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三國!
現今的徐州不僅早有著是為天下有數富庶之地,綜合實力強於荊州之稱,故多有百姓向往此處;而前時借孔融求救之事,往援於青州的劉曄也從鄭玄這位天下知名的經學大師處,又得到了天下欲求教的士子們之期望遊學。
每日來投於徐州,或是從彆處逃離入境,求劉曄安置的百姓,還有經過嚴格身份盤察,至徐州治所郯縣中劉曄為鄭玄所建立之專門授業門庭內求學士子,都是一個不小數字。
如若沒有東海之上那些神出鬼沒的海賊,劉曄倒是想就借著舟船之利來往幽徐之間,但是現今水軍初建,就連最基本地在船上行止如常都無法作到,更談不上作戰所需了,沒有強大的實力威懾,談招安之事無異於難比登天!故而他也隻能再處理好徐州諸多大事,並交托好事務後於十一月初,再次領著屬下強烈建議,為保障其安全的五百騎兵作為親衛回返幽州。
幽州有德高望重的劉虞以及被劉曄再三交待親自主領一州軍事,行事也頗為謹慎收斂的張飛坐鎮,這次的回轉並無多少重大之事等著他去作處理。
當初回返時,由於剛剛生產身體多有虛弱的妻子們現今也是容光煥發,完全恢複了昔日的美麗。夫妻久彆,自然是郎情妾意,而兩個一歲多的兒子偶爾間發出的或是“媽媽”,或是“爹爹”的喊聲,也會讓劉曄與妻子們笑意連連,樂在其中。
在大變未再次來到的這段難得平靜時光時,劉曄忙裡偷閒好生享受了這段極為難得的幸福生活。
而郭淮在幽燕學府中畢業後,因為“後台”的關係,也是第一時間到了張飛身邊,作了個實權校尉,軍機大事會議,也多有參加。雖然今年他依舊隻有十二歲,但諸多自認資格極老之人,也無多少敢於輕視這位身高現今約有六尺的少年意思。
這自然也是郭淮學習極快,一點即通,常能舉一反三,並且不以自己特殊身份而看輕他人,將劉曄的待人態度學得十成十願因了。
郭淮對於劉曄其實也是極少能夠親自見到的,但他對於這位嚴格律己,一直對他頗為嚴厲的義父心中的敬愛之意卻並未少了半分。
當然,除了私下不擺一絲架子的劉曄,在正式場合下,郭淮對於長居高位處,不需如何作態,自然有一股威嚴之氣的劉曄也少不了一絲敬畏了。
……
“淮兒,你認為重甲騎兵,與輕騎兵兩者同屬於馬上作戰之兵種,他們究竟長短何處?現今幽州騎兵,比之於塞外之遊牧民族輕騎,又是孰優孰劣?”
這是在自己家中,劉曄在屢行自己先前與妻子們所說將郭淮帶在身邊,而要作考教的最後一句問話,前麵劉曄已就幽州學府中多出自他之手筆教程,以及處身於軍中近一年,各種常識性諸如營寨布置、陣法、兵種配置比例等等作出了問話。
而郭淮的對答如流,也是讓劉曄頻頻點頭,因為自家兩位可愛的兒子更多了一份慈父心境,對表現極佳的郭淮自然極是欣慰下緩容以對。
“父親大人所首置大規模應用之重甲精騎,正麵破陣能力極強!就算遇上敵軍以槍陣相迎,也能在步兵配合下輕鬆尋到薄弱處將其擊破。在此方麵,有如春秋之前盛行的戰車之無雙衝陣能力,自然非是輕騎所能比擬。但重甲精騎,人馬盔甲共合重在百斤之上,無論是對馬力以及士兵之素質要求極高。且注定無法久戰,最長連續作戰時間,應不會超過兩個時辰。於這等天下十數州,地勢未必儘如其能儘情施展之平原,所受局限極大,終究隻能作為局部戰事之強大攻堅利器。”
“而決定爭戰地區最後所屬的還是攻城之戰!重甲騎兵於攻城中,除非城門已破,否則便無絲毫用處……而輕騎有機動力優勢,可用之戰術極多,也是自戰國以後至今,被多用以施展奇計之主力兵種。掌握戰鬥主動權,可長時間拉動敵手行軍陣形,若其露出薄弱環節,則可立時一擊中的,達到克敵致勝目的!然其並非如重甲精騎那般可以與嚴密之步軍方陣爭雄的強兵,且亦是在於平原地區能夠發揮出極強之戰力,但其可攜弓箭遠程攻擊作為支援,需要時又可衝陣,再加上一日最多可行三百五十裡左右之強大機動力,實際用途上,卻依舊是輕騎應用麵更廣。”
“但若處於決定性戰役之時,兩者相較而言,比諸於對方必定嚴防之劫取糧道故而選擇正麵克敵將其擊敗,使得隨後攻城之戰處於極大優勢,又屬於重騎兵勝過不止一籌!這也許便是父親大人在幽州原本九千匹良馬,以及最早成建之騎兵皆使其即通曉弓箭之術,能夠適應連續於馬上奔行進行持久作戰的輕騎,又可在換上兩分鎧以及為馬匹套上馬鎧後,立時便可以成為破陣極強的重甲騎兵原因吧?”
