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三相到了崇正殿。
皇帝讓太監把劉安整理好的幾份表給了三相。
“這是劉正監為朕整理的,看看。”
寇準內心一個大寫的服字,他給劉安的建議就是讓劉安混到皇帝的書房,然後就有偷看公文的機會,想來這個過程至少十天半個月。
可沒想到,劉安竟然這麼快,而且還作了這麼漂亮的事情。
向敏中是一個最純粹的人,當下表示“官家英明,如此一來事分輕重緩急,可酌情處理。臣以為,當立規矩。紅色為當日必處理之事,藍色為三日內必處理之公務,白色可以從緩。此事正應了李相公對官員的要求,臣以為,可推廣。”
王旦內心突然有些不忍。
劉安是有才的,這一點他絲毫也不懷疑。
把劉安架空,皇帝要重賞劉安他沒反對,也是心存補償。
可此時,劉安淪為一個書記小吏,他有些於心不忍。
寇準卻在此時說道“秘書監,為官家整理天下典籍,此事可讓秘書監來辦,但初始,尋常小吏難以勝任,劉正監正好。”
呂蒙正也說道“這人選要慎重,尋常小吏不適合在崇正殿。”
畢士安對王旦說道“雖然大才小用,可閒著也是閒著。”
王旦施然,也對。劉安閒著,找點事作也挺好,再說給皇帝整理公文,也真是不是尋常小吏有資格作的。
罷了,將來劉安不再這麼鋒芒畢露,自己就推舉他任實職。
九位重臣開始與皇帝討論正事。
其間,寇準與王旦都數次看坐在角落的劉安,劉安連頭都不抬,認真的整理著公文,然後分門彆類的夾好標簽,擺放整理,再拿下一本。
這些人在討論什麼,劉安聽的清楚。
可他手上也沒停,就算是裝,劉安也要裝出認真工作的樣子。
九位重臣議完事離開,出宮的時候王旦對寇準說道“劉安此子,有真才學。”
寇準隻回了三個字“太年輕!”
沒錯,太年輕。
這話一語雙關,寇準的意思是沒經驗,但有衝勁。王旦聽著就是,太毛糙,棱角太多。
王旦當下就給了戶部一個建議。
今天是七月二十九,按劉安的新職,給劉安補足這個月的俸祿。
戶部沒意見,這是小錢。
王旦開口,這個麵子要給。
崇正殿內,皇帝在指示公文,劉安依然坐在角落整理著。
在整理公文的時候,劉安推算出一個數據,一個讓劉安震驚的數據。
大宋前半年的財政收入竟然達到了六千二百萬貫。
依大宋當下的行情,一千文一貫,兩千五百文左右兌換一兩白銀,那麼一年下來,四千萬兩白銀沒問題。
這麼凶殘。
難怪,皇帝把四十萬貫都不當錢。
李沆是位好相公,他在位多年,硬生生的把大宋的三億畝田地增加到了四億七千萬畝。
手工業增加了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