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鹽是什麼意思。
鹽這個字劉安當然認識,鹽代表什麼劉安也知道,可寇準所說的鹽又代表什麼呢?
看劉安思考,寇準點了一句“遼,五京之鹽。”
瞬間,劉安悟了。
劉安說道“典籍上有記載,遼國允許私人采鹽,但不允許非官辦鹽販賣。我安排人去遼國走私鹽?”
“對。”
寇準很滿意劉安的智慧,能想到這一點,是很多人都作不到的。
劉安這次真的是一哆嗦“寇相公,這事會殺頭的。”
鹽鐵私營,大宋這邊的律法也是一個標準,殺。
沒有官辦的文書,誰敢粘鹽這生意。
寇準笑了,以劉安胸口點了兩下,不再解釋。
寇準相信,劉安若連這個都想不明白的話,劉安的層次也就到上限了。
劉安站在那裡發呆,寇準卻已經轉身往馬車走去。
劉安腦袋裡有點亂。
鹽這事,劉安原本是不想粘的,而且連碰都不想碰。
劉安知道曆史,在宋朝最初鹽利有一千萬貫,到北宋末年達到四千萬貫,大宋雖然富,可普通小民是經常吃不上鹽的。
至於貧民!
大宋沒有貧民,因為失去土地的流民都應了宋太祖的辦法,強征為軍。
就是變成了士兵。
鹽,是誰的蛋糕。
敢不敢碰?
劉安有點迷茫了,可當他轉頭想問寇準的時候,卻發現寇準已經離開。回頭看,寇準的馬車都走出很遠了。
這事,有點坑。
劉安輕輕的拍了拍被風吹的有點冷的臉,轉頭吩咐了一聲“回府。”
路上,劉安感覺自己的大腦都是鹹的。
鹽,私鹽。
這事怎麼搞。
劉安首先想到的就是,去買遼國的私鹽,然後讓遼國的財政受損。
其次呢,私鹽販子有利可圖,自己再買軍械給他們,若是遼國敢對付他們,私鹽販子可是會拚命的。
但是,這兩條都是長遠之策,短時間難以發揮威力。
依當下的情況,宋遼之戰,短則六個月,長則九個月就會開戰,那裡有時間去搞這些。
寇準在想什麼呢?
寇準在想什麼?
事實上,寇準思考的就是長遠之策,寇準心中根本就沒有想過,宋能滅遼,所以他思考的是壓製遼人的發展,搞亂遼人,宋便可自保。
當然,這一切是建立在,拿到長城防線的前提下。
一句話,寇準想的就是,長期的防禦。
劉安回到家,腦袋裡滿是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