“與塞外民族相比,隻從父親大人所定教案上猜測,孩兒認為正麵交鋒,定然是因為我等精騎有強弩堅箭之利其必非為對手,但論起長途持久作戰,以及奔射之術,從小便成長於馬背之上,又平均至少一年兩馬情況的塞外異族稍強些,我軍則差了一籌……若到塞外決戰,初始也許會有小勝,但到最後也隻能被熟悉地形的異族所誘入茫茫草原中拖垮擊敗而已!各有所長情況下,自然無法單以言語評價說其優劣了!”
與年僅十一歲,就開始隨著長兄打天下的孫權相比,郭淮在進入安陽書院學習時,也隻有七歲之齡。本就不弱的聰明資質,再加上後天的自身努力學習以及正確的理論教育,再通過軍中一年實踐的郭淮可謂理論知識豐富之極,欠缺地也隻有真正的大戰經曆了!
“哈哈!吾有淮兒,何懼天下諸侯之多?”
慈愛地輕撫郭淮的劉曄,當然明白自己又得到了一位有帥才潛質之人,還正是自己收養之義子。更是多受他思想影響,通過後天培養出的!
單論可塑性,十二歲的郭淮卻是在所有未成熟之張飛,趙雲,張遼等人之上。當然,可塑性並不代表著最終的成就……
之所以不將張飛他們列為真正的統禦之帥,自然是因為隻有通過真正的數次大戰,得到充足的經驗以後,能夠指揮各部如臂使指,無論敵人如何應變,皆能第一時間作出正確針對措施,到得此時方能算是實至名歸!
不經意間,劉曄發現了自己剛剛得到張遼效忠之心後,又發現了一位引導得當極有可能成就絕不下於他們這些名將的義子後,一向嚴肅父親作派的他,能夠如此放聲大笑也並不奇怪了。
郭淮對於異族的態度,隻是其父母之事就已可知曉,而早早成熟的他在得到了劉曄如此高興的誇獎後,也是心中那顆頗有些忐忑的大石落了地,放下了那種刻意的小心翼翼,隻是享受著劉曄的愛護之舉。
“嗯……這個世上確實有資質過於常人的少數天才,但他們在最後是否一定能夠成為有大賢才能之人,這卻是並非絕對!這就關係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保持自己平靜謙虛的心態,不恥於求問不懂之處最終不斷進步的後天努力過程了!塞外異族之事,現時在內亂未止時並非是考慮的最佳時機。但淮兒若能記下吾今日之語,一直用於今後實際成長過程中,多學多問將來必定有親手報仇機會!”
劉曄與郭淮兩父子一問一答,這等嚴肅之事,未免得劉燕與蔡琰兩位妻子有些不忍乾擾,卻是獨處於房中。而劉曄同樣也不想讓她們多聽聞這等打殺之事,希望通過自己的保護,使得她們在以後的日子中一直處於安定無憂情況……
先為郭淮許下承諾的劉曄再說道“從今日起,你便跟在為父身邊吧,不過也不能太亂了規矩,現今卻是隻能作個親兵,等到為父認為你足夠成熟,年齡再長些方能放你去掌實權磨礪。”
“孩兒必定牢記父親教誨,不辱沒父親大人之百戰百勝威名!”
郭淮雖然早從蔡琰和劉燕那裡得知劉曄的這個打算,但終於親耳聽到後還是一陣興奮莫名。在張飛營中,並未親曆戰事的他,對於從此可以日夜跟在劉曄身邊更有機會親見千變萬化的戰場上劉曄是如何處理個中大事,在依舊未儘失去一份單純的童真的郭淮心中,這自然是極為憧憬的。
“隻需證明自己,最終能為早日平定這個亂世的功業作出些自己力所能及之奉獻便已足夠,不需將為父所有個人榮辱記掛於心間。究竟為何而戰,又是否有意義?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高興之意收起,漸漸平靜下來的劉曄,再次恢複了他一貫本色,現今知道了郭淮是真正難得可以多加雕琢之美玉,更應該嚴格要求,防止其產生驕傲自滿性格,這才是真正的引導之正途。
“是!孩兒記下了……”
……
兩月時間,劉曄儘在幽州度過,一家人更是難得地完全聚集於一處,度過了一個平靜地新年。
這期間劉曄也將幽州所有情況儘數了然於心,掌握於股掌間。到了來年一月,獻帝改號“建安”詔令已遍發天下,河北一帶大雪紛飛,這時候自然不是出門之時,也非大戰最佳時刻。
幽州聚集了劉曄最穩固的文武班底,現在他所擔心的重心依舊是在徐州之上,隻待天氣轉好他的三月左右便又得再回到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