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巫!
入夜。王杳麵朝天,平躺在地上,在他頭、雙手、雙腳旁點燈,共燃了五盞;在屋子東北處(招魂鬼之方位)樹了一麵招魂幡。準備已畢,端木手持一枚銅鈴,邊搖邊繞著王杳慢慢行走,低聲唱著招魂之咒。眾人見端木神色莊重,步姿輕盈,向東北方唱曰“魂兮歸來”,衣裾無風自曳,一時都靜觀不語。端木慢行輕挪間一圈舞畢,收了勢,卻見招魂幡依然毫無半點動靜,隨後燈火油儘熄滅,屋子裡一片靜默。
“稍待片刻。”黑暗中端木淡淡說道。
一盞茶功夫過去,靜默依舊。
“點燈。”
燈火再次燃亮,王杳依然一動不動平躺在地上,失魂依舊。
咬了咬唇,端木坦白承認道“招魂失敗了。”
不知是誰歎息了一聲,氣氛一時悲戚起來。
王母淚已乾,無助地癱坐在地上;王父扶起妻子,自己也低頭閉目。其餘人欲安慰,一時也尋不出話來,隻能默而不語。
還是端木打破沉默,她簡練說道“王大伯,王大娘,我會去洵山尋回令公子魂魄,請兩位暫且等候幾日。現在先行告辭了。”
端木慢慢行了個禮,望了王父王母一眼,轉身離去。
“哎!”陳羲衝她喊了一聲,端木置若罔聞,依然自顧自走著。陳羲向王父王母賠禮道“二位請勿見怪,端木就是這個脾氣。”
王家二老苦笑著搖搖頭,王父道“因犬子一事,耽誤大家大半日時間,在下深感愧疚。無論如何,端木姑娘已儘力,在下隻有感激,不會有任何見怪之意。”
陳羲認真說道“陳某相信端木姑娘之通靈能力,且她為人言出必行,既她已答應二老,就定能尋回令郎魂魄。請二老寬心靜候幾日。”
“是的,端木姑娘的本事,我有親眼目睹,她絕非普通巫女。舅父舅母請放心。”田獲也幫腔道。
王父王母見陳田二人言辭肯定,暫且寬心,勉強笑道“請轉告勞端木姑娘有勞了,亦麻煩二位了。”
“那陳某亦先告辭。”
“請。”
陳羲沒走幾步,瞥見書案上有一卷楚辭,正翻到《山鬼》那麵,心裡一動,想著端木也許用得上,遂對王家二老道“此卷楚辭,陳某可以借走嗎?事完後定當歸還。”
“可以。陳大人請自便。”
陳羲道謝,快步走出王家去追端木。
騎馬轉過了一道街,陳羲就望見端木騎著火耳在前麵等著。
在等我?陳羲想著,策馬上前,對端木道“你倒好,一走了之,剩下我和田獲安慰王家二老。”
“事情還沒解決,本姑娘更不是一走了之;而且告慰二老最好的方法是早日尋回王杳之魂魄。”端木冷冷說道,然後手一伸,道“楚辭拿來。”
“”
“你在王家借了王杳的楚辭,也省去我再準備一卷的功夫了。”
“你如何得知我借了?”
“衣服裡露出來了。”
“燃五角燈,樹招魂幡,搖招魂鈴,魂魄仍不能歸來的話,隻有兩種可能。”兩人策馬慢行,端木向陳羲解釋道。
“第一種可能自然是魂飛魄散,第二種是?”
“——是魂魄被鬼或神抓住圈住了,不得自由,不在陰亦不在陽,無法回到肉身。”
“那極有可能是洵山之山鬼抓住了王杳魂魄。”
“正是。”
端木側過麵,陳羲看不清她的表情,卻聽得她又道“明日一早,陳大人田大人,還有我和茯苓,四人一起前往洵山,會一會”山鬼”。”
陳羲應了聲“好”。
天色放晴。無雪。
洵山一半被銀雪素裹,一半被紅梅籠罩。
雪映梅增豔,梅襯雪增香。
雖未到達山頂的紅梅花花海,但也能呼吸到幽幽的梅花香氣,陳羲田獲幾乎忘了上山的目的,原本沉重的心情漸漸放鬆,連步伐也變輕快了。
端木走在二人前麵。今日她將頭發全部盤於頭頂,用一根簪頭雕刻成梅花的碧玉簪子挽定,並束了一頂高高的竹冠,將烏發藏於冠內,身著青色菱花紋衣緣的白色垂胡袖曲裾,打扮一如男子;較平日秀麗外更顯眸清如冰,平添了幾分俊朗。
婢女茯苓依然身著素色襦裙,默默跟在最後。
四人行至山腰涼亭,端木四周張望了一下,道“我們入亭歇息罷。”
一路亦見不少遊人上山賞梅,涼亭內卻空無一人。端木對此頗為滿意,小歇一會後,道“田大人,接下來我陳大人一起進入梅花從,麻煩你守在外麵暫時不讓他人闖入。”
田獲應道“行”。
端木又轉身交招魂鈴給茯苓,道“你拿著招魂鈴站在東邊戍位,不可走動,靜靜觀看,察覺到不妥時才搖鈴,明白?”
茯苓點頭道“婢子明白。”
“那麼,拜托了。”言罷遞了個眼色給陳羲,二人一同走入梅花叢中。
端木從懷裡掏出那卷楚辭,遞給陳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