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的賣身契拿來!”
老鴇招手叫來一個心腹的丫環,解下一串鑰匙遞與她。那丫環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看著那一堆珍寶,又惋惜地看看解語,才向後麵去了。
郭旗雷厲風行地處理完諸般事宜,當即便下令上路返回帝都,不願再多耽誤一日。
因旨中隻說將孟優壇押回,並未說要戴枷係械,郭旗便為孟優壇安排了一輛小車,前後有數十騎兵士圍擁。這樣一來,既給孟優壇留了些體麵,又不怕他會逃跑。
然而再怎麼掩飾,也改變不了事實。
孟小王爺被欽差抓了,正要遞解回帝都受審!
這個消息隨著王府中逃散出的下人,迅速傳滿了附近的大街小巷。
不待郭旗與車裡的孟優壇、隨行的百餘騎士兵走出城門,聞風而動趕來看熱鬨的百姓,已密密麻麻站滿了街道。
郭旗一騎當先,控馬而行,百姓的竊竊私語不時飄入耳中。
“……不是一直受皇上寵愛麼?怎麼突然就……”
“莫非是皇帝惱小王爺不學好,要教訓他一頓?”
“哪兒有這樣教訓的?”
“也不知小王爺還會不會回來……”
“可彆另派個誰過來,孟王爺祖孫三代,對咱千州那是沒話說……”
…………
他們議論的聲音都不約而同壓得很低,但因有不少人在說話,那些竊竊私語混合到一起,便成了一種奇異的嗡嗡聲,像是嘶啞的二胡,調子越拉越尖。
驀然間,一個拔高的嗓音猶如清越的琵琶,乾脆利落地切入這嗡啞的二胡聲中,清越激澈。
“欽差大人!請留步!”
眾人循聲望去,看到一個粗布長辮的女子,正上氣不接下氣地朝郭旗一行跑來。
郭旗示意兵士停步,揚聲問道“姑娘所為何事?”
“婢子是王爺的丫頭,恐王爺路上無人照料。還請欽差大人網開一麵,讓婢子隨行。”
郭旗正皺眉打量這麵貌嬌豔的女子,未及他發話,一旁孟優壇聽到那珠圓玉潤的聲音,心中一驚,掀開車簾一看,赫然正是那人。
“解語?!”孟優壇失聲驚呼道。
有離得近的人聽到那個名字,當即喧然“解語?是那個花魁解語?”
“看這模樣,一定是她!”
“她幾時又變成了小王府的丫環?”
“小王爺向來是她的入幕之賓,此次小王爺有難,她竟然肯挺身而出。”
“誰說凡塵中沒有奇女子?”
…………
看到這出堪比戲文的場景,眾人不覺都興奮起來,議論之聲也較方才大了許多。郭旗將那些話一一聽入耳中,心裡便有了數。幾分感慨,幾許喟歎,說到口邊,卻是冷硬而不近人情的“待罪之人,要丫環何用?”
解語雖不明白孟優壇究竟犯了什麼錯,但憑著聽來的一星半點,她當即反駁道“欽差大人此言差矣,小王爺此次隻是奉旨赴帝都,爵位封地等仍在,他仍是孟府王爺。以王爺之尊,便是奴仆成群也不為過。隻是小王爺體諒此次欽差大人行路辛苦,是以減省排場,隻用婢子一個丫環侍奉。請欽差大人明察。”
眾人聽了解語這一番話,皆在心中暗讚這女子果然伶牙利齒,機靈巧變,不負解語之名。
她因擔心這欽差對孟優壇不利,是先點明了孟優壇此刻隻是嫌犯,仍舊是王爺,暗示來人不可待慢;又將她的到來說成是孟優壇為行路便利而簡省仆從的一番苦心,以博取同情好感。
郭旗定定看了她一會兒,忽然笑了一笑,道“姑娘說的不錯。”
說著揮手示意,圍在馬車前的兵士便閃身讓出一條道來。解語欣喜地說了一聲“多謝欽差大人”,走到車前,揭開簾子坐了進去。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