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聽到,我也不想聽。”寇準回避了這個問題。
但他的態度很明確,錢是不能還的。
彆說是劉安請示要留下,就算沒這個請示,也不還。四十萬貫是戶部給劉安買回靈州的錢,靈州買回來了,多餘的錢劉安不能私留,但不代表劉安不能合法的花掉。
寇準敲了敲桌子“有件事,你用個心。黨項王宮你拆回來了,抓緊時間複建,先把主殿建好,其餘的慢慢來,西州使節團到的時候,主殿一定要建好,至少看起來象是建好也行,你懂?”
“懂,這是官家的臉麵。”
“對。”
寇準說完起身“本相走了,最後告訴你一句話,每天去崇正殿,那怕給官家磨墨,就這樣。”
劉安送寇準出門,站在門口想寇準的話。
寇準不讓王曾給自己再抄公文,卻叫自己去給皇帝磨墨。
“妙!”薑還是老的辣。
寇準才是老狐狸。
次日,上午約十點,劉安就到了皇宮。
作為崇正殿學士,劉安去崇正殿合理又合法,但能不能進殿,卻還不知道。
當職的太監很有眼色,為這事竟然去請示了皇帝。
皇帝正在早朝,聽到劉安這麼早就到崇正殿也沒多想,吩咐太監開門讓劉安在殿內等。
劉安進殿後,一眼就看到堆積雜亂的公文。
劉安就是衝著這些公文來的。
禦案,劉安肯定是不敢用的,輔開一張紙,然後爬在地上,用自己新製作的一隻金尖蘸水筆開始抄公文。
偷抄?
當然不是了。
午時,皇帝早朝回來。
一進殿,看到劉安正爬在地上抄抄寫寫,皇帝沒打擾,輕手輕腳的走到劉安背後,想看著究竟。
劉安聽到有腳步聲,可卻裝作沒聽到,繼續寫自己的。
皇帝站在劉安背後看著。
劉安的麵前一共有四張紙,都畫了格子。
劉安正寫的那張上明寫著,稅賦事件,然後格子內填空,寫有州的名字,事件的簡單概述。還有補充說明。
“咳!”皇帝輕咳一聲。
劉安趕緊回頭,然後大禮“臣有罪。”
“有什麼罪!”皇帝撿起另三張往禦座走去。
劉安還是爬在地上“官家,臣私翻官家禦案公文。”
皇帝沒接話,坐下之後看手上那張,上麵寫著紅、藍、白。
然後是紅簽的格子內,寫有水災、決堤、欠收、匪患等等。
藍的寫有、某州人口增長、某州水果豐收。
白色記錄都是些小事。
另一張大紙上,劉安寫有刑案,也分為紅、藍、白三色簽。
再看地上擺的整齊,彆上了紅、藍、白三色標簽的公文,皇帝在沉思劉安私看公文也沒什麼,劉安畢竟也是朝臣。這樣分門彆類的把公文歸類,自己倒可以分輕重緩急來處理,倒是有才。
皇帝想了想,吩咐道“來人,在殿內側麵備一書案。”
太監去辦了。
皇帝對劉安說“陪姑丈一起用膳,下午彆爬在地上了。”
“是!”
下午的時候,三相以及六部來到崇正殿,除了靈州、夏州的事情之外,大宋還有許多公務要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