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劉曹聯盟 第十六章 孫乾為使_輝煌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輝煌三國 > 卷八:劉曹聯盟 第十六章 孫乾為使

卷八:劉曹聯盟 第十六章 孫乾為使(1 / 2)

輝煌三國!

其餘地方軍隊的習性,相對於大多數本就不太了解情況的徐州士族來說,他們是不知究竟的,但見識過了劉曄的治軍嚴整,對於這種多不利於長遠發展的損人利己之事,也是持著相當憤怒的態度。

而依舊在劉曄軍中訓練士兵的張遼以及高順二人,也因此受了不少的異樣目光。

張遼是已歸順了劉曄,但高順那裡隻是通過兩次試探,劉曄便放棄了直接召其到手下的打算。原因很簡單,通過張遼得知,高順是受過呂布救命之恩的,他又屬於心誌極為堅定之人,同為一旦認主,不論其主上如何,都會誓死效忠……

張遼雖然有些受池魚之殃,但對於徐州士卒與原先他手下那些呂布士兵們的對比,卻也是知道呂布這被眾人罵作不知好歹,枉稱為知兵之將,又愧對於劉曄對他的寬宏大量這些話語,並不算得過份。

責罵於呂布的,同時也是在先前他剛來投徐州時,對劉曄提出需得防備此認賊作父,又兩度弑主之人,不算得劉曄心腹的徐州士族們。

在他們看來,呂布僅是以兩名屬下當操練兵員的教官,便得了諾大好處,竟然還不知道收斂士兵,讓其安分守己,可謂是得寸進尺,愚不可及!

……

“先禮後兵,古禮如此,便先依此信提點一下奉先,希望其能好自為之了。”

在州府中的劉曄隻是如此淡然表態,倒令先前頗有些義憤填膺的官吏們心中極為奇怪,倒不知劉曄這又是有何打算了。

“明公以寬仁之心待之,彼未必有感恩之德回報,吾以為沛國正處於重建緊要時刻,不應當如此放任溫侯之部曲胡作非為,彼非親非故,長此以往,卻是後患無窮!”

說這話的,正是劉曄在徐州第一次文試上親自點出的頭名,同樣也是徐州觀望派士族後來進入州府中的領頭人物,韓原。

在一場政治變局來臨時,如何選擇自己的站位,這是一個相當有講究以及看時機之事。他們既然選擇了觀望而非如陳,糜兩家,以及曹家三大士家的先後投誠,又不屬於有若趙家這種影響力極大的一直中立大家族,那麼最後未分得足夠的利益,被排擠於權力核心之外,便怪不得彆人!

正是意識到了這點,所以他們才會牢牢抱成團,成為暫時的一小股在議事時發言最為積極,同時也是出發點最為劉曄考慮的勢力。至於他們的最終作用,以後自會漸漸體現出來。

“奉先之事暫先放下,畢竟未到太過嚴重地步,姑且警而告之,本牧現時擔心者,是為洛陽之事矣!前時田疇與趙明二人曾有信言天子有所使用,故而不能立時回撤,然則現今時日漸長,已漸有半年之期,隻怕其中必有變故!聊等以為吾應當如何處理?”

劉曄當然不可能儘數猜到田疇與趙明兩個在打著什麼主意,人都是會變的,如果說以前跟在他身邊的趙明可以事事不用考慮,隻聽從他的吩咐,那麼從獨立處事三年有餘,自在考慮著如何才能為劉曄來分憂解難,這本就是好事。而田疇曆來便有著精明之稱,兩人考慮到一起去,自然是一拍即合。

然而,無論這個時代再精明,智高絕頂之人,看待問題以及處事上,都是有各種局限性的。曹操如此,郭嘉亦如此,諸葛亮,同樣也不例外!

當然,田疇與趙明兩個自然也免不掉有此一節!

實際上,若獻帝真如田疇所分析那般,隻據於洛陽穩看天下諸侯爭鋒,對於劉曄而言確實也算是一件好事。但他們未經實踐,不可能知曉楊奉屬下軍士與他們所見過的,以及自己從百姓中征召的兵士有多大的不同……

雖然有著後世經驗的幫助,使得劉曄可以站得比這時代之所有人更高,也看得更遠,但這並不代表著他便能在細節上穩勝三國時代的英雄們,更不能說明他能完全的料事如神,將方方麵麵考慮得周全之極,萬無一失。

“既然明公先時已有撤發之令發出,而其並未直接拒絕,想來卻是真正遇上難為之事,故而拖延了。洛陽與徐州畢竟相距太遠,也未見得所有信件便能往來無誤,故其有可能再回之信卻失落於途。此時明公應當委一精明使者,由親兵保護至於洛陽,觀其具體情形再傳達明公之意即可。”

韓原趁著還未退下,索性便立時轉念稟道。

他這一說可以算得合情合理,又是可行之計,自然又得到了一片附和之聲,就連張昭也是出言道“韓知事所言合理,明公先時已有過分析,現時並非迎奉天子之最佳時機,正應該立時決斷,使得洛陽之有用之兵早早退出,也好為徐州多添一分力量!”

