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英當然聽得出來,不過既然萬康答應全力以赴維穩,她也就不再勉強其他的。
接著,區紀委書記諸茂說“剛才肖海局長,對群眾的訴求,概括是準確的,主要集中在一是希望能儘量多的獲得補償款,二是不信任政府,認為我們工作之中有貓膩。我認為,這兩種訴求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我還認為,如果完全按照群眾的訴求來,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諸茂抬起了右手,說話的時候,做著手勢。一般說話時候,喜歡做手勢的人,都多多少少對工作還有點激情。諸茂繼續道“上訪群眾都希望他們能夠得到和老趙家一樣的補償。老趙家的補償是太高了,如果都按照這種補償辦法,鎮政府和區政府估計都得破產,會造成國有資產的巨大流失,我們是要承擔責任的。另一方麵,對於群眾不信任政府,認為在拆遷中有貓膩的事情,恐怕也不好回答。我不敢說,在拆遷過程中,真的沒有貓膩嗎?我真不敢說,有些乾部肯定利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權,給一些農戶多了,給一些農戶少了,這不是沒有。”
胡小英聽後,手伸開放在了桌麵上,這是一個拍桌子的手勢,梁健注意到了。不過胡小英始終沒有拍。
諸茂講完之後,胡小英臉色沉重“諸書記,你剛才說的後半部分,我聽了很吃驚。在我們的征地拆遷過程中,真有這麼多貓膩?不是以往的彙報當中,都講征地拆遷工作是嚴格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的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胡小英嚴重感覺到了信息的不對稱,以前不管是拆遷工作領導小組,還是十麵鎮的彙報當中,都說在處理拆遷政策時候,是堅持講原則、講公平的。沒想到,諸茂所掌握的情況,跟自己的情況對不上號。
諸茂說“沒出事前,我也不了解情況。出事了,我今天特意給涉及拆遷工作的鄉鎮紀委書記都打了一遍電話,讓他們把實際情況告訴我,否則我就找他們麻煩,查出一起找他們一次。他們這才跟我說了實話,在鄉鎮和村裡,具體簽訂協議的工作人員放水的情況真是不少,老實人吃虧,有關係的人占便宜,還有些群眾隻能塞錢給村乾部,讓他們幫助在補償方麵做做手腳的也大有人在,不正之風在拆遷過程中非常猖狂!”
胡小英平伸的手掌,這時候已經不知不覺握成了拳頭,梁健時刻注意著胡小英的情緒變化。看到,胡小英原本白皙的臉孔,也漲得通紅。
辦公室裡頓時安靜了下來,這些情況其實萬康、朱肖海也或多或少掌握一些的,但是他們都不肯把實際情況說出來。他們害怕胡小英會接受不了,突然大發雷霆。
梁健則感覺到,區紀委書記諸茂是一個敢做敢說的人,他今天說這番話,是想真正解決問題才會說的一番話。
胡小英臉上凝聚的紅色,漸漸地退去,她是極力克製讓自己不要發火。在她看來,發火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這會她已經完全變得理智了,胡小英說“這麼看來,征地拆遷之中的不正之風,得好好治一治了。群眾為了征地拆遷上訪,不是沒有原因,背後原來還有這麼多事情。所以,可以這麼說,這次事情的暴發,倒也是好事,可以讓我們及早發現、及早應對,否則早晚也是要出事的。”
胡小英道“現在大家看看,到底怎麼處理比較好?”
萬康和朱肖海大體都說“也許隻能給上訪群眾提高補償標準,否則沒有辦法讓他們回去。”
區紀委書記諸茂說“現在的難題就是,給了老趙家這麼多的補償款,其他人如果不給,怎麼交代?我曾經想過,是不是可以把老趙家的補償款追繳回來,重新按照大家一樣的補償標準進行補償。”
胡小英道“你的這個想法不錯。”諸茂卻為難地說“可是,後來我想想,這有點行不通啊。”胡小英追問“為什麼行不通?”
