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臣謝過太後。”
蕭太後點了點頭“說說,你今日要談的正事。”
“我要幽州城至少四分之一,我要開邊市,一年的貿易額不會低於五千萬貫,依我大宋的稅製,商人要交的稅各項加上最低是百分之七,最高是百分之二十二。也就是說,我大宋可以實際得到五百萬貫的稅收。”
“那麼貴國能得到多少,看貴國的稅有多少。”
蕭太後淡然一笑“那要看宋國能夠多少銅錢了。”
蕭太後這麼問不是沒有原因的,宋太祖就定下規矩,與外邦交易隻能是以物易物,流通銅錢超過兩貫流放一年,五貫直接就殺頭。
到了宋太宗的時候,這個規矩改了一下,二十貫刺麵變成役兵。
可事實上,高麗、倭島,還有南海諸國,甚至是遼國都在發瘋的走私大宋的銅錢,邊關抓到的走私走,隨便查一次都是數萬貫,十數萬貫也不是少見的。
原因隻有一個,宋銅錢是天下的硬通貨。
在倭島,宋銅錢一枚換四枚倭銅錢。
在遼國,遼人造一枚銅錢的成本遠超一枚銅錢的價值。
所以蕭太後才提到了銅錢。
劉安現在可以說信心十足,關於四族守的那個還沒有正式命名的金銅礦隻有用來掩人耳目的。
真正的新式銅錢鑄造基地是在倭築紫島。
就眼下的生產力一年可以造兩億枚,劉安相信今年就可以將這個數字提高到十億枚,而且每枚銅錢的成本是大宋汴梁鑄幣坊的一半以下。
因為劉安的銅錢是夾心的,內為鐵片,外部是銅鋅合金。
大宋的銅錢是銅錫合金,錫超過三成銅錢的質量就會非常差,而劉安這邊銅為百分之六十二,鑄造出來的是亮晶晶的黃銅錢。
蕭太後問大宋能放出多少銅錢,劉安很霸氣的回了一句“我可以全部用銅錢來買貴國的貨物。”
說罷,劉安在袖子裡一摸,五枚銅錢放在桌上,輕輕的推了過去。
五枚銅錢全部都是方孔錢,用的是衝壓式,而不是鑄造式。
全部是鐵錢,外麵包了一層黃銅。
五枚銅錢是完全一樣的,上麵寫著七海通寶四個字,另一麵是花紋。
在蕭太後把錢拿在手上之後劉安說道“外臣請太後暫時就此錢保密,還沒有經過我皇首肯,所以肯定不能流通。”
“那麼,幽州城就給你四分之一,每年流入我大契丹的錢不能低於三千萬枚。”
“翻一倍吧,六千萬枚,請太後用黃金、人參、貂皮等貴重貨物加三成直接折算給我。這算我們私下的秘密交易,與我大宋朝堂無關。這是我皇一點補貼宮中用度的小錢。”
六千萬枚聽起來挺多,算下來不過六萬貫。
在大宋皇帝把三十萬貫都沒當錢的壕情上,這點小錢錢真不算什麼。
“那麼鐵坊之事?”
劉安回答“這件事情,請太後派相關的官員到汴梁,我皇給私下給一部分,但想要更多的技術需要和我大宋朝堂上的各位過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