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接下來的談判劉安都沒參與,是由李沆與張齊賢負責的,他們才是專業的。
劉安在幽州城西北一處山清水秀之地,密會遼國蕭太後。
蕭太後今年五十歲,看起來卻比五十歲還蒼老一些,可見為了遼國她付出了多少。
可劉安見到蕭太後第一麵,就給了蕭太後一個下馬威。
劉安說道“外臣劉安見過大遼太後。”
“免禮!”
劉安倒是不客氣,直接就坐下了。然後說道“太後是巾幗英雄,可與我大唐武後一比高下,但這事說來也邪,武後執掌大權讓國力鼎盛,然後盛極而……”
最後一個字劉安沒說下去,沒必要說了。
蕭太後點了點頭“確實。”
蕭太後也熟讀中原曆史,但凡是女子掌權之後,若無大變,若無雄主基本上都是盛極而衰。
劉安還知道,劉娥掌權之後,大宋也是這個樣子。
未來有一個她不配。
“宋遼死戰,是同歸於儘,你似乎不想與我大契丹死戰到底?”
劉安回答“不,隻是時機不對,若放在十八年前,我是一定會領軍滅遼的,可惜大宋現在精銳沒多少了,而且二十五年來不間斷的戰爭,也損失了太多的精銳士兵。宋遼之間不可能有永遠的和平,這天下隻能有一個聲音。”
“不錯,確實如此。”蕭太後這樣的回答讓劉安有些意外。
蕭太後繼續說道“當下,純正的契丹人已經不多了,我大契丹純正的契丹人不足十分之一。”
“啊!”劉安很意外。
蕭太後的解釋卻很合理“我大契丹有三分之一是漢人,雖說皆在南宮,可你們漢人的風俗、文字、習慣等等,卻影響到整個大契丹,就連上京純正的貴族都以學習漢文的詩詞、繪畫、禮樂。再加上父為漢,母為漢的人,契丹有過半都算漢人。”
劉安隻是點了點頭,蕭太後所說的這些,曆史書上肯定有,但自己沒讀到過。
蕭太後繼續說道“若我大契丹可以入主中原,全麵接收漢人的技藝、文化、禮教,遠比當年你們漢人所說的胡人要強,在大一統之後最多隻要十幾年,便可大興!”
劉安輕輕一拍手“妙,和我想的一個樣。”
蕭太後斷然不會認為劉安想的是遼入主中原,劉安能把書籍賣給大契丹,想的是大宋入主遼東。
劉安繼續說道“十五船軍械若不夠,就一年一百五十船,最多三年就能讓女真部落統一。”
“沒錯。所以合約上一定會有,宋人禁止與女真人交易鐵器。”
“是的,一定會有。”劉安相信耶律隆慶肯定會提出這一點,並且把這十五船軍械買走。
蕭太後輕輕的拍了拍手,命人送來上上等貂皮一百張,然後說道“年產千萬石鐵,是真的嗎?”
劉安回答“真的,我可以相應的幫助,但你們想達到這個數字我估計要五年,若是遼國的工匠學的太慢,或是官員太貪的話,十年也不意外。”
蕭太後又輕輕的拍了拍手,立即有人送來一小箱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