諸茂說“一方麵,據說,周區長專門上省委組織部跟老趙的兒子,達成了協議,並將補償給了他們,如果我們追繳,是不是讓周區長徹底臉麵無存?另一方麵,老趙家已經拿去了補償款,這會讓他們還回來,是不是合適?畢竟拆遷補償不是兒戲,我們去追討,說明我們之前工作中有了重大錯誤。”
萬康說“諸書記說得不錯啊。”萬康是不想得罪周其同的,他同時也不想得罪省委組織部乾部三處的處長。萬康作為副書記如今是市管乾部,但如果下次他能夠再上一個台階,到達縣區長的層麵,那就是省管乾部了。要成為省管乾部,就得由省委組織部乾部三處來考察。
三處處長雖不是什麼大官,但真所謂不給你使好卻給你使壞還是很容易的,為官這麼幾年,誰沒有一些或大或小的是非,如果有人在考察中真要找點茬還不容易啊!所以,萬康壓根就不想得罪老趙這個兒子。
諸茂這一說,萬康這一附和,胡小英當然明白了其中牽涉的厲害,讓大家都有些望而卻步。如果得不到萬康和諸茂的支持,胡小英很有可能就變成孤家寡人,這件事就很難推進,即掛帥又出征,很多時候就會馬失前蹄,造成難以挽回的局麵。
梁健當然看明白了大家的顧慮,他感覺如果在根本性問題上不解決,今天這個上訪問題就很難化解,以後也會留下很多後遺症。梁健朝胡小英看過去,並點了下頭。
胡小英很快發現了梁健的目光,又見他很肯定的點頭,她靈機一動道“萬書記,諸書記,市裡很重視,今天宏市長特彆派了梁處長來我們這裡,督促我們開展工作。梁處長以前就是我們長湖區的人,對我們這裡的情況也熟悉,看他怎麼說,他今天的意思也就代表了宏市長的意思。”
梁健朝大家看了看,正襟危坐“各位領導,宏市長非常關注今天這個事情,這不僅僅是長湖區一次普通的群眾上訪事件,也是市裡推進北部新城建設麵臨的一次考驗。這件事情必須得到妥善解決,否則以後北部新城建設將會困難重重。”
梁健頓了頓,似乎給大家時間消化他的意思,然後又道“剛才各位領導在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時,已經把問題點得很準。沒錯,當前要解決的兩大問題一個就是補償款的問題,我們要回答的是到底補償多少,才是合理的!另一個就是公開公正的問題,我們之前征地拆遷過程中,到底有多少是在隱性操作,甚至是暗箱操作。針對這兩個問題,我提兩條措施一是要把過高的不合理的補償款追回,特彆是老趙家的補償款;二是我們要把征地拆遷過程中乾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搞清楚,把隱藏在海平麵下的冰山,變成人人一目了然看得到的晾曬!”
“如果我們沒有這個勇氣,我們其他的工作都不用談了,因為根本就無法推進,即使勉強推進了,留下的後遺症也會後患無窮。”
梁健把話說得很透了。胡小英暗暗點著頭,心道,梁健果然是成長了,考慮問題很有魄力,也很有深度,並且敢講敢說。不過,此時的她不急於表態,她想看看其他人的反映。
萬康臉上露出一絲笑,很難琢磨的笑,說道“梁處長說的道理不錯,但是我現在提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如果梁處長能夠解決,我就支持你的意見。”梁健的目光移向萬康“萬書記,請說。”
萬康道“剛才,你說要把老趙家的補償款追回來。我問,這筆錢誰去追?”事情一深入就具體,一具體就難辦。老趙家有個在省裡當三處處長的兒子,如今誰敢出麵去向他們家要錢?萬康肯定是不敢這麼做的。
梁健看著萬康道“誰送過去的,就由誰去收回來!”萬康針鋒相對“你的意思是要周區長去收回來嘍?那我就放心了,如果周區長真能出馬!”梁健道“請放心,如果周區長不去,我去收回來!”
