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局中局!
車子離開市政府,開出市區,向長湖區行政中心行駛。儘管前麵還有一大堆麻煩的問題等著他們,梁健看到路邊冬日的風景,心情一下子有些複雜起來,過了這麼一段時間,自己又坐在了回長湖區的路上。
胡小英似乎察覺出了梁健情緒的變化,問道“回長湖區什麼感覺啊?”
梁健說“說不出來,長湖區是我呆了這麼久的地方,我希望長湖區變得更好!”胡小英說“我真要感謝宏市長,能舍得讓你來幫我忙。”
梁健笑道“我最多也就幫胡書記擋擋群眾扔過來的飲料罐而已。”
說到飲料罐,胡小英說,你額頭上的傷口沒結痂,要不要先到醫務室去處理一下。梁健搖頭說“放心,沒什麼大礙。還是工作要緊。”
胡小英微微點頭“那呆會你先到我辦公室,我那裡有消毒酒精棉。”
梁健謝道“不會有什麼事的。”胡小英道“消消毒,很快的。”
車子即將到區政府大廳時,梁健接到了市外宣辦主任李俊的電話。李俊說,他們已經了解了當時在群眾上訪現場拍照的那個人。此人真是一個記者,他是浪潮的記者,名叫楊善。
梁健警覺起來,問道,這個記者為什麼會突然出現在那裡。李俊說,我們也問了,他回答說,是路過,正好看到這裡鬨哄哄,就停下來看看。梁健問道,你們有沒查看他手機中拍了什麼?李俊說,他不讓看,我們也不好強行搶他的手機,現在記者是無冕之王,很多地方對待記者稍稍粗暴一點,結果事情鬨得不可收拾。
梁健想想也是,這件事情不能魯莽操作。他說,你們有沒留住他,彆讓他回寧州去。李俊說,我們沒能留住他,他說單位裡還有緊急事情要處理,他就開著自己的車走了。
梁健心道,這外宣辦到底是怎麼做事的,事情還沒有弄清楚,就讓他這麼走了?!如果他把那些照片發到了上,這件事就又有得忙了!梁健克製著不滿,道“辛苦了,其他事情,我們會跟你們副部長聯係的。”
一個浪潮的記者,突然出現在了群眾鬨訪的現場,絕對不是什麼“剛好路過”的巧合,記者絕對不會是路人甲。胡小英聽梁健說了後,道“看來真有人想在背後搞事啊,這件事情你得趕緊跟宏市長說。”
梁健撥了宏市長的電話,報告了有關情況。宏市長對梁健的警覺很滿意,說“梁健,你很不錯,這件事情的確需要密切關注。我這就給宣傳部副部長程語打電話,讓她去浪潮跑一趟,把這件事情給消化掉。你專心在長湖區做工作就行了。”
接下去的事情,就交給宣傳部去做吧。梁健跟著胡小英走進了區府大廳。
等電梯的時候,碰到了幾個人,以前在長湖區的時候都認識,他們紛紛主動向胡小英和梁健打招呼。這些人裡,有好幾個都想跟梁健再多套套近乎,但鑒於胡書記在旁,又不敢多說。
胡小英和梁健站在電梯口,其他人就都在他們身後圍成了一圈。電梯打開,這些人讓胡小英和梁健先進去,再進入了電梯,幫他們按了電梯按鈕。
大家對胡小英和梁健畢恭畢敬。梁健想起了曾經在區委組織部也有過窩囊日子,現在情況徹底改變了,人家對待他就如對待區領導一般。這就是位置決定待遇的事情。
到了電梯門口,區委辦朱懷遇、蔚藍已經等在了電梯口。先前,梁健是臨時通知胡小英趕去市裡的,胡小英也就沒有來得及通知朱懷遇和蔚藍,就一個人去了。
這會朱懷遇聽說胡書記已經回來,就和蔚藍趕緊來到了電梯口迎接。他知道區裡出了事情,這種情況下,自己最好緊跟在胡書記身邊,隨時聽候差遣,這是作為委辦主任的本職工作。
朱懷遇看到梁健也跟著來了,有些意外,同時也感到驚喜。他的確也好久沒有見過梁健了。梁健朝他會心一笑。接著,他又瞧見了胡小英的秘書蔚藍,突然見到梁健的蔚藍心裡一怔,竟然忘記了打招呼。
梁健心裡也是一跳,他和蔚藍的關係非同一般,但是在這種場合,都得隱藏起來。梁健略帶熱情地道“蔚藍你好。”
蔚藍這才回過神來,平時機敏靈活的她,這會顯得略微笨拙“梁……處長。”
接著,蔚藍瞧見梁健微微紅腫、有些破皮的額頭,關心地問道“怎麼回事?需不需要叫個醫生?”梁健搖頭“沒什麼大礙。”朱懷遇道“我還是叫醫務室的人來一趟吧,畢竟流血了,最好消消毒。”梁健堅持說“不必了。”
見梁健不想看醫生,胡小英就說“我辦公室裡有消毒棉。”朱懷遇和蔚藍也就不再堅持,在前麵引路,帶他們進了胡小英的辦公室。蔚藍給他們倒茶。
事畢,朱懷遇說“胡書記,有事情你就叫我們。”他知道胡小英和梁健的關係不一般,這會梁健來了,肯定有什麼事情要商量。胡小英點了點頭道“你們去忙吧,待會我還要去區信訪局,到時候,你跟我們一起去。”
朱懷遇忙說“好”,就退了出去。
胡小英坐在位置上,開始在抽屜裡翻找。梁健說“胡書記,找不到就算了。”胡小英說“現在隻有我們兩個人了,你還叫我胡書記?”
