被天下人所不恥的。在徐晃這等將領眼中,當然皇帝若能經此一劫再回舊都,重拾前番帝王基業,必然會使動亂的天下早早回複安定。

這倒是是當之人信奉原因了。

“希望吧……”

劉協輕輕歎息一聲,然後便放下車簾,心中卻幽然想道“劉子揚,按輩份汝是為朕之叔輩,但‘聞名不如見麵’,你真正能夠如父皇所說那般,有使得漢室重興之能,心中又會沒有彆樣的心思麼?”

經過這些年的波折,劉協開始不再盲目信任一人,對於劉曄究竟會是如何一個人。沒有親身經曆的他,不願意草率作出結論,而去毫無理由地相信一個人。但事實就是這麼殘酷。除了劉曄之外,整個天下又還有誰能讓他去相信呢?

麵對彆無選擇的事實,劉協隻得將希望全寄於劉曄身上。

命運,有時候,就是這麼無奈……

興平二年九月三日,天子劉協還都洛陽。

接到消息的洛陽百姓,以及負責此處的田疇,趙明親於黃河岸邊相迎,同時派出快馬回報於徐州的劉曄……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閱讀!(未完待續)


最新小说: 渣爹另娶,七零小可憐帶妹去尋父 我靠仙氣火遍內娛[娛樂圈] 密室經營遊戲?係統帶我飛升! 兩界物價差億倍,我氪金爆獎勵 大唐:開局女兒槍挑長安城! 快穿拯救世界從養崽做起 黑心女修,債主都在反派修羅場 出馬仙紀實:我供奉鬼堂的那十年 這個師姐不講道理 仙帝重走凡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