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劉安收起三份公文“姑丈,侄兒請求告退,侄兒想去刑部與大理寺借人,再調三千禁軍護軍,若有如麻氏這樣的豪族反抗,侄兒請求允許禁軍討伐。”
“恩,有必要,三千太少了,帶五千人馬,允許臨時征調州縣之兵。”皇帝又給加了些,然後寫了手令讓劉安給寇準,調兵的命令需要樞密院來下的。
“侄兒告退。”
“去吧,把事辦好。”
“是。”
劉安施禮退後書房門口,這才轉身小跑著離開。
看著劉安離開,皇帝對呂夷簡說道“好好翻查一下黃河以北各州府遞上來的公文,朕以為麻氏的事情不是個例。”
“臣領命。”
肯定還有,但證據沒有麻氏這麼充足。這一點呂夷簡是知道的,他會挑出來,然後給劉安造勢,讓黃河以北先作為試點完成新的變革。
再說劉安。
劉安小跑著往前宮去。
這裡有間屋,寇準喜歡在這裡休息處理非機密性的公務。
站在這屋的門口劉安停下有腳步,卻並沒有急著進去。
此時,在屋內的寇準已經看到了屋外的劉安。
坐著一旁和寇準說話的呂蒙正端著茶碗也停下了,呆呆的看著屋外的劉安。
時間似乎靜止了。
站在屋外的劉安內心有些感慨,自己有夢,寇準何嘗沒有。
自己有強國夢。
寇準何嘗沒有。
屋內的寇準突然開口對呂蒙正說道“曾有一日,劉安拿著一份公文也是這樣站在外麵。”
呂蒙正回答“正如今日。”
寇準點了點頭,也沒有去催劉安進來,隻是這樣看著站在門外的劉安。
片刻之後,劉安整理衣服走了進來,長身一禮。
寇準隻是微微的點了點頭。
而後劉安從袖子中取出皇帝批示過的公文,準備遞給寇準。寇準說道“劉安,五年後能滅遼嗎?”
“寇公,我不想滅遼。”
“為何?”
“我隻想把遼並入我華夏版圖。”
“有何區彆?”
“因為,遼是我華夏的一部分。他們理應回歸,為我華夏添磚加瓦。”
寇準點了點頭“唐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留下你的公文,汴梁這裡有我與呂公,重整黃河以北,三年內永絕黨項之反複,十年內永絕西番之反複,此生融遼與我華夏。”
劉安再次長身一禮,這一次寇準起身回了一禮。
劉安退離。
屋內的寇準對呂蒙正說道“呂公,華夏。我以為最初的解釋應該是華山與夏水,後夏為高雅,華為華美。此時想一想,劉安說的卻是,我們!”
“我們?對,是我們。”呂蒙正也是狀元級彆的大文豪,他懂寇準話中的意思。
我們。
我們就是文明,就在這文明之光沐浴的子孫。
劉安離開汴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