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沒評價,也沒說劉安說的是對,還是錯。
劉安很聽話,立即就回到自己的座位那裡準備坐下,李沆因為剛才欣賞劉安的說辭,這時給了劉安一個機會“探花郎,你對市井為何見聞,也說來聽聽。”
劉安屁股剛碰到椅子,聽到李沆問道,趕緊又站了起來。
“回李相公的話,倒是有件市井小事。”
“說來聽聽。”
劉安說道“前些日子在慶福樓宴客後,我派人暗中觀察了一下,慶福樓每天食客吃不完的飯菜,若折算成錢,有兩貫錢之多。若換成糧食,想來夠福田院數百人吃一日。下官想提議,光盤行動。”
李沆追問“光盤?”
劉安解釋道“就是盤子光光,不要浪費糧食。”
皇帝大喜“講的好,朕以為製定光盤令,浪費糧食者當入刑。”
劉安站在那裡低著頭,這話他可不敢接,他隻是記得曆史上有記載當今皇帝雖然軟弱,沒主見,卻是一個非常護農,而且自己也很節約的皇帝。
為了減少皇宮內的開支,皇帝讓許多宮女都離宮回家。
倒是一個仁義的好皇帝。
皇帝繼續說道“定下來,定個規矩,嚴禁浪費糧食,違者治罪。”
“陛下英明。”呂蒙正第一個附和。
皇帝衝著劉安招了招手“劉安,你跟著朕來,朕賜你一套書,你回去用心讀。”
皇帝親自去書架上取書,劉安趕緊上前。
皇帝賜了一套書,呂端所著一部書,內容劉安還不知道,隻知道寇準是接了呂端的位置成為宰相的。
劉安雙手接過,謝恩,然後捧著退回到自己坐的椅子前。
之後劉安再沒說過話,隻是安靜的聽著三位宰相討論一些不值當放在朝堂之上大議的所謂小事,劉安聽的認真,這些事情看起來小,每一項都是關乎民生的。
正所謂,小事不小。
比如拖欠田賦被關在牢裡的人又多了些,比如那一路人口多田地少,那裡田地多人口少之類的。
對於治國來說,都不是小事。
傍晚的時候,三位宰相與劉安一起出宮。
李沆年齡大了走的慢,劉安一直扶著李沆下台階。
快到宮門前的時候,李沆說道“探花郎這幾日家裡應該很忙吧。”
“回李相公的話,還有幾天就要大婚了,這事我從頭到尾也插不上手,凡事都有個規矩,府裡的人依規矩去辦,倒也井井有條,就是有點緊張。”
李沆停下腳步“緊張什麼?”
劉安回答“緊張大婚之後由夫人管賬。”
李沆爽朗的大笑,輕輕一拍劉安“那老夫再告訴你,你的俸祿不是你來領,而是尊夫人領。”
“啊!”劉安這一驚不是作假,而是萬萬沒想到,竟然會這樣。
李沆笑的很開心“老夫已經幾十年了,都快忘記錢是什麼樣了。你還年輕,作大事的人,彆為這些阿堵之物操心。呂相的書你要好好讀。”
“是,晚輩謹遵相公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