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書對於宋朝來說是奢侈品。
可劉安第二天一大早就出門去買書。
這幾天他不用上朝。
依宋朝的法律,官員有大假,大婚、大喪等都是長假。有些外放的官員,離家很遠的那種,還有兩個月的探親長假。
劉安正在休自己的婚假。
書店時,劉安買了許多關於女戒、女德、女學、女算之類的書籍,數量多,種類全。
看店員在把書裝進書箱的時候,劉安問身邊的鐵頭“鐵頭,你還知道有什麼書?”
“主君,我就認識一百多個字,後院讀什麼書,我真不知道。”
鐵頭沒胡說,他確實搞不清女學都讀什麼書。
劉安沒再問什麼。
買書,隻有一個目的,就是知已知彼。
潘秭靈這丫頭讀過什麼書,學了什麼本事,劉安準備先了解一下。
劉安買書剛進家門就見一個小太監等在院內,皇帝召見。
小太監隻說了皇帝召見,沒說原因,也沒說理由,反正皇帝要見你,你麻利趕緊去就對了。
劉安趕緊換衣服,跟著小太監進宮。
皇宮內,今日論政日,當今皇帝勤政的一種表現,在處理完必要的公務之後,皇帝會聽三位平章事也就是宰相,說一說市井閒語,論一論世下百態。
劉安卻被叫來了。
劉安到的時候,呂蒙正與寇準都有些意外,李沆不意外,因為是他建議皇帝把劉安叫來的,他想讓劉安多聽聽,多學學。
這一切都是因為上次講學,李沆也挺喜歡劉安,也知道皇帝對劉安似乎另眼相看,劉安的學識與理論,非常接近皇帝理想化的治世之道。
無為、正氣、中庸、平和。
作為旁聽者,劉安進入內書房後,施禮完畢就坐在最末尾的椅子上。
呂蒙正繼續自己剛的話題“鐵器大興,農具改良,現耕田較開國初,增漲了一倍。臣問過江南西南一些官員,新稻產量較之前所種要高出不少,臣認為應該大力推廣。”
李沆說完,皇帝突然問劉安“劉安,你可能聽得懂?”
劉安起身,心想著應該低調點,還是高調點呢。
寇準冷眼看了劉安一眼,呂蒙正笑著說道“放心大膽的說,說錯了老夫為你指正。”
劉安說道“新稻米臣猜測應該是來自占婆的占城稻。臣以為,官家下公文推廣大可不必。”
“說說!”寇準是支持推廣的,強製推廣,因為產量確實高。
李沆不同意這種作法,他認為連田裡種什麼官府都要管,並不合適。
劉安說道“京城外二十裡,有我家田莊。臣認為,臣到田莊去告訴佃戶,種新糧,強製推選,佃戶雖然不敢違背,難免會心升疑惑,甚至是有怨言。但若臣自己種上幾十畝,收獲之後,佃戶看到一畝田的收成更高,他們會好奇,會去打聽,也會認真的演習新糧的種植之法。”
三位宰相都沒說話,各自內心對劉安這些話都有判斷。
李沆最高興,他喜歡這種無為而治的方式,讓農民自己去選擇種什麼,怎麼種。
寇準淡淡的說了一句“坐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