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次日早朝的時候離開的,劉安手持皇帝聖旨,腰配尚方斬馬劍,城門依例為劉安開正門。
劉安出城十裡遇到一輛馬車。
來自鹹平縣的鹹平縣現任縣令鄭公明。
“鄭兄!”非官時,劉安依舊稱鄭公明為鄭兄。
鄭公明回了一禮“劉兄。”
兩人在路旁由禁軍士兵臨時搭建的折疊棚子內坐下,王曾陪在身旁。來自鹹平縣的周良與吳鐵兩人站在棚子外。
跟著劉安身邊的禁軍隻有三百人,其餘的四千七百人會在明天才出發。
劉安不是去打仗的,帶兵隻是為了預備萬一。
鄭公明坐下之後說道“劉兄,鹹平縣現在房價已經接近汴梁城,有先例,上縣並下縣。我們可以申請擴縣,將下縣的村鎮並入鹹平,若再擴大,便可提請升州。”
劉安看了王曾一眼。
王曾搖了搖頭。
鄭公明問“王兄有何見解?”
王曾說道“鹹平縣以官家年號為縣,並非是為了讓誰升官發財的地方,這裡便是天下表率。你大可直接到汴梁遞交上述,讓周邊各縣前往鹹平縣學習,提升各縣自身實力,擴縣並非上策。”
“劉兄也這麼想嗎?”
“是,這裡就是一個給天下的表率,所以沒必要擴大,你若想升官,我保你六品縣令。”
劉安這話不是虛的。
大宋的縣令最高是正七品,最低是正八品。
六品已經是州官了,下州的州官就是正六品。
鄭公明起身施了一禮,出來當官圖什麼,說不想升官是假話,沒有人會為了夢想而不顧生活,鄭公明現在已經成家,他也有家室要養活的。
劉安點了點頭算是回禮。
鄭公明又說道“我出重賞,重賞之下方圓五百裡的種田好手齊聚鹹平,但上田種麥最高一畝隻有五百七十三斤。我加賞百貫,隻要以百畝為計量平均到每畝六百零一斤,就賞。希望明年可以有所突破。”
劉安回答“切記,相應農經要整理成冊。”
“這是自然,此事斷不會出差錯。”
六百斤,眼下是一道坎,除了極特殊的厚田有意外能超過六百斤之外,正常的田地之中還沒有一例超過六百斤的。
鄭公明一一彙報了鹹平縣的情況,雖然他有書信給劉安,但許久沒見,還是當麵又作了一次彙報。
鄭公明彙報之後起身“周良說有要事彙報,我先暫離。”
“好。”
換個人或許會客氣一下,但劉安沒有。
鄭公明沒有感覺到意外,因為周良是直接對劉安負責的,作的事情連他這個鹹平縣令都不知道。
鄭公明離開之後,劉安向鐵頭點了點頭。
鐵頭立即給禁軍下令,禁軍外放一裡架弩,刀出鞘守衛四周。
一直到鐵頭安排好禁軍的防衛圈後回來,周良這才上前。
“主君,我已經初窺門徑。”
“恩。”
旁邊一駕馬車的車廂板是鐵頭去打開的,上麵拉著的是一個鐵疙瘩。
王曾根本看不懂這是什麼,鐵頭更不懂。
加水、加煤。
足足一刻鐘後,一塊圓鐵盤轉了起來,開始時轉的很緩慢,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後,劉安目測的轉速大約能達到一分鐘三十五轉左右。
劉安盯著機器,沉聲問道“力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