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趙佑還是跟著老農在學習,還親手嘗試嫁接的技術。
不遠處。
李沆對劉安說道“識得農,才可知民生。這事你作的對。”
“我的理論就是,不一定要精,但一定要知道。”
“沒錯。”李沆認可劉安這理論。
對於趙佑來說,不一定自己能動手,但不能不知道。
劉安又問“李公,河北兩路那邊倭女過去如何?”
李沆看著了劉安一眼後笑了“你是不是還等著河北兩路的軍卒感謝你?”
“不是。”
“不是就對了,這事吧!怎麼說呢,你是好心,但事情卻和你想的有些出入,但總歸是好事,至少河北兩路的軍卒知道你是為他們著想,但是。”
“但是?”
李沆點了點頭“但是,隻有年齡很大的或是家中已經有妻的才會選倭女,至於為什麼你應該明白?”
“我明白,我怎麼就明白了?”劉安是真沒明白。
後世的時候,劉安在很小的時候就聽過一段話,講的很有趣。
賺米國錢、開德國車、帶瑞士表、喝法國酒、吃中國菜、娶倭女當老婆。想想後世的倭國,波姐、是多麼有名。
現在聽李沆的話,這些大頭兵還嫌棄不成?
李沆看劉安真不明白,伸手比劃了一下“這麼高,河北兩路十歲的娃子都比她們高。”
李沆又語氣放重強調了一句“嫌棄,他們這就是嫌棄。”
劉安輕輕一拍腦袋,這是自己想錯了。
現在的倭女怎麼能和一千年後比。
李沆又說道“不過另一件事,你隻是隨口一提,倒讓整個黃河以北的軍卒們很熱心。”
“打球、聯賽?”
李沆搖了搖頭“你估計自己都忘記了,你說過,占城輪戰。”
這事,劉安還真忘記了。
最初的時候劉安害怕許多人到了占城不習慣,那裡苦,所以提出了輪戰的提議。可現在似乎不同了,那家夥不想回來了。
越是這樣,各地的兵馬越是想去。
為什麼人去了就不想回來。如果不好,誰會願意留下呢?
所以,輪戰是當下黃河以北各地駐守的禁軍、廂兵所期待的,他們要去參加輪戰。
“這事,那就換防吧。先換幾萬人馬,想來占城那邊也挺辛苦的,畢竟那裡又熱,蟲子又多,而且也沒有家鄉的飯菜。更可怕是,那裡天天都在打仗,不是打瞿越,就是在於蠻荒之匪開戰。”
李沆點了點頭“恩,沒錯。這事回汴梁就開始辦,正好借冬天的時候換一批人馬。”
“多少有點意外。”劉安隻是這麼說了一句。
李沆也問有什麼意外的,隻是笑笑。
兩人看著趙佑在認真的學習,也很是欣慰。
突然李沆低聲問劉安“安哥兒,你有想過十年後的佑哥兒嗎?”
“想過。”
彆說,劉安還真想過。
架空皇權,可自己卻在培養趙佑,那麼這本身就是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