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十年前才打算放開對外招生規模時,或是要避襄陽本地書院勢力,就主動遷到與漢江隔江對望的樊城府。
也因如此,區區十年間,在黃州籍商人的不斷讚助下,這黃州書院名頭,已經在荊州附近傳開了。
從王國寶言辭之間,他們王家也該是為黃州書院的建立和成長添過磚加過瓦。
說到這裡,王國寶突然問謝玉是黃州書院幾等生?
見謝玉不明白的表情,王國寶又向謝玉做出解釋,在黃州書院讀書的新生一般分為三等:
一等生,一年束修六兩金,甲院讀書,享一日三葷素餐,獨立院舍,可帶幾名服侍的下去。
二等生,乙院讀書,一年束修四兩金,享一日三餐素食,單人宿舍。
三等生,丙院讀書,一年束修二兩金享一日兩餐素食,四人舍。
謝玉暗罵吳家人一聲,倒也不太怨,隻是利用信息差,坑自己一下罷了。
真有六兩金的束修,人家送自己人到襄陽書院豈不是更好。
無論小胖子王國寶說的黃州書院再好,也難和老牌的襄陽書院比較的。
見謝玉神色,王國寶也是寬慰說:“無事,不過三等生,隻要謝兄弟認真讀書,在月考中取得好成績,黃州書院自會替謝兄弟升院的。”
那一旁小廝確嘟囔一句,“再升也不過乙院,可不敢和少爺的特等院比的。”
雖這樣說了,得到王國寶一點訓斥,但謝玉看王國寶神色,明白他就是想享受這種參差感覺。
於是,謝玉配合問,“王兄,不知這特等院是何院?”
王國寶:“也沒什麼,不過蒙祖上蔭庇有些獨立的院舍罷了。”
雖這樣說,但這炫耀感是怎麼回事!
謝玉也理解,不就人前顯貴,和衣錦還鄉的道理是一樣的。
同樣這這表明,謝玉換個環境的選擇沒有錯,雖還正式入讀那黃州書院,但從小胖子王國寶眼神中看自己已經不算奴仆下人,而是同等身份之人。
隻還未說太多,王家接小胖子的馬車已經過來,既然是同等身份,謝玉拒絕了小胖子邀請一起上馬車的提議,而是說想看看這樊城風貌。
其實是謝玉肚子真餓了,畢竟在船上這兩三日,食物有吳家人提供,人家也隻按小孩食量,給謝玉一份,實在不夠吃,要不是,之前用儲物空間在唐縣采買了些食物儲備墊底,早就餓瘋了。
隻尋了一下,不愧是比鄰漢江、漢水與唐白河交彙之地,魚米之鄉,米價比唐縣還便宜幾分,更便宜的是魚肉比米價還便宜。
如此轉了轉,最合適的還是那些在樊城很常見,又很多的流動挑擔的魚肉粥攤。
所謂魚肉粥,就是選魚剔骨,加米,時令青菜或者乾菜,加鹽熬煮而成。
從味道上看自然越新鮮越現熬,材料越差,味道越腥臭。
喜歡簡行諸天請大家收藏:(簡行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