張昭從歸順劉曄後,便也將避於揚州的家小遣人移了回來。先時孫策招攬到張紘可算挖了當時陶謙執掌的徐州之牆角,而劉曄上位後,又是第一時間將張昭從本就以為十拿九穩的孫策手上搶了回來,真可算得“一報還一報,公平之極。”

當然,張昭本就沒有說明必然會投靠於孫策,最終居於劉曄屬下,孫策也是沒有資格去怪他什麼。

“嗯,正合吾意,然則此行路遙,非數日之功,往來頗為辛苦,未知可有哪位願往之?”

劉曄對於洛陽那支自己一手建立起來,其中多有自己從代郡時便跟隨的老兵的部曲,自然是極有感情的,這等辛苦又有危險之事,他也從來不願主動點名誰人前往,為的就是留給真正有膽識而又有能力之人出頭機會。

“乾願往……”

要膽子夠大,同樣也有隨機應變的本事,還要並非居於要職,不能輕易脫身,滿足這點的並不多。眾人側頭向發聲之處望去,隻見不是最近剛從鄭玄處薦於劉曄的孫乾又是何人?

劉曄任人,不論親疏,隻講才能和功勞。破格重用不是沒有,趙雲,太史慈,張昭,陳群都是如此,但他們同樣很快以實際的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才能。而孫乾由於初至,雖有名聲極大的鄭玄薦書,此時內政人才頗為充足的劉曄卻也不急於將其任為高官厚職,卻是有教其緩緩表現出才能,然後步步高升了。

這麼作,自然有它的好處,原因很簡單,正可以為其餘後來投靠之人作出表率,證明劉曄任人惟才之舉實質名歸。

“公祐智計過人,今願前往,本牧自是放心,此行卻需牢記吾之意思,現今並非迎天子之機,先抽身事外,冷眼旁觀方為正理,汝可知曉?”

對於孫乾,劉曄雖然不能完全清楚其曆史上經曆如何,但隻憑著他現時的見識眼光,不需太多試探,隻要幾個問題便可清楚知曉一人之深淺。

而孫乾的寵辱不驚,不僅長於內政之術,更屬有謀略之人,真要比較起來比之於糜竺卻屬於伯仲之間,難分高下!

憑著前麵那些條件,孫乾也確實便是最為合適人選,雷厲風行地作出決斷,便是劉曄在有了合乎自己意向的決策後一貫的作風,立時便有陳群親書劉曄之書信,再拔同十五人騎兵作為護送之人將孫乾護著越豫,兗二州而至洛陽。

整個過程不過一刻鐘,然後孫乾稍作準備,一個時辰後一行人便已出郯縣西城門,而向著洛陽疾行而去。

這一天是四月三日,正是劉曄休息一天之後,恢複精神下最先開始的一次議事,以及處理各種公務。

……

“聽說兄長已帶二嫂至於徐州,妹立時便向夫君請來看望,兄長可願讓我好生看看這位早有名聲的嫂嫂?”

四月七日,當劉曄接到貂蟬來到郯縣求見消息,親自往見後,一番寒喧罷卻是立時聽到貂蟬如此說道。

“原來秀兒卻是為此而來,我先時倒以為真便是為看望為兄而來呢!你與琰兒同為這世間有數之奇女子,必然會有極多共同語言,正好她這幾日還未從長途行進中好生恢複過來,也是頗有些悶氣,秀兒卻與她聊聊知心話卻也是好事!”

對於是否應當利用自己與貂蟬的親近關係,對於呂布多加強些控製,劉曄的態度是極為不屑的。對於這等陰謀陽謀,或叛或忠,以及戰爭打殺之事,劉曄的態度從來都是“讓女子離開”,不想讓她們涉足於這些紛擾不已,充斥著人性陰暗以及磨滅之事中。

甚至於關於呂布屬下兵士不守紀律,零星有搶掠之事,劉曄也不打算借貂蟬之口為呂布作些告誡。還是由得她們能在自己這片小天地中,能儘量的快樂地生活過每一天……

“秀兒早知兄長必然會如此通情達理,倒是尚有一問想再詢於兄長妹來時夫君臉上神色多有些不自然,問其不答,我亦難以知曉究竟,難不成卻是夫君與兄長之間有何糾紛之處?”

劉曄的苦心,以及刻意的忽略,並不能瞞過察人至微的貂蟬,想到了她來此之前呂布那麵上頗為難看的臉色,貂蟬倒也不急著立時離開驛館而至劉曄府坻中去見聞名已久的蔡琰,倒是先擔心地問起此事來。

“奉先果然是胸中藏不住事之人,這倒被你看在眼裡。既然秀兒有問,吾作些回答便是——奉先之屬下兵卒稍有些出格之事,吾僅是去信教奉先多加管束,稍作收斂罷了。十指儘有長短,近萬兵馬當然更是良莠不齊,其中多有素質極差者,並不能全責於奉先之治軍不嚴了。這亦並非極大之事,秀兒莫要多想,我與奉先自會妥善處理個中細節。”


最新小说: 世界明星之王 規則怪談:我的妹妹不對勁 無限 考公後,我靠美食係統殺瘋 重生97,平平淡淡才是真 朱門辭:瑾王爺的仵作妃 神詭世界,我有特殊悟性 我在星際戰場撿天賦 山村野醫 火影:是,宇智波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