“既然梁處長有這麼強大的能量,那我就放心了,我支持。”萬康不再說什麼。
諸茂也說出了自己的疑惑“我想問的是,另外一個問題,以往那麼多征地拆遷,如果把所有的征地拆遷補償都重新拿出來核對,也根本弄不清楚哪些補償是合理的,哪些補償是不合理的。”
梁健道“我相信群眾的目光是雪亮的,有時候,群眾希望看到的也隻是我們的一個態度。我們可以先從海歸創業園這個地塊的征地拆遷做起,把村民原有房屋數量、評估價格、補償數字以一覽表的形式進行公示。讓群眾自己來看,如果群眾覺得有不對的地方,隻要能夠拿得出證據,我們就進行糾正,如果拿不出證據我們就按照以往的不改變。從今往後,每一次補償之前,都預先進行公示七天,群眾沒有意見,我們才發放補償款,使所有補償都在陽光下進行,接受群眾監督,這既減少了工作人員手中的自由裁量權,也擴大了群眾的監督,同時也保護了乾部。當然,我這也隻是一個建議。”
諸茂聽了,覺得可行,點了點頭道“虧梁健能夠想得出來,我同意這個做法。”
胡小英又看了看副書記萬康和區信訪局局長朱肖海,他們都沒有意見。朱肖海說“關於對拆遷補償進行公示的做法,我覺得可取,按照我的看法,群眾也會接受。”
胡小英看了梁健一眼,對他的意見被大家接受表示肯定,然後說“那就這麼辦吧。萬書記,麻煩你帶著諸書記、朱局長,把我們的條件向上訪群眾進行宣布,看看群眾有沒什麼反映?我們就在這裡等,我還要向領導報告,讓周其同區長追討老趙家補償款的事情。如果你們那邊實在搞不定,我再出去跟他們談。”
作為區委書記,理應是最後一個出馬的,最好是不出馬,否則工作將沒有退路,這點大家都同意。
萬康、諸茂和朱肖海走出了辦公室。沒多久,區信訪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就拿著熱水瓶和水杯進來了,給胡小英和梁健沏上了茶。剛才討論了一番,胡小英和梁健都有些口乾舌燥,這杯茶倒是非常及時。
梁健瞧了瞧碧綠的茶水,開玩笑道“姐,朱局長這裡的茶葉不比你的差啊!”胡小英也看了看這杯綠茶,喝了一口,味道不錯“隻要他們工作乾得好,茶葉喝好一點,我也不去管他們。”
這就是胡小英抓大放小的地方吧。梁健道“關於讓周區長去追討老趙家補償款的事情,不知道宏市長會不會同意?我得向宏市長專門做個彙報。”
胡小英說“這件事情,你彆出麵了。還是我來打電話吧。”
梁健雖然剛才向萬康做了承諾,說不能讓周區長追討補償款,他梁健自己去追討。話說出來簡單,真要做起來卻難得很。周其同怎麼可能會聽梁健,去做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這隻能依靠上級領導。可這事事先還沒有征得宏市長同意。
胡小英知道這事對梁健的難處,她就主動幫他挑了。梁健隻有感激的份兒。胡小英立刻給宏市長打了電話,把他們工作的進展情況說了。宏市長對他們的工作方向基本是讚同的,胡小英就順便說了,一定要請周區長去追討補償款的事情。
宏市長那邊沉默了一會,說“今天,高成漢書記找周其同同誌談了話,我問問他,有沒涉及這方麵的內容。”
一會兒,區紀委書記高成漢打了電話給胡小英“我讓周其同同誌寫檢討給我,如果他沒有涉及這方麵的內容,我會提醒他。”胡小英道“高書記,這件事情時間緊迫,最好是周區長明天就能把這筆款子追討回來。”高成漢道“我有數了。”
胡小英和梁健在區信訪局辦公室裡等待談判的消息,一個小時過去了,萬康和諸茂他們卻遲遲沒有回到辦公室,兩個小時過去了,談判還在繼續。
梁健對胡小英說“姐,我下去看看情況。”胡小英心裡也有些不定,點了點頭。梁健來到辦公室外,樓道裡的銀光燈亮著,感覺稍稍淒慘,從樓梯上,傳來了講話聲。梁健聽出其中有諸茂的聲音。
接著也有萬康的聲音。
梁健就不下去了,在樓梯口等他們。萬康、諸茂、朱肖海和金凱歌果然上來了。看到梁健後,萬康道“領導久等了吧?還好今天的工作算是結束了!”
