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李沆才不在乎被彈劾,被誰彈劾,被彈劾什麼罪名呢。
他在朝為官多年,若真的細細計算一下,李沆這一生彈劾他的正式公文有幾百份之多,就算說有千份彈劾也不算是誇張。
不就是被彈劾嘛。
除了這次給劉安定的罪名有點狠之外,但李沆觀察劉承信中的用詞,大概也明白皇帝的態度,但皇帝卻不能替劉安與自己的兒子趙佑說話,所以等劉安回來自辯。
而劉安也很還不錯,要求立即開朝會。
若是那些彈劾劉安的人早有串連,早開晚開都一樣,若是他們還沒有擰成一股繩,那麼劉安要求立即開朝會,這已經占了先機。
皇帝一直在等劉安回來,他相信劉安可以解決朝堂上的彈劾。
彈劾劉安他可以保。
但彈劾他的兒子趙佑,他卻無能為力,一但自己開口反駁,這些臣子就會有一百個理由來指責自己。
參加朝會的最低要求六品官。
皇帝的理由很充分,其他官員還有公務要辦,既然正主到了六品以上朝官來參加就好了。
事實上,皇帝是不想聽那些人瞎吵架。
劉安帶著趙佑來到正殿門前,正殿內已經站了不少人。
正殿門外劉安對趙佑說道“佑哥兒,你讓他們見識一下你的本事,你表現的夠厲害的話,下次出去還帶著你。”
趙佑站在門口思考了一小會,便對一個小太監吩咐了幾句,這才大步走了正殿。
一進正殿,沒等小人物出來撒野,趙昌言就先出來了“劉安,老夫且問你。聖人言君子……”
趙昌言一開口就是一篇長論,足足有一兩千字。
沒有草稿,全憑嘴說,而且說的極是流暢。
這是真功夫,趙昌言的學識可不是白給的,那是真正的名士。
總結下來就一句話,君子有九思,君子有四不,你劉安把趙佑教壞了,彆會冒功這是大大的不好。
趙佑那見過這場麵,被趙昌言的氣勢嚇的不輕,都躲到了劉安背後了。
劉安一側身,伸手接著趙佑的衣領子就把趙佑提到了自己麵前“懟他,若敗了十天沒點心,若勝有獎勵。”
趙昌言給氣的不輕。
在點心的威脅下,趙佑鼓足勇氣上前一步“三,三。”
劉安突然吼了一嗓子“怕什麼?五千西番匪軍包圍你三百護衛的時候也沒見你這麼慫。”
趙佑胸中一團火被點燃,大步上前“三國誌衝少聰察,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
“魏之曹衝,隻有六歲尚可獻策稱象,我已十歲,我亦可。”
皇帝震驚了,驚的扶著禦座差一點激動的站起來。
這還是自己的兒子嗎?
好有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