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但凡是個人都看出來了,皇帝很不高興。
退朝後,劉安不用人吩咐就到了內書房,那怕皇帝給他講一下午廢話,他也要聽著。這叫麵授機宜。
內書裡,皇帝的氣還沒順呢。
劉安上前“官家,臣有一計。”
“講來聽聽。”
“官家,汴梁城中當下李相公雖然在清減冗員,可需要官員的地方還多,拿吏部那裡的人員缺口和當下的官員一比,就算評了差,也還有空缺給他們安排。所以,開恩科。”
皇帝聽完心情好了許多“你說是,讓有些人知道,他們可能無官可作。”
“官家英明。”
“好,開恩科,明年再取一科,今年朕原本認為李公上書是官員過多,現在知道,隻是各衙門的官員配置不合理,開恩科。坐,朕給你講一段今天秘書監送上來的書稿。”
秘書監整理曆代真正事件,寫成故事。
皇帝有空就會過目,無論將來是否會留在書裡,皇帝也有興趣看一看。
皇帝不知道的是,劉安讓先整理的就是唐代的故事,首先是唐威壓四方的一些真實事件,這也算是給皇帝洗腦。
劉安回家都已經天黑了。
宮內宮外同時傳出一個消息,磨勘、恩科。
磨勘就是官員考核,這一次會嚴厲無比,可以說是一次風暴級的。而開恩科,正如劉安所建議的,讓那些混吃等死的貨們知道,有人在盯著他們的位置,也有人頂替。
第一個緊張的要死的,自然就是今天朝堂之上亂說話的那位。
他跪在王欽若書房門外,王欽若卻不想見他,王欽若內心也苦,他突然發現自己失寵了。
接下來,就是選吉日出行。
出行之前,李沆單獨找劉安。
“李相公。”
李沆背對著劉安沒回頭,開口說道“老夫送你一禮,再送你一句話。”
劉安長身一禮“請李相公指點。”
李沆說道“年初的時候,老夫說過,李繼遷若不死,靈州不會是朝廷的。你可懂這句話的意思?”
劉安回答“懂,靈州是李繼遷人生的目標,他就是想要靈州。”
李沆一轉身“那你還有信心買回靈州?”
“李相公,你剛才說了,李繼遷若不死。但他若死了呢?”
“誰能殺?”
“五萬匹布,就可以換到他的人頭,六穀會助我大宋一臂之力,接下來就是選敢死之士去取李繼遷的人頭。”
李沆點了點頭“寇相公對老夫說過,靈州是從六穀那裡買的,果真如此。”
說到這裡,李沆一擺手“去吧,老夫給你的一禮是,製誥楊億貶雷州,授權你貶了楊瓊。”
“謝李相公。”劉安施禮退下。
這兩個人,劉安知道。
一個是力主放棄靈州的朝官,另一個是清遠軍一把手。
清遠軍敗的太丟人,是主帥無能,加上他有一群比豬還愚蠢的參謀。
看著劉安退離,李沆默默的說道“十七歲,才十七歲。”
李沆說話的是,呂蒙正從屏風後走了出來“我就猜,他肯定要打一打的,若不見血,拿錢是買不回靈州的,所以他跑了幾次楊府。不過,十七歲,他才十七歲。”
兩位相公都感慨,劉安才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