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盛世文娛!
一張張譜子翻看,黃飛飛越看越激動。
她終於明白了秦川所說的苦情大歌的含義。
那是一種能把傷痛唱進人心的情歌。
有故事的人,絕對會引起強烈的共鳴。
這些歌,並不是優雅的悲傷小調。
而是一首首撕心裂肺的傾訴、呐喊。
“三哥,這些歌真是太好了。不用看曲,光看詞,就已經很讓人感動了。”黃飛飛激動地誇讚道。
秦川回道“現在明白我說的意思了吧。
這種苦情大歌,詞比曲更加重要。
讓人聽後,不自覺地就會有代入感。”
“每一首都是主打歌級彆,當鑽石級唱片的主打歌都綽綽有餘。
這麼高質量的歌曲,全都放在一張專輯中,太可惜了。”黃飛飛感歎道。
秦川笑了“嗬嗬,那你自己想清楚。
這張專輯可是你徹底轉型的關鍵,能不能在樂迷心中植入你苦情天後的標簽,就看這一下了。
當然,如果你不在乎,十首歌你留著慢慢用也行。
反正債我已經還清了。”
“三哥,人家就是感歎一下嘛。
這不是擔心,十首歌全用完後,以後你再不肯替我寫歌了嗎。
好羨慕若筠啊,這種歌,她想要多少就有多少。”黃飛飛可惜道。
秦川樂了,打趣道“那還不容易,你也簽到我公司來啊。”
“你當我不想啊?
要不是萬總對我有知遇之恩,而且一直以來都對我很好。
不然,我自己出天價違約金也要簽過來。”黃飛飛無奈回應道。
秦川笑笑不語,債一還完,人都感覺輕鬆不少。
雖然當初是一場交易,可畢竟還有點人情在裡麵。人情債,不好還啊。
沒有債務關係,這以後誰想再邀歌,就看自己心情了。
讓黃飛飛帶著譜子回去練習,等自己製作完編曲伴奏,再幫她錄製專輯。
秦川喊來了徐天,把《還珠格格》主題曲《當》的譜子,放在了他的麵前。
徐天拿起譜子一看,不知道秦川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三兒,拿這首歌給我看乾嘛?”徐天開口問道。
秦川解釋道“這是公司投拍的電視劇《還珠格格》主題曲,你來唱一下。”
“啥,唱電視劇主題曲?”徐天驚訝道。
徐天有些抗拒,對於玩搖滾樂的音樂人來說,唱流行搖滾已經算是向市場妥協了。
再唱流行歌曲,還是這種情歌,而且是電視劇的主題曲,那更是無法接受的事情。
秦川氣道“電視劇主題曲咋了?你可彆不識好歹,這種機會,彆人搶都搶不到。”
確實,以秦川的估計,《還珠格格》熱播後,這首主題曲也將徹底紅出天際。
演唱者無論是誰,以這個時空的版權保護,也能憑借這首歌大賺一筆。
如果是知名歌手演唱,那更是如虎添翼。
而且,這首歌在前世原版,本身就是流行搖滾的方式演唱,完全適合徐天發揮。
見他還一副嫌棄的樣子,秦川就來氣。
要不是稀罕他的冒煙嗓子,秦川用得著他出馬?
“嘿嘿,啥意思,你和我說說,我這不是不了解情況嘛?”徐天皮厚地問道。
秦川隻好耐心地解釋道“公司投拍電視劇《還珠格格》,將在春節檔於燕京衛視播出。
要知道,我可是和他們簽了對賭協議的。
按我的預測,現象級的收視率肯定沒問題。
你懂啥意思了嗎?”
“這部劇是要大火啊?那主題曲不也得大火?”徐天將信將疑地問道。
秦川最後解釋道“你愛唱不唱,回頭我就安排其它人唱。”
“彆,彆,我唱還不行嗎。”徐天不在糾結。
根據他對秦川的熟悉,這事肯定是件大好事。
盛世文娛公司,除了奇點樂隊和唐若筠,剩下就屬他有牌麵了。
秦川自己不唱,能第一個找他,說明他認為這是個大好處,應該給自己才對。
否則不至於找自己來唱這首主題曲的。
反應過來後,徐天馬上答應下來。
秦川樂了,這家夥,就不能好聲好氣的溝通,非得要連蒙帶嚇才行。
好好說,他還不一定能信。
秦川繼續解釋道“這歌,你就按照流行搖滾的範兒唱就行,也不算委屈你。
回頭我再讓主演們,合唱一個普通版本。
兩兩一對比,就襯托出你徐天王實力唱功了。”
“嗐,不至於,我老徐還需要彆人襯托嗎?”徐天傲嬌道。
秦川鄙視道“你以為是為你啊,我是為了電視劇宣傳。”
“得,算我自作多情。”徐天無奈道。
秦川囑咐道“你回去練練歌,過兩天咱們就把這歌錄出來。”
“沒問題啊,這歌又不難,一兩天就練好了。”徐天滿不在乎地說道。
秦川見他那嘚瑟樣兒,很不待見。話一說完,就把他趕跑了。
《還珠格格》主題曲的配樂,等過兩天這一期《樂夏》錄製完成,再抽空製作出來。
《還珠》劇組那邊進展順利,秦川又開始思考起武俠電視劇的事情了。
這時,他深深的感覺到,做影視確實比音樂難多了。
做音樂,個人能力強的話,完全可以一人包辦。
可是影視卻是個團隊工作,尤其是多個影視項目一起開展的時候,更需要多個團隊分頭執行。
可盛世文娛公司,才成立半年多時間,哪有那麼多的人才儲備。
光是《還珠格格》劇組,都是臨時拚湊的。
就這,還是經胡勝介紹了張旭做導演後,才能放心的啟動項目。
如果想拍《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等武俠劇,難道要等張旭把《還珠》拍完才行?
可盛世文娛公司,總不能永遠指望張旭一人吧。
就算是自己也上,以後也還是不夠用啊。
難道,還得找胡勝或其它朋友幫忙推薦導演人選?
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啊,一個影視公司,還是得有自己的人才獲取方式才行。
秦川於是,開始回憶前世一些大影視公司和大視頻平台,是如何獲取人才的。
想著想著,一個想法慢慢在心中浮現。
不如嘗試廣發英雄帖,這樣才是最好的方式啊。
人才自己培養,周期太長。
對盛世文娛公司來說,不能解決目前的人才緊缺問題。
但如果直接向社會招募,又會引來很多欺世盜名之輩。
對這些人,萬一應對的不好,反而會惹很多非議。
不過,有個好方法,正好適合盛世文娛公司目前的狀況。
那就是前世很多影視公司和大視頻平台都用過的方案——青年人才計劃。
前世,有不少導演、製片人、編劇,都是通過各大平台的青年人才計劃脫穎而出的。
比如前世的大導演寧浩,就是通過四大天王之一的劉德華啟動的“亞洲新星導”被挖掘出來的。
當時華仔計劃是在全亞洲範圍內,挑選6名年輕導演,並資助他們拍攝電影。
最終寧浩導演憑借《瘋狂的石頭》一戰成名,變成了內地首屈一指的商業片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