諸茂拍了拍梁健的肩膀“你的主意還是挺管用的。”梁健謙虛道“不是我的主意,是各位領導能力強。”
金凱歌也搭了搭梁健的肩膀“因為我們這裡的事情,害得你晚上也加班!”梁健說“隻要問題能解決就行。”
胡小英看到他們,從座位上站起來“怎麼樣?”
萬康簡單彙報了情況,上訪群眾聽說政府要去追討老趙家的款項,這兩天還要將歸國人員創業園地塊的拆遷補償以清單形式進行公示,他們也就沒話說了。上訪群眾說,明天看看政府是不是真能做到,如果做不到他們就繼續到市裡、省裡去上訪。
胡小英問道“他們人都已經散了?”朱肖海道“已經散得差不多了!”
胡小英道“今天辛苦大家了。關於老趙家補償款追回的事情,我已經向領導作了彙報。另外一項工作,那就是歸國人員創業園地塊拆遷補償公示清單的事,要麻煩金凱歌書記,今天晚上組織人員加班,在明天下午之前,把清單列出來,並進行公示,能不能完成?”
這時間要求太緊,對金凱歌來說絕對是一項挑戰,這些清單分散在各村,要集中起來,就得連夜把各村支部書記和村長,以及鎮拆遷辦成員全部召集起來,這難度就有點大了,基層乾部會罵娘。但遇上了這種緊急情況,根本沒有推脫的餘地。金凱歌咬咬牙道“沒問題,胡書記,我這馬上就去辦!”
胡小英道“辛苦了,今天晚上我也不回去了,在辦公室裡等,凱歌,你有任何事情,可以隨時給我打電話。”
金凱歌聽到胡小英的稱呼變成了“凱歌”,知道剛才自己的表態讓領導滿意,就道“胡書記,你可以先回去休息,真有事我打電話給你,在家裡也沒事。”
胡小英堅持說會在辦公室等,其他人也沒有辦法。諸茂說,他今天晚上也不回去了,反正已經這麼晚了。萬康說“我年齡比胡書記大,這把身子骨也不行了,晚上我還是回去睡覺了,有事情電話聯係。”
胡小英也不勉強,點了點頭。
凡是留下來的人,都各自回了辦公室。朱懷遇問梁健,是不是去胡書記辦公室休息一下。梁健考慮到,胡小英畢竟是一位女領導,如果自己一整夜呆在她的辦公室,即便不發生任何事情,恐怕也會惹人口舌,就說“我還是去你那裡休息一下,胡書記也可以在沙發上睡一會!”
朱懷遇道“這樣也行,我們也好久不見了。”胡小英聽他們這麼說,也明白了梁健的顧慮,就說“那我回辦公室了。懷遇,你可以安排點宵夜。”朱懷遇趕忙道“知道了,胡書記,待會需要給你送點嗎?”
胡小英說“不用了。晚上我不吃東西。有事情隨時叫我。你們聊聊吧。”
胡小英進了辦公室後,朱懷遇讓梁健進了自己的辦公室,並且關上了門。平時隻要書記在辦公室,他的辦公室門一般都是開著的,這樣隻要書記輕輕喊一聲,他就能馬上聽到,第一時間跑過去。從這方麵來說,朱懷遇的服務是相當到位的。
今天既然書記說,她要休息一會,一時半會也不會來喊他。他就索性關上房門,與梁健好好聊聊了。
朱懷遇從抽屜裡取出了兩樣東西。一個是一塊普洱茶餅,另一個是一盒蘇煙。朱懷遇跟梁健這麼多年的朋友,知道梁健喜歡喝茶,煙也是抽的,因此才從抽屜裡特意拿出了這兩樣東西。
隻有他們兄弟倆了,梁健便開起了玩笑“這茶這煙,又是從哪裡來的?”朱懷遇趕緊辯解道“我哪裡有地方去啊。這兩樣東西都是從正規渠道來的,哪裡像你想得那樣啊!比如這普洱茶,是政協一位老領導去雲南,帶回來送給我的,你說算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