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張齊賢再問“原計劃不是隻運礦石?”
管事的回答“原本這裡是由遼人來管,可遼人卻完全不管,新的契約是十年內我們挖多少算多少,隻是我們的礦區所有的設施要保存完整,十年後交給遼人。”
張齊賢與寇準對視一眼,心說難怪。
管事的以為自己沒說清楚,馬上詳細解釋道“遼人沒有管礦山的經驗,他們挖的很慢。所以先期他們也不想管,過上幾年,以小的看至少五年或是七年後,遼人才會派人參與其中,一邊學習礦山的管理辦法,一邊看管著礦山的設施。”
“恩。”張齊賢點了點頭。
話說的很清楚的,既然遼人先期沒有派人,宋商肯定用最節約成本、節省人力、節省運輸力的辦法。
寇準問了一句“銀子產量有預測嗎?”
“有,今年內或可以達到八十萬兩純銀。銅十萬石,鐵兩萬石,鉛無數,金也能有幾千兩。”
寇準很滿意這個數字,這收益確實是巨大的。
再看宋商。
原本是按石數來支付銀礦石,現在改為包十年期,宋商投入是巨大的,挖掘是瘋狂的。
放眼望去,這方園數裡一棵樹都沒有,所有的樹都砍了用於建屋。
而山上修的路全是加上套索的,下山的時候滑下去,上山的時候套索加力把車拉上來,僅修這路就是每裡就是幾十貫近百貫的投入。
寇準又問了一句“這裡的工人有多少?”
“回相公的話,今年年底前,遼人乙室將軍保證給我們送來十萬倭壯男,不低於三萬壯女,以及作雜活的倭工家眷不少於五萬人。胡轉運使告訴我等,占城每年僅為銀山備足不低於三十萬人的口糧,登州那邊也會運來不少了三百萬石的雜糧。”
寇準可能不知道有個名詞叫毀滅式挖掘。
但他看得出來,宋商們已經打定主意,要把挖掘能力開發極極致,大有十年時間挖空銀山的氣勢。
正說著,突然見下礦洞的隊伍停下了。
管事的給寇準彙報“寇相公、張尚書,這到了早食的時間,這裡每天吃五餐,一來是給倭工們有時間休息,二來是吃的多力氣大。還有就是,這時間我們要炸礦。”
果真,礦洞的人退出來之後,就聽到連綿不絕,悶響的爆炸聲。
太瘋狂了。
靠人力挖都認為慢,直接用炸的。
寇準問“不怕礦洞炸塌?”
“不怕,咱們的人有經驗,知道怎麼炸最安全,咱這個礦有點小,那邊山頂的大礦運氣好,上麵的浮土與石塊隻有不足五尺,所以炸平了山頭直接挖更快,然後不斷的炸。”
張齊賢很有興趣“去看看?”
“回張尚書的話,不遠,從這裡過去就四十裡,他們是幾天一炸。”
每天一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