梁健記得,前不久在七星島農莊,胡小英、康麗和梁健約定,私下裡的時候就不叫職務了,叫姐弟。梁健瞧瞧周圍,有些為難,這到底算不算“私下裡”?畢竟這是在胡小英的辦公室,自然就有種不同私人空間的氛圍。隻是胡小英讓自己這麼稱呼,他也不好太公事公辦,就說“姐,找不到就算了!”
“怎麼好算了?唉,找到了。”胡小英從辦公桌後麵抬起頭來,從衣領裡露出了雪白的肌膚,梁健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滑下來一分,直到胡小英坐直了身子,梁健的目光才被阻斷了。
胡小英從位置上站起來,對梁健說“到沙發那邊去,我給你塗消毒酒精。”
梁健愣了一下,區委書記給自己塗消毒酒精?梁健真是有點適應不過來“胡書記,還是我自己來好吧。”
胡小英已經走向一旁的沙發了“你看,你又叫我胡書記了。你彆把我看成是區委書記,看成你姐就行了。你幫姐擋紅牛易拉罐,我給你塗點消毒酒精不算什麼。快過來吧。”
梁健心裡有點過意不去的是,畢竟下麵區信訪局的人還在跟上訪群眾對話,自己卻在這裡讓胡小英幫助擦拭額頭,恐怕也太有點過意不去了吧。
胡小英似乎摸透了梁健的心思“如果再磨蹭,我們就不能早點下去做上訪群眾的工作了。”
梁健聽胡小英這麼說,明白了胡小英心裡,其實也一直想著群眾上訪的事情,也許她就是擔心自己傷口會發炎之類的,所以一定要先給自己用酒精棉消毒。這麼一想,梁健就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走向沙發。
胡小英的辦公室在最東麵,沙發又在落地窗前,樓下有棵樟樹,即便是在這種隆冬時節,也是鬱鬱蔥蔥、綠蔭如蓋,讓人眼前一亮,一掃陰霾,隻是時光已近傍晚,陰影已經拉長,光線也微微暗淡。
胡小英說“坐下來吧。”
梁健就在沙發上坐下。胡小英沒有坐下,站在他的旁邊,取出了酒精棉,向他的額頭擦拭。
胡小英身子本就不高,梁健坐著,她站著。因為彎著腰,她的胸口正好到達梁健嘴巴的地方。修身的羊絨衫將她豐盈的身子包裹得非常有型,她裡麵或許沒穿內衣,這是職場女人的流行穿著。
胡小英的酒精棉剛觸碰到梁健的額頭,梁健沒有心理準備,被突然而來的“嘶嘶”燃燒般的疼痛,搞得腦袋往後一躲。胡小英笑道“躲什麼躲,這麼大人了,還怕這麼點疼啊”,她的手也就跟上去。
梁健也想,這麼點疼,自己應該不會大驚小怪才對,梁健又坐直了身子,沒想一回身,臉就碰到了胡小英胸前的絨衣。梁健的鼻尖正好觸碰到雙峰之間軟軟的低地,雙頰卻敏感地感受到了隆起的彈性。
胡小英感到了梁健的臉孔,身子後退了一步,手仍舊給梁健擦拭著,道“叫你不用動啊!”
