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萬你怕不怕?”
“不怕,就是三十萬,因為我是守城一方,我也不怕。”劉安對防守有信心。
李繼隆伸出四根手指“他若敢帶四十萬往西京,你以為曹瑋放在河間府是吃白飯的,你以為馮拯真是一個普通的文官。那一年,呂蒙正為相,王旦為參知政事,向敏中宣撫河東、河北,寇準還沒什麼大權。馮拯也不過六品。”
“那年,遼國壓境,汴梁城的禁軍還沒有出兵遼人騎兵已經南下,是馮拯獻策,以定武以北為前陣,以邢州為中陣,擺莫州狼山為側翼。可以說,咱們設計的引遼軍到邢州這一計,最早是馮拯建議過的,咱們又改進了一些。”
李繼隆的話說的很明白,馮拯是一個懂戰略的文官。
劉安也聽懂了。
“這意思是,耶律隆慶會很為難,他出兵遼西京,兵少了他弄不死我,兵多了馮拯就會抄他的後路,曹瑋就會攻打幽州。”
李繼隆補充了一句“你以為,石保古手握重兵,隻會看熱鬨?”
“遼人把邊界的兵撤退,是一個昏招?”
“不是,是一個妙招。說他是昏招的前提是,幽州僅本部兵馬,但若幽州有後方補充的兵馬,那麼你攻打遼國西京就是一個誘餌,若發覺不對你撤退回夏州就好,把戰線拉長,那麼就會有兩種結果。”
劉安接口說道“一種是遼人瘋了,就要打黨項。另一種是,打退了我,他們全力南下。”
“對。”
兩人正說著,劉承直接衝進了李繼隆的書房,沒等李繼隆說話劉承就說道“速速入宮,六百裡加急密件。”
“快。”李繼隆連衣服都來不及換,拉著劉安就往門外走。
早就有禁軍準備好了馬車,兩人一上車就直奔皇宮。
皇宮有側門打開,馬車不停直接往宮內奔,禁軍封門、劉承已經派出可靠的太監將宮內所有的太監、宮女監視,任何人在夜裡都不得出門半步。
皇帝穿的是一件便服,有點單薄。
劉安與李繼隆到的時候正有太監在屋外不斷的給爐子裡加煤,扇火。
“劉安,你來看,朕有一種感覺,你來打開的話,必是好事。”皇帝指著沒打開的幾隻急件盒說道。
雖然不明白皇帝為什麼變的這麼迷信,既然皇帝吩咐了劉安就要去辦。
劉安快速的打開急件盒一一看過之後,將其分成兩堆擺好。
“官家,這邊是給官家的秘信,另一半是給朝堂上的公文。秘信是真,公文是假。”
“講。”皇帝讓劉安直接說重點。
劉安說道“官家,渤海國義軍作亂,拿下一個城池後被擊敗,三萬多人逃走後被圍。渤海義軍與遼國有可能達成協議,重兵助遼國南下,以咱們大宋的土地換取遼境內他們自治的土地,東丹複國。”
“另一方麵,猜測高麗有可能會派兵。女真的也有可能,但沒有證據。正在派得力人手調查,先把已知的消息送了回來。”
“給朝堂上的公文是,遼國不斷南下劫掠,百姓無法春耕已經開始逃難。”
皇帝起身和李繼隆一一看過後,背手而立“劉安,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