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紅顏擾王心!
尉遲燕望著秦宜寧離開的方向,眼眸晶亮,神色驚豔,竟呆呆的沒聽到秦槐遠的話。
秦槐遠看他神色便猜得出一二,將聲音略提高一些“小女無狀,還請殿下寬恕。”
“啊?哦!太師說的哪裡話。”尉遲燕麵上發熱,掩口假咳了一聲才道“令愛至純至孝,乃真性情之人,且這般性子又有何不好?與那些嬌滴滴的女子比起來,令愛更顯得英氣勃勃,好比畫梅花,隻有添上虯勁的枝乾,才能畫得出風骨,令愛的風骨便全在她的性情上了。”
“小女頑劣,當真擔不起殿下讚譽。臣日後會對她嚴加管教的。”秦槐遠覺得秦宜寧行事太過潑辣,不符大家閨秀的規矩。
尉遲燕卻急道“太師可不要拘束了她,這般性情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如此毫不掩飾對秦宜寧的喜愛,讓秦槐遠不由打量尉遲燕神色中的虛實,卻見他白淨的麵皮都漲紅了,不由得會心一笑。
誰不曾年少過?
隻是經過多年官場洗禮之後,秦槐遠的心早已被一層層堅硬的岩石包裹起來,也隻有見到年輕人如此有趣的反應時,才會勾起年少時的一些回憶。
二人一前一後繼續走在石子路上,命隨從遠遠地跟著。
“這一次定國公府的事,著實令人唏噓。父皇是被大周嚇破了膽,為了一時的安穩,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我雖是父皇的兒子,卻不讚同父皇的做法,奈何父皇現在誰的勸說也不肯聽,隻肯聽皇後的要求。”尉遲燕的語氣中滿是不滿和無奈。
秦槐遠自然不攙和皇家父子之間的關係,就隻沉默的聽著,並不表態。
尉遲燕又道“如今大周使臣已傳書回國多日,想必不出兩天就會有回信。還不知周帝要繼續鬨什麼幺蛾子出來。隻希望父皇能夠硬氣起來,彆辜負了孫元鳴的一番苦心。”
“皇上英明神武,自然是聽了旁人攛掇才會那麼做。”
皇帝是天子,天子是聖明的,不論做錯什麼都不是他的錯,必然是旁人帶累。
尉遲燕無奈一笑,點頭歎道“是啊。”
秦槐遠慢條斯理的道“至於元鳴,他雖是抗旨,卻也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再一次激起了大燕人的熱血。這要比當年的檄文更能令人震撼,殿下一定記得這一句,‘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尉遲燕聞言,腳步一頓,“‘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這是《老子》裡的話。”
“正是。”秦槐遠負手漫步,“哀兵必勝的道理,並非憑空來的,元鳴這般肝腦塗地,為的是以死明誌,也是為振奮咱們的士氣,若是皇上能借此事多做文章,宣傳他的事跡,必能激勵奚華城將士的血氣,與逄之曦一戰或還有勝算。”
尉遲燕聞言,頓覺精神振奮,撫掌道“太師果真謀算過人,經你一說,元鳴去前或許已算到這一層,否則也不會選擇如此剛烈的手段,此事我會與父皇進言的,想必但凡有點血性的男子都會被激勵。”
秦槐遠笑著頷首
,心中想的卻不如太子這般樂觀。
皇上若真還有這個心,也不會對大周的使臣唯唯諾諾,一點帝王的氣派都不講了。皇上如今不但是被大周嚇破了膽,更是連後頭的事也不考慮。
要知道孫元鳴當初曾以一紙檄文揚名天下,說句不中聽的,皇上在民間都被罵臭了,可孫元鳴卻是個頂天立地的形象。
這樣一個英雄一般有風骨的人物,卻因皇上昏庸怯懦,為了巴結敵國的太後而犧牲。天下多少舉子嘩然憤慨,多少軍民痛心疾首?
秦槐遠可不覺得大周的大夫這一次真的開了吃人腦的藥方,周帝向來詭計多端,此番怕是他為了離間大燕君臣而故意為之的。
可人家挖了個坑皇上就毫不猶豫的跳了,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又能怎麼辦?
現在朝臣們眼瞧著大周的鐵蹄都已踏到了奚華城,可以說是人人自危,生怕破城,也怕自己會是下一個被犧牲的對象。
太子與秦槐遠又商議了一番要如何與皇上回話,待將秦槐遠說的都記住了,就興衝衝的告辭了。
秦槐遠看著太子意氣風發的背影搖了搖頭。
太子是厚道人,於書畫上的造詣也極為深厚,這樣的性情,若做個尋常富貴人家的公子,或是勳貴人家的嫡次子,那是毫無壓力的。隻可惜他卻生而為太子。
秦槐遠已料到太子的進言皇帝聽取的希望不大。
但縱然希望不大,也要儘力一試才行,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不敢進言,可太子畢竟是皇帝唯一的繼承者,皇帝就是憤怒,頂多也是斥責兩句,至少不會將太子拉出去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