胡小英那麼若無其事,梁健感受著她溫柔的手指,冰涼的酒精棉擦過額頭,頓時渾身燥熱。他恨不得一把靠上去,把胡小英抱在懷裡,臉孔在她飽滿的溫柔之間移動,然後……
各種幻想在一瞬間小宇宙似的爆發,他有種控製不了自己的衝動。人在壓力最大的時候,往往最希望一次放縱……
胡小英的手離開了梁健的額頭,說“好了,消過毒了,應該沒什麼問題了!”說著胡小英就想轉過身去。
梁健的雙手就如失去控製一般,放在了胡小英的腰上。胡小英的腰肢顯得非常有彈性。梁健雙手放上的一刻,胡小英身體似乎顫動了一下,雙眼看著梁健。
梁健也看著胡小英的眼睛,她的眸子裡映出了他自己,雖然眸子中的自己那麼小,燃燒的yu望卻那麼大,讓梁健自己都嚇了一跳。在這種場合,放縱自己的情yu,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過去的。況且外麵辦公室還有蔚藍,這個曾經跟自己發生過關係的女人……
理智重新回到了梁健的腦袋裡,他從胡小英身上縮回了雙手,說道“姐,我們下樓吧!”
胡小英也像突然清醒了一般,轉過身,走向辦公桌,說道“好吧,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得理一理思路,接下去該設定哪幾條工作原則,既可以讓群眾信服,又不能讓國家利益受到太多損失。”
兩人談起了公事,身體裡的渴望和迫切之情,如洶湧的潮水漸漸退卻。胡小英對梁健說“我讓朱懷遇也進來,可以讓他出出主意。”
梁健說“好。”
胡小英打了電話。朱懷遇馬上跑了進來。他拿起了熱水瓶,要給兩人續水,看到他們倆都沒喝水,就又把熱水瓶放了回去。朱懷遇說“胡書記,蔚藍今天身體不是特彆好……”
胡小英像是記起了什麼,說“哦,她跟我說起過。女人每個月都有那麼幾天,她好像反應特彆嚴重,你讓她先回去休息吧。今天晚上你留下來就行了。”
朱懷遇答應了,走出辦公室,交代蔚藍先回。梁健心裡,有一絲疑惑,蔚藍是真身體不舒服,還是因為他來了,覺得尷尬才想回避?不過既然胡小英說,她之前已經向胡小英報告過,那應該不會是假的。梁健也就不再多想。
三人坐下來,就一些細節又進行了商量。商定之後,就下樓向信訪局走去。
為了防止上訪人員打擾機關秩序,信訪局與區委、區政府機關大樓不是同體建築。給他們在東麵的翼樓單獨搞了一層。朱懷遇下樓之前,已經打了電話。區委副書記萬康、區紀委書記諸茂、區信訪局局長朱肖海來到了門口迎候。十麵鎮黨委書記金凱歌還在裡麵跟他們談,沒有出麵。
胡小英沒有急著進去與群眾談,而是對區信訪局局長朱肖海道“先到你辦公室。”
在局長辦公室的小會議桌上坐了下來,朱肖海本要讓人倒水,胡小英阻止道“我們就簡短的商量一下,其他不用準備。”
書記這麼說了,沒人提出異議。區委副書記萬康同時分管政法,他和區紀委書記諸茂也已經跟上訪群眾見過麵了。
胡小英問道“情況如何,群眾有什麼具體的訴求,如何解決?”她這麼一問,其實等於是考驗他們對整個問題的了解和處置方案考慮。
按照規矩,區信訪局局長朱肖海先彙報“胡書記,剛才跟他們談了很多,他們的訴求集中在兩個方麵一是要求加錢,老趙家拿多少,他們也要拿多少;二是要求政府給他們一個交代,到底還有多少貓膩。”
胡小英朝副書記萬康、紀委書記諸茂看了看“萬書記,諸書記,你們看呢?!”
萬康說“這個事情,我之前不是特彆了解,內中情況也許胡書記和周區長比我更清楚,我也不好因為聽了剛剛老百姓的那些話,就隨便亂下定論。不過,我可以保證,我既然分管政法,就會全力以赴做好維穩工作。”
萬康是老油子了,他的話裡,說前期情況不了解,其實就是撇清了與這件事情的關係。你們到底是做錯了什麼,才引發群眾激烈上訪,這跟我沒關係。不過我既然是分管政府的副書記,既然事情出了,我也要幫助維穩。這麼一說,等於是他在幫胡小英和周其同兩個主要領導的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