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耶律隆慶問劉安的新鐵弓賣不賣。
劉安沒考慮就回答
“賣,給你足夠的數量讓你去草原上打仗,至於羊毛你會不會漲價,你敢漲羊毛的價格,我就敢漲毛線、毛衣的價格。”
耶律隆慶給自己切了一大塊肉,咬的滿嘴流油,一邊吃一邊說“無所謂,反正出錢的不是我,我隻要收差價。”
耶律隆慶需要錢,沒有錢就沒有辦法練兵,沒辦法養兵。
他要兵馬,他要對付契丹的老貴族,他要一個新的契丹,一個可以對抗大宋的新契丹。
眼下大宋與契丹在一種微妙的平衡之中,但這個平衡不斷的在往大宋這邊傾斜,所以耶律隆慶隻能劍走偏鋒,正常的手段已經不足對抗這種傾斜。
劉安,一個強大的力量。
耶律隆慶認為強者是需要被尊重的,強者的力量是可以借用的。
劉安呢,咬著黑胡椒野豬排,眼睛轉了轉,然後在地上畫了一個圈“耶律兄,為了更方便我來武裝你的部隊,營口港給我留三個泊位怎麼樣。不是說要修運河嘛,我從營口給你一口氣修上去。”
無恥,這就是趁火打劫。
可耶律隆慶能怎麼樣,隻是帶著一臉的微笑“當然,留五個吧,三個太少了。”
營口港那裡設計的泊位總共也不到二十個,這就等於把四分之一分給了劉安,劉安自然留意接受。
劉安又問了一句“要我約束高麗軍嗎?”
耶律隆慶聽到這句話心口疼,真正是象被人插了一刀那麼難受,什麼時候大契丹竟然需要被彆人的力量保護了。
可此時,他卻不得不服軟“那麼,依江為限,東丹東城以東我不管,但東丹東城以西高麗軍不要過江。”
“好。”
劉安當著耶律隆慶的麵寫了公文,然後命令鐵頭直接安排人送到高麗開城。
當天下午,劉安和耶律隆慶所謂的旅獵歸來,一份軍械采購合同報備兵部、報備工部。丙一型鋼弓十萬副,價格送到幽州城每副一千三百五十文,送弓弦六根、備用弓身兩對、木製護手一副、手套三副,箭三支。
劉安說成本三百文,可運輸呢,稅呢。
軍械這種東西本身就是暴利產品。
當然,工部的人肯定不會多嘴,這種弓實際的量產成本隻有一百六十文。
準工業化流水線生產,這種弓也就是貴在材料成本上,人工成本很低,除了弓身之後其餘全是鑄造件,然後用水力砂輪打磨一下,再送一卷麻線,以及兩塊木片就是所謂的木製護手,回家自己纏去吧。
幾天後,耶律隆慶離開了汴梁。
而後,一直到二月十六這天皇帝才一副意猶未儘的神情帶著滿朝文武回到了汴梁城。
劉安留守汴梁有功,加封八百戶,預封劉安之子武節郎。
劉安還沒兒子呢,這加封就是多拿一份錢的理由。
官是不能給升的,爵也是不能給加的。
劉安已經是侯爵,再加就是公爵。還不到二十歲公爵,這不可能,彆說朝臣們不會答應,就是皇帝也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