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有專業的吏員去檢查。
約一刻鐘後,一小吏上報“報寇相公,金最高為青,還有五成金,發現幾塊不足五成金。銀,最低為兩成,最高為九成,九成在樣銀中極少,多為六成銀。”
寇準揮了揮,示意小吏下去。
劉安內心並不意外,大宋的金銀兌換比例,十比一是常態,很多時候是十二比一,最高達到過十三比一。而倭島,有四比一這種兌換比例的,也就是倭人在這個時期,金子遠比銀子多。
劉安猜測原因,有可能是還沒有發現銀山,或是提煉銀子的技術不夠等原因。
這時寇準回頭看了一眼劉安,劉安咧開嘴笑了“官家會很滿意的。”
“沒錯。”寇準心說,這是巨量的黃金,這些可以支撐修大宋的新國都了,而且也可以支撐起明州軍港船塢造新船。
劉安確實很開心,全部提煉成大宋的九成五純金,這些最後也有小幾千噸,這次發了。
這還沒完呢。
珍珠。
“報,我等發現淡金色的珍珠,約有一盒半,其餘白色珍珠有不少於一百桶,各色彩珠也有許多。”
校尉沒有用斛,因為他們沒有標準量具,用出海裝水的大木桶把珍珠給裝上了。
校尉彙報上,有人就抬來一桶。
裡麵大的有一厘米,小的也有零點三。
再小的不知道有沒有,至少沒抬過來,全是混裝的。
寇準衝著商人那邊招了招手,然後走到劉浪身旁“這事,珠多了,珠價自然要降,劉太中勞心,拿著章程來。”
“是,下官領命。”劉浪真把自己當成官了,立即就去和商盟討論這事。
海量的珍珠一定會出現短期貶值,這樣的情況不是寇準想看到的,所以要控製一下,這種橫財以後不會有。
金、銀、珠,就這樣三樣,價值加起來就有好幾億貫。
寇準心說,難怪劉安說要用倭王國的屍骨來助大宋崛起,現在看來若是認真再檢查一番,倭的財富遠不止現在記錄的這麼一點。
想到這裡寇準吩咐道“吩咐下去,找尋倭王欺民無德之罪證,挑選成色的金子秘密裝船,劉學士回京帶回去。今日在此的人未經本官允許,不得外傳。”
王嗣宗翻了一會金磚,聽寇準下令也補充了一句“說那麼雅沒用,本官的命令,所有人當你們是瞎的、啞的。悄悄的拿好處就行了,未經倭島誅賊司的正式公文確實說辭,誰也不許亂說話。”
“我等遵令。”
商人們不傻,大宋國庫都未必有這麼海量的金子,這事絕對不能亂傳。
悄悄的發財才是聰明人。
吩咐之後,寇準對劉安說“所有珍寶不許帶,倭王冠這些容本官想想,就這麼帶回去怕是麻煩,什麼能帶,什麼不能帶,你彆急。還有,什麼秘密運進宮,什麼公開送到嵩山由官家祭天用,這些都需要議,急不得。”
“明白。”
劉安知道這是大事,汴梁城那邊知道被粉飾過的真相就可以了。
真實的真相,汴梁城的百官還是彆知道的好。
商人們也很清楚,倭島的情況不能傳出去讓所有人知道,否則明天金價都會變,一切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眼下倭島的戰爭還在繼續,倭京拿下,可倭島還有無數的莊園,以及許多帶人逃入山